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期●散 文●

战争中的意外

作者:廖 颖


  
  1943年4月,姐姐在妈妈家乡的一个尼姑庵里呱呱落地,安然睡去。我母亲的后妈,不知她当时怎么考虑的,向日伪军告发了这位不是她亲生女儿的新四军在家乡生孩子的事。幸亏当时地下党组织发现得早,及时将妈妈及姐姐转移了出来。刚出生不久的姐姐就随妈妈回到了华中抗日根据地。
  1947年1月,鲁南战役开始之际,我的哥哥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出生了。当时,与他同地同月出生的一共是三个孩子。艰苦恶劣的战争环境,使妈妈没有奶水来喂养这个刚出生的孩子。周围的阿姨们,抢着抱过哥哥,送上自己不多的奶水。听妈妈说,像这样战友间的相互关爱,在当时很常见。在战争间隙,爸爸知道他添了一个儿子,高兴得立即让人从前线给他刚出生的儿子捎来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火箭炮”。至今许多叔叔阿姨都还记得,廖政国的大儿子叫“火箭炮”。姐姐、哥哥是坐在箩筐里、马背上,见证了我军赶走日本鬼子,打败蒋家王朝,并随着解放全中国的步伐成长的。
  1949年5月,爸爸任第九兵团二十军参谋长,参加了解放大上海的战斗;之后,对上海南部地区进行治安警卫。不久,爸爸又随着部队撤出市区,在上海近郊进行水上训练。1950年初,在上海华山医院,宁静的产房中,一声啼哭,我有幸来到了这个新生的共和国,与祖国一起成长……。 1979年,我赶上了祖国的改革开放,虽然期间有波折,有风雨,但我们的华夏大地,仍然生机勃勃,一天天繁荣昌盛起来。
  最近,我经常想到二姐。二姐,虽然我在呼唤她,可她却不会应答我。很早我就知道,我有一个妈妈不愿多提起的二姐。对这件事从小我就很好奇,但我知道这一定是妈妈心灵深处的一个伤痛,所以从来也不敢去触碰它。在我记忆中的这个故事很简单:二姐1944年出生,刚出生没多久,就遇上了战斗,部队要转移。因为妈妈身边已带着一个刚一岁大的孩子,爸爸妈妈决定将这个刚出生还未起名的婴儿,暂时托给当地的“堡垒户”——民兵队长的妻子寄养。“堡垒户”是指抗日战争中,那些舍生忘死,隐藏、保护共产党干部和人民子弟兵的抗日群众。敌人的堡垒是用砖石筑成,而我们的堡垒是建立在广大群众之中的,是他们用鲜血与生命筑成的。
  当时,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扫荡”与反“扫荡”不断地进行着。我二姐,这个幼小生命,就在这种环境中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她走的时间与地点无人能说得清楚。据说,白天大人们在紧张、恐怖中“跑反”,晚上在极度疲劳中沉睡,结果我二姐不慎被棉被捂死了。她死后,被匆匆埋葬,埋葬的地点已记不清了。战斗结束后,去接孩子的爸爸妈妈,面对这样的残酷结果,什么都没有说,之后也从不愿提起。这是战争中的意外,“堡垒户”已经尽责了。二姐来到这个世上时间虽然短暂,但她也是革命战争中的牺牲者。二姐,我们会永远记着你的。
上一篇:一个迟到的故事下一篇:我的小胖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