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期●扉 页●

群众喜闻乐见

——浅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作者:沈铭贤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四项任务之一。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时代化,人们容易理解,但为什么还要大众化,能不能大众化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和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
  由此不妨进一步追问:简单质朴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为什么易于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呢?这牵涉到信息传播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信源与信宿,或者说授体与受众的关系。通常以为,受众只不过是授体发出的信息的消极和被动的接受者。其实不然,现代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并不是消极和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建构者。传统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盛行单向的刺激(S)——反应(R)模式,认为机体只是消极地和被动地接受来自外界的刺激,刺激完全地单向地决定反应,刺激相同反应必相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开山祖师华山甚至夸口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听凭他在完全由他控制的环境中来抚育,可以保证使随意指定的其中任何一个人成为任何一种类型的特殊人物,有医生、律师、艺术家等。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认识发生和发展过程时,令人信服地打破了S——R的单向模式,他提出,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主体,也不是起因于客体,而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建构的过程。主体的认识结构并非只是单向接受来自外界的刺激,而是积极主动地同化和顺应客体,因此,不是S——R,而是S?R。现代信息进一步指明,信宿对信源信息有一个翻译、选择、鉴别、理解乃至创造的过程,信息是信源和信宿相互作用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也可以变物质,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理论如何掌握群众,依据上述,与受众的认识结构密切相关,而简单质朴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恰恰是认识结构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这个信息加工器的重要加工手段。一种理论如果用受众比较熟悉的、亲近的、容易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和传播,那么受众也就比较乐于接受,甚至不知不觉地加以同化和顺应,变为自身的思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入耳、入脑、入心。但倘若用受众疏离的、隔阂的,难以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和传播,那受众就会排拒和淡漠,既不入耳,更不入脑入心。
  因此,请千万别小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能不能为更多群众所理解和接受的大问题。尤其在当今,正走向多元文化的格局,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主义层出不穷,马克思主义如何掌握更多的群众,也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更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回顾当年,毛泽东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他向来反对“本本主义”,反对“党八股”,倡导用新鲜活泼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建设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完全可以说,主要由于毛泽东的努力,“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才传遍华夏大地,深入几万万同胞的心。特别是《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把深奥难懂的哲学也用中国语言和材料通俗化、大众化了,说明不仅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能够大众化,哲学同样能够大众化。
  早在上一世纪30年代,著名哲学家艾思奇写过一本《大众哲学》,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话交流的形式,阐述唯物论辩证法,产生了广泛影响。请想想吧,七八十年前,广大青年争相阅读《大众哲学》,甚至带着《大众哲学》走向延安,参加革命。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人们期待,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新的《大众哲学》或《大众经济学》、《大众社会学》。
上一篇:下一篇:从严治党关键要管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