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期●专 稿●

方志敏烈士的女儿方梅的永康之行

作者:胡妙鸳


  在举国上下观看《可爱的中国》,缅怀革命先烈的英容笑貌,聆听方志敏烈士的谆谆教导时,我回想起那不平静的一天: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早晨,只见一男一女两位老人走进了我的办公室。那位女同志说:“我叫方梅,是方志敏的女儿,这是我的爱人。”一听这话,我愣了一下,方志敏烈士的女儿怎么会到我们永康来呢。我对她端详一番,虽已头发花白,但她布满皱纹的脸上双目炯炯有神。我让他俩先坐下,经过简单地交谈后,我才知道他们来永康是想找当年将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手稿带出来、交给党组织的永康人胡逸民的后代并到方岩为方志敏的亲密战友刘英烈士扫墓,及寻找有关他父亲更多的资料。于是,我马上联系相关部门与人员,帮助他们了却多年的心愿。
  寻访胡逸民的后代
  2007年4月24日下午,我们在山西村支书热忱地陪同下,去拜访胡逸民的孙子。路上,方梅老人说:“父亲在监狱中的那段生活,是我所最难了解到的。但那段生活最能体现父亲的革命精神,特别是他如何写下《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不朽篇章,这些篇章又是如何带出监狱的,我一直在探寻。我一定要向胡逸民的后代当面说声谢谢。”当我们快到山西村时,只见村口已站满了人。一个中年男子忙迎了上来,握住方梅的手说:“您好!方大姐。”他一边说,一边把我们领到了客厅。只见大厅里挂满了照片,看着这些珍贵的照片,方梅与胡逸民的孙子不禁追述起先人的事迹来:
  方志敏和胡逸民在南昌监狱同囚了216天。方志敏初入监狱时,由于遭受惨痛的失败,心情特别沉重,行为十分急躁。一次因写好了的东西寄不出去,一气之下撕掉了所有的稿子。胡逸民知道这件事后,寻思再三,决定利用妻子探监和送饭的机会帮方志敏把稿子带出去。后来方志敏写的许多东西,都是胡逸民妻子送出去的。这突如其来的友情,使方志敏在暗无天日的监狱中得到心灵上的一丝慰藉。
  交谈中,方志敏向胡逸民讲起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意义,讲共产党人的信仰,直言不讳地指责蒋介石是“破坏革命的历史罪人”。逸民则把自己的出身,参加文官考试,当中央监狱长,以及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加入国民党等事,全部推心置腹地告诉了方志敏。真切、诚挚、坦荡的交谈,把两颗苦难的心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1935年8月初的一个晚上,在黑沉沉、阴森森的监狱里,方志敏告诉胡逸民,也许这是他俩最后一次见面了。方志敏从床底下取出一些稿子,交到胡逸民手里,拜托他出狱以后,把这些东西交给鲁迅先生,并把一封写好了的介绍信交给了他。胡逸民噙着泪水一个劲地点头,他知道这位亲密的“囚友”是在安排后事。6日,蒋介石下令把方志敏秘密地枪杀了。
  得知方志敏被害的消息,胡逸民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写下了一首小诗,诗中寄托他的内心情感和他对方志敏的无比崇敬之情:
     伤心今日泪如丝,忍看方郎为国牺。
     三界英华今方尽,一朝事迹夕阳知。
     江山顿觉灵光无,草木同深陌上愁。
     最是逢君偏易别,泪痕犹染白杨枝。
  1936年秋,在国民党元老、中央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出面说情和冯钦哉将军的担保下,蒋介石释放了胡逸民。出狱后,胡逸民先是到杭州,然后下决心去上海找鲁迅先生,完成亡友的遗愿。到上海后,他按信上的地址找到了鲁迅寓所,但不巧鲁迅不在。第二天,胡逸民把这些手稿交给章乃器和胡子婴,二人答应一定面交鲁迅先生。这些手稿中包括《可爱的中国》、《清贫》和《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其中最后一篇还记述了与胡逸民交往的经过。这些珍贵的文献现在保存在中央档案馆。
  在胡逸民的孙子家聊着聊着,不知不觉过了一个下午,若不是考虑方梅年事已高,身体不好,我真不想打断这美好的谈话。在离别时,方梅握住胡逸民孙子的手,不停地说:谢谢!并盛情地邀请他到江西作客。
  祭扫刘英烈士陵园
  2007年4月25日上午,阳光明媚,我陪方梅同志来到了永康方岩刘英烈士陵园。站在父亲昔日的战友的墓前,方梅深深地鞠了一躬,久久不能释怀。而后,为刘英献上了花圈,并说起了刘英与方志敏的往事:
  1934年10月,我军三千余人,进入赣东北苏区德兴县的重溪,与红十团会合,组成了以方志敏为首的更强有力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刘英同志任政治部主任,粟裕同志任参谋长,原红七团改为第十九师,红十军改为二十师、二十一师,刘英同志仍随十九师行动。
  11月,先遣队于赣东北苏区分两路出发,刘英同志相随的十九师进入浙江,连克水口、清湖镇、江山县,再渡江山港,至分水县城郊与敌遭遇,激战一天后,转至安徽南部黄山东南汤口地区,与方志敏同志率领的二十师、二十一师再次会合。这时,蒋介石派遣五个正规师,两个独立旅,四个保安团的兵力,分三路向黄山地区合围,企图全歼我们这支红军队伍。其中,中路的敌人来的最快,兵力是一个师附一个旅,连日尾追在我们后面。一天,我们决定在黄山北麓的谭家桥伏击敌人,彻夜在公路上布下地雷拉丝炮,刘英同志带着我们严阵以待。次日上午,敌军先头部队(王耀武的一个旅) 沿公路探索前进,正待逼近,谁知我军不慎走火,引起敌人的注意,敌先头部队立即停止前进,其主力部队立即占领了山头。这时,我们只得提前发起冲锋,但由于敌人已有准备,双方形成相持状态。不一会,敌后援部队赶到,反把我军切为二段,我红十九师处于敌先头部队和敌主力之间,腹背受敌,形势十分危急。
  就在这战斗的紧要关头,刘英同志率领部分机关干部和直属分队,直插敌人腹心,打开了一个缺口,使十九师脱离险境,并迅速与二十师、二十一师重新结成一条防线,扭转了整个战斗局面。
  在这次战斗中,许多战士牺牲了,刘英同志和乐少华同志也负了重伤,师长寻淮洲同志不幸牺牲。
  谭家桥战斗后,同年12月,先遣队战于皖南之休宁、祁门、石埭、东流一带,不断打击敌人。1935年1月,部队决定回师赣东北苏区,进行补员休整。当我军进入怀玉山区域,敌人又集结了10个师的兵力于常山、乐平一线,组成严密的封锁线,所有要隘碉堡林立,挡住了我们进入赣东北苏区的去路。
  军团领导研究,为减少伤亡,决定绕小道而行,方志敏、刘英、粟裕等领导同志,随红十九师先行。军团长刘畴西率红二十师、二十一师后进,刘英同志以他的模范行动,鼓舞着我们渡过了七天七夜的艰苦历程。
  1935年1月21日,我们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怀玉山区被十倍于我们的敌人重重包围,刘英、粟裕同志率领我们先头部队,经过多次战斗,突出重围,安全转入赣东北苏区。主力部队因行动迟缓,陷入重围,弹尽粮绝,损失巨大,方志敏同志不幸被俘,不久壮烈牺牲。
  从《可爱的中国》里认识了父亲
  2007年4月25日下午,在方梅的房间里,她告诉我,她是从《可爱的中国》里认识了父亲。
  1932年刚刚出生不久,方梅就被送给苏区干部抚养。当地的老百姓平时最喜欢说的事情就是革命故事,每次都会谈到方志敏。日复一日,就这样在方梅幼小的心灵中对父亲有了一个最初的印象,“父亲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大家都敬仰的英雄”。直到解放后,方梅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母亲缪敏。此后,方梅被送进了上饶烈士子弟学校学习。方梅记得,读的第一本书,就是母亲送给她的《可爱的中国》,这是方梅第一次看到父亲写的书,这笔宝贵的精神遗产,给了她极大的启示和教育。
  方志敏同志就义时,她才3岁多,对父亲的印象也只能通过旁人描述或是照片了。听奶妈后来告诉过她,父亲来看过她两次,这对她来说是很宝贵的两次。
  第一次是在她刚生下来几个月。她因从小缺乏营养,特别瘦小,她奶妈说她就像猫一样大。那时,乡下用的尿片长时间包着身子,屁股都烂了,尿片撕下来时,将一大块皮肤带下来,弄得血肉模糊。百忙之中抽空过来的父亲看到她这样,格外心疼,不禁流下了眼泪。他将带来的药膏给她涂敷,并叮嘱奶妈:“你要小心地把我女儿带大,我就这么一个女儿。”奶妈当时就说,这个女孩子就只有猫那么大,很难带大的。结果方志敏说:“她一定会长大的。”方梅说,梅花生命力最强,严冬的时候可以斗雪迎春。父亲给我取名为“梅”,就是因为对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后来我随养父改姓吴,但没有换掉“梅”字,他们知道这种坚定的革命精神是不能改掉的。第二次是在1934年,方志敏北上抗日,她3岁了。那一年大概是夏天的时候,方志敏又来看她了。她一看到方志敏就站起来了,很活泼,方志敏见此情景很高兴。因为她那时与奶妈是住在乡下,她身上长了不少疖子、蚊虫叮咬的包。方志敏又拿了些药膏给她涂敷,并对她的奶妈说:“你们带得很好,很辛苦,把女儿带到这么大了。”
  临别时,方梅送给我两本书《方志敏全传》、《方志敏和他的亲人们》。这两本书是方梅为了展示方志敏烈士光辉的一生和亲人们浴血奋战的传奇故事。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她走遍了南昌所有的纪念馆,走访了父亲的老部下和老战友,几乎走遍了父亲生前到过的所有地方,花费了十年多的时间写出来的。因为长期写作,方老握笔的指头完全变了形,加上过度劳累,方老还一度患了眩晕症,眼睛看不清东西,连上厕所都得摸着去。亲友们见此纷纷劝她,不要再写了,再写下去眼睛也会写瞎掉。但她还是坚持下来,即使在治病时,她也不敢耽误写书,只要身体一有好转,她就投入到写作中去。为了出书纪念父亲,方老可以说是不惜花费、不顾一切。但生活中的她却过得很清苦,她每个月的退休费中,用于治疗关节炎、风湿病等病症的药费占了很大一笔,而所有剩下的钱都用在了写书上。作为一名著名烈士的子女,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省市各级领导,对她都十分关心。但方梅始终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没有向组织开过一次口、伸过一次手,她与老伴、儿子、儿媳及孙子一起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其乐融融。她说父亲是她最大的精神财富,想当年父亲在狱中尚能写下《清贫》、《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著作,而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比父亲好多了。 方老表示,她经常读父亲《清贫》、《可爱的中国》等作品以自勉,在父亲的遗著中学会了坚强,懂得了人生的意义。她真的是领悟了父亲的《清贫》,她身背的是几个灰旧的布包,陪同前来的家人也都朴实无华。
  注:1、方梅,方志敏烈士唯一的女儿。江西省弋阳县湖塘村人。1932年11月出生,1949年9月就读于江西烈士子弟学校,1954年参加工作。1986年退休于江西省航运管理局。现任江西省《方志敏研究学会》理事、名誉会长。著作有《方志敏的人生》、《方志敏全传》、《方志敏和他的亲人们》。2、胡逸民为永康山西村人,生于清光绪十六年,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孙总理逝世时,他与李大钊、林伯渠等四人为守灵者。1935年他在狱中与方志敏结为患难之交。(作者单位:中共永康市委党史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