2010-01期●散 文●

我的小胖哥哥

作者:颜凯欢


  
  我爸爸与妈妈出生的家庭,按他们当初的说法,是地主和职员家庭。现在人的说法,就是有钱人家。妈妈出生在浙江海宁盐官镇上有名的陈氏家族,从小不愁吃穿。可爸爸妈妈都是在读书期间,接受了革命的道理,为了抗日救国,毅然背弃了家庭,走上革命的道路。这个问题,爸爸生前很少提起。前几年我倒是问过妈妈:你们当初为什么会放弃优裕的家庭生活参加革命?她只是淡淡地笑笑,说是她当初遇到了好人、贵人,引导她走上了这条道路。直到前几年,解放军炮兵第七师的老战士们在写回忆录时,才知道了那么一点儿爸爸的故事:爸爸颜伏是1950年解放军炮兵第七师的第一任师长,抗美援朝时,在“上甘岭”战役中任战役前线指挥部炮兵司令员。对于当年他们的那些战斗故事,爸爸在他有生之年很少在我们孩子面前提起。
  我有一个1946年出生的哥哥,是聋哑人。妈妈说,他生出来是正常的,到了开口说话,会叫爸爸妈妈时,生了“脑膜炎”,连续高烧八九天。当时部队的医疗条件很差,少量的西药要留给伤病员用。懂点中医的妈妈,用中草药捡回了自己儿子的一条小命。但病好后,就再也不能开口说话了。妈妈总觉得对这个儿子有亏欠,即便儿子现在已是山东省残联理事、济南市残联副主席,妈妈自己也已90高龄了,还一直把这个儿子养在身边,宠爱有加。当初,妈妈生怕这个儿子再有三长两短,希望他能活得长久点,取名“颜阿长”。其实,在爸爸妈妈的内心深处,他们是借题在还另一笔账。就是那个过早离开人世的大儿子。这是我知道爸爸妈妈的小故事中的一个。
  那是1945年的一天晚上,天下着小雨。上级命令部队趁着夜色,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妈妈陈真那时要带着我的大哥小胖,随部队行动。那天一起转移的还有廖政国叔叔的女儿廖静,吴咏湘叔叔的儿子吴淮宝,彭冲叔叔的一个儿子。照例,部队转移前都有严格规定:途中不能有一丝光亮,不能有一点声响。
  每一位母亲都严守纪律,出发前将自己的孩子放在箩筐里,盖得严严实实。生怕自己不懂事的孩子,会有动静,发出声响,给部队行动带来麻烦。对于没有生活经验的妈妈来说,在战场上带着一个孩子,已是不易。况且那天还是雨天行军,生怕雨水将箩筐中孩子的衣被打湿,在出发前妈妈又非常细心在小胖哥哥的箩筐上加盖了一块雨布。
  没有一丝光线,只有雨点伴着部队行进的脚步声,部队在泥泞的小路上走了一夜。廖静姐姐与淮宝哥哥年龄稍大一点,部队行进途中,他们在箩筐里感到不舒服,闷得实在难受了,就自己轻轻地拨开一个小缝透透气。黎明,部队穿过封锁线停下休息时,妈妈打开盖在箩筐上的雨布,抱出孩子来透透气。这时,却发现小胖哥哥不知在何时已经停止了呼吸。那天晚上,彭冲叔叔的儿子和我的大哥一样,都因窒息而死。他们太小了!
  小胖哥哥当时已有八个月,看着躺在怀中已不知何时离去的孩子,妈妈内心深处留下了永远无法原谅自己的伤痛。
  当年,爸爸妈妈选择的是一条革命的道路,所以注定了要付出,付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与孩子。
  我从未见过面的小胖哥哥:虽然你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没能看到祖国的今天,但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你们!
  
上一篇:战争中的意外下一篇:南湖揽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