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期●文化战士天地●

林子东:林则徐玄孙女的人生轨迹

作者:啸马 舒亭

93岁高龄的林子东,70年党龄,从大学生到新四军战士,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烽火的洗礼。新中国成立后,她涉足新闻、出版、学术各界,成绩卓著。

出身仕宦世家

林子东,原名林玉偶,1921年10月生于北京市,原籍福建省福州市。

林子东的家庭是爱国的仕宦世家,书香门第。高祖父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第一个奋起抗击外国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生父林步随,清光绪年间进士、翰林,作为“庚子赔款”留美学生的督学,在美国工作生活了9年。以后,在北洋政府著名外交家颜惠庆任总理时,曾任国务院秘书长。嗣父林轼垣(林子东的伯父,无子女,林子东过继给他),在北洋水师学堂学习外语,毕业后从事外交工作,曾任北洋政府驻英使馆随员,驻英属新西兰和驻加拿大温哥华等地领事。林步随兄弟有感于宦海浮沉、风波险恶,未届致仕之年,就退出政坛,合资兴办民族实业,林步随还任过天津聚兴诚银行经理。由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书生不善经商,企业破产,家道中落。

小学、初中阶段,林子东没有进新式学校,而是师从父辈为她延请的家塾先生读儒家经典,与其同学的还有她的双胞胎姐姐林锦双(参加革命后改名傅秀)、弟弟林墨卿(参加革命后改名凌青)。志存高远的书香门第,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启发了她的聪明才智,陶冶了她的道德情操,为她尔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31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林子东的堂姐夫(时任沈阳东北大学教授)带着家眷逃到北平,向林子东一家诉说日寇侵略气焰是何等嚣张,东北同胞向关内逃亡是怎样悲惨。十岁的林子东弱小心灵就开始为战争的残暴、被外国侵略者压迫欺凌的痛苦所震颤。僻处东南一隅的福州,在北平的林家人看来可能比较安全,1935年冬,林轼垣就带家人逃回故乡。林子东也由此结束了私塾生涯,考进福州三山中学高中。谁知好景不长,日寇飞机频繁轰炸福州,福州的学校有的迁徙山区,有的停办。1938年初,林轼垣准备再逃到上海市的租界。临行之前,三山中学校长给林子东开了转学证明,双手颤抖着递给她,摇头叹气,沉痛地说:“四万万同胞流离失所啊!”

到了上海,林轼垣一家的日子过得很拮据。南京汪伪政府的“外交部长”梁鸿志知道林轼垣的外交经历,企图拉他入伙,但林轼垣丝毫不为“高官厚禄”的诱惑所动,严词拒绝:“林文忠公(林则徐的谥号)的子孙不当汉奸。”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国恨家仇的民族气节,在林子东少年的心里深深播下了誓死不当亡国奴的爱国种子。

走上革命道路

1938年9月,林子东转学上了上海法租界的华东女子中学。中共地下组织及其外围组织上海学生救亡协会在学生中开展爱国救亡宣传活动,林子东开始接触革命思潮。对她影响最大的有两本书。斯诺的《西行漫记》,在她眼前展现了与她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新天地。在延安,领袖们没有豪宅住窑洞,不摆官架子,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官兵、民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小米饭、窝窝头,物质的匮乏,压不倒朝气蓬勃的精神。这些都强烈地吸引着林子东那样的热血青年。再一本是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抗战爆发后的最初阶段,华北沦陷,宁、沪、武汉失守,林子东和许多同胞一样担心、茫然。正在这时,毛泽东对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作出了科学的分析,批判了悲观主义的亡国论和盲目乐观的速胜论,得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结论,使林子东看清了中国的光明前途,坚定了胜利信念,进而确立了革命的人生观。

1940年9月,林子东从华东女中毕业进入上海沪江大学。1941年暑假,由于姐姐傅秀和弟弟凌青都在燕京大学读书,仰慕燕大的名气,林子东又北上考进燕京大学历史系二年级。

但“华北之大,容不下一张书桌”,一个学期未读完,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深夜,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第二天清晨,日军就封闭美国教会办的燕京大学,逮捕了司徒雷登校长和一批进步教师和学生。林子东只得重返沪江大学。此时,日军对上海租界加紧控制,对学校强制进行奴化教育,爱国学生都想弃学抗日。林子东决心离家投奔新四军。

革命的决心并不是容易下的。因为林子东过继给伯父母,由他们抚养大,算是独女。两位老人都已年过花甲,要靠她养老。这一走对老人精神打击太大,林子东很是不忍心。这时,在上海红十字会医院工作的大姐林圣观支持了她。大姐深明抗日救国大义,表示会承担赡养老人。

1942年4月,在上海地下党的安排下,林子东与沪江大学地下党员史悟潮等5人化装跟随交通员越过日寇封锁线,到达新四军苏中敌后根据地如皋县,从此走上革命道路。起初,她被分配在苏中行署编审室,从事教材编写工作。不久,由于根据地发展的需要,一批青年干部被转移到苏中一分区,林子东在一分区的高邮县先从事民运工作,后到县政府工作。1943年9月,她被调到苏中一地委办的《前哨报》,成为一名新闻战士,同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这里,值得附笔一提的是,这个爱国的仕宦世家有五位年轻人投入了抗日救亡的革命斗争。林子东兄弟姐妹六人,除大姐外,都是在日寇入侵、国家面临危亡之际,各自改名换姓,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五兄妹参加革命后多有建树。

当好战地记者

《前哨报》三名记者,分别驻在苏中一地委下辖的三个县,蓝瑛驻江都,林子东驻高邮,孙明驻宝应。孙明曾在新四军6师18旅52团7连当过兵。林子东与他相识、相知,由战友成为伴侣。

那时,林子东所处的环境是危险的,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她常常要通过敌伪犬牙交错的封锁线进行采访,开始由交通员带路,熟悉后就要独自行走。有一次,她孤身一人黑夜走过一片荒野坟场,闪烁着的点点“鬼火”(磷火)似在身后紧追,野狗嗥叫,令人毛骨悚然。林子东壮起胆子,加紧脚步,赶到所要采访的村庄。采访结束后,村干部留她住下,但区委书记叮嘱她要连夜赶回,她严守纪律,再次夜过坟场,回到驻地。

1943年冬,高邮独立团采取我军擅长的“围点打援”战术,消灭伪军有生力量。团政治处主任黄烽率部“围点”——永安镇,吴泳湘团长率主力“打援”。林子东随部队行动,是参加这次战斗的唯一女性。天擦黑,黄烽所部急行军30多里,赶到永安镇,火速构筑工事,进入战壕,打出一阵枪炮佯攻。龟缩在碉堡里的伪军还击。伪军大部队赶来救援,被设伏堵截“打援”的团长所部打个正着,敌伤亡惨重。永安镇的伪军闻风丧胆,土崩瓦解。林子东把这场亲身经历的漂亮仗写成报道,在《前哨报》登出,大长根据地军民的志气。

《前哨报》三个记者分驻三个县随县委行动。由于根据地交通不便,平时报社很少召集记者开会。为了交流经验,三个记者想出一个办法:用白报纸订了一个小本子,轮流传递。寄到谁手上,就写上点滴采访经验,寄给下一个。这个小本子被命名为“臭皮匠”,意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小本子传过几轮,记载了当年记者采访、组稿和写稿的心得,算得上是战争年代新四军根据地记者创造的一本手抄本新闻业务刊物。只可惜,这个小本子在紧张的战斗环境中丢失了,只存在当事人的记忆中。

根据党中央为了坚持抗战,为了胜利,既要有武装的军队,又要有文化的军队的指示精神,1943年12月,苏中区党委创办了《苏中报》,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粟裕兼任社长,著名文学家林淡秋任总编辑。木刻家赖少其、翻译家蒯斯曛等进步文化人参与办报。1944年4月,林子东调《苏中报》,在报社通联科和新华社苏中分社工作(战争环境里合署办公)。当时,她的工作除了联络通讯员、组织稿件之外,还要编写稿件向新华总分社发稿。后来,分社又交给她一个任务:帮助辅导培训新记者。据当年新记者冒雨吉回忆:“我的启蒙老师是林子东同志……她对我的辅导,是从‘人之初’开始。新闻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新闻的要素有哪些,主题怎么定,导语怎么写,材料怎么取舍,标题怎么拟,都逐个讲解,具体指点……她对我的辅导常常在紧张工作过程中挤出时间来进行。晚上加班是常事。战争年代的友谊是难忘的。林子东同志作为战友兼老师的亲切形象,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里。”

1945年8月,日本投降。随着胜利局势的发展,中共华中分局在淮阴创办《新华日报(华中版)》并建立新华社华中总分社。林子东调到新华社华中总分社报道科任副科长。能够在全国知名的新闻界前辈范长江、恽逸群等人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林子东十分高兴。

进入1946年,国共和谈破裂,战火又起。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我方从淮阴等城市撤退。林子东和孙明被派到苏中九分区新华社九支社。九分区处于长江沿岸,辖南通、如东、海门、启东四个县,紧靠南京、上海,是国民党军必争之地,斗争十分尖锐。林子东又过起游击战争生活,每天换宿营地,经常夜间偷越国民党军封锁线,紧急时钻青纱帐,或跟着渔民的船出海。生活是艰苦的,但是能把当地人民的英雄事迹报道出去是新闻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为此再艰苦也在所不计。林子东和当时九支社的战友们就是这样做的。他们组织的反“清剿”报道得到过新华社华东总分社领导陈笑雨同志的来信肯定。

胜利终于来到了。1949年4月,林子东和苏中一批新闻工作者随大军渡过长江,进入无锡,建立了《苏南日报》和新华社苏南分社。

同年5月,上海解放后,新组建的中共福建省委调配入闽干部。6月间,上海《解放日报》社社长范长江召见何若人和孙明、林子东。他对林子东说:“我们很快就要进军福建,你是福建人,这次要返回福建。”他又交代了组建福建新闻机构的事宜。这时华东局从山东抽调了20多位新闻业务骨干,又从南下服务团抽调了36名政治、文化素质较高的大中学生,组成入闽新闻队伍。7月随军南下,正式宣布《福建日报》、新华社福建分社、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组成人员名单,新华社福建分社社长由《福建日报》社副社长、总编辑何若人兼任,采编主任孙明,采编副主任林子东。

1949年8月4日,以新华社解放军十兵团分社社长单斐和林子东为正、副团长的“福建前线记者团”到前线采访。十兵团司令员叶飞和政委韦国清接见他们。叶飞对她说:“你不要走远,福州快解放了,等好消息。”8月17日,福州解放,林子东当即发出《新华社福建前线十七日电》,向全国宣告福州解放的喜讯。

8月22日深夜,新闻队到达福州,各新闻单位随即成立,由于我军前进迅速,厦门市将解放,孙明又奉命去组建厦门日报。林子东以采编副主任的职务,实际负责分社工作。她的主要精力放在采编活动上,分社4个外勤记者都是新手,林子东热情鼓励他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及时采访。每天林子东和记者编辑一起吃晚饭,边吃饭边研究,最后她提出报道题目,已掌握素材的记者放下饭碗就写稿。龚人左写的第一篇稿件是福建机器厂工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新闻,林子东看后笑着说了一句令龚终生难忘的话:“这是写作文,不是写新闻。”她又说,不过素材不错,文字表达还可以,她当场修改,加上新闻导语,调整段落,删掉“学生腔”文字。这篇稿登在《福建日报》创刊后第二天(8月26日)头版上面。龚人左在林子东手把手辅导下,不久就能独立采写重要新闻、综合报道、长篇通讯了。龚人左数十年后回忆自己人生历程,常庆幸遇到第一个直接领导是林子东,她热情地耐心地开导、提携、呵护,像大姐姐牵着小弟弟在革命道路上前进。

福建解放以后,林子东长期在新闻、出版等部门工作,后任福建省社科院副院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