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期●《回眸开国60年》征文选登●

从“两机”看变化

作者:  王继述


  从购一台黑白电视机艰苦路看今天
  1979年,我在浙江省桐乡县(市)石门地区医院工作,一天,有个护士的爱人小张拿着一台录音机来到医院,我感到十分新鲜。小张对我说:“你对着讲几句话试试看。”我就对着讲了:“小张同志,你好,欢迎你到医院来作客,祝你生活幸福,工作顺利。”小张一按键钮,声音出来了,和我讲的一模一样,我算开了眼界。以后,医院买了一台18英寸黑白电视机,晚饭后在医院大楼前的广场上放映。许多医生、护士,以及左邻右舍的人都拿了凳子提前赶来,大家对电视的热情高极了,迟到的只有站着看,每天至少有一百多人,广场就像一个露天电影院,人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太浓了。
  不久,原单位为我错划右派改正平反并送来500元救济金。我千方百计地托朋友讨来了一张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票子,而那时市场上还少有电视机这个商品!我只好搭乘轮船、火车,赶赴杭州西湖电视机厂,凭票以500元买来一台14英寸黑白电视机,而这500元可以抵上我当时八个月的工资呀!如今回想起来,当年买到这台黑白电视机,有多艰难啊!
  现在,星移斗转,各大超市里,高清的液晶,74英寸的彩电,国产和进口的各种品牌的电视机,琳琅满目,14英寸的彩电和黑白电视机早已淘汰,21英寸的彩色电视机,700多元就可买到。特别是改革开放这些年,物资供应丰富,东西又多,又好,又便宜,市场成了买方的天下。
  从一个越洋电话的奔波谈起
  1984年,我离休去北京,转道回家乡杞县老家,看到一封从美国洛杉矶我侄女寄来的家信,知道了分别近50年的两个哥哥在台湾的地址和情况。当时两地往来及邮件互不畅通,我刚刚离休在市纪委帮助工作。一天上午,我爱人气喘吁吁地跑到办公室告诉我:“老王,伟君侄女从美国打来越洋电话,叫你赶快到勤俭路邮局接电话。”啊!天大的喜事,我就急跑快跑赶到勤俭路邮局,接通了电话,两个哥哥要伟君通知我大年初二在香港会亲见面,这是个令我万分欣慰的长途电话,但也累得我够呛。
  以后,哥哥和嫂子来到嘉兴,对我说:“三弟呀,你侄女向我诉苦,抱怨给你打个电话,等的时间、花的钞票比打电话到台北十次还要多,怎么大陆的通讯条件这么差呢?三叔家中怎么连个电话都没有呢?我说伟君侄女抱怨得对,那天我也累得喘不过气来,算一下邮递员骑车到我家找到我爱人送达通知单,我爱人跑到市纪委告诉我,我再跑到邮局,前后共需近100分钟,这许多时间加上话费确实可观。这说明80年代初期我国的电信事业还很落后,那时电话机只有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和少数高收入家庭才有,那时家中装一部电话得花几千元,还要预约排队。谁家装有电话,左邻右舍刮目相看,那是权力和富有的象征,我做梦都不敢想呀!
  谁知,过了若干年,市行政事务管理局关怀到我头上,也给我装了部电话,我才步入了有机阶层的行列。
  现在呢?众所周知,大变了,倒过来了,哪家如果没有电话机,那是极个别现象。现在许多家庭为了方便,不仅客厅有座机,连每个卧室都安装分机。如今,电话机成了后进的传统通讯工具,电讯部门都在激烈竞争,买手机送小灵通、送话费促销呢。连中学生、环卫工人、收废品的和退休在家的老人手中都有手机。甚至中小学生也手不离机,人手一机,一家多机在很多家庭是普遍的事。视频电话也进入百姓的生活中。
  中国手机占有量全球第一,已从过去的一机难求到今天市场促销成了买方的天下。这应归功于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高科技确实成了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