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1902年出身于湖南省永兴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克诚戎马倥偬,身经百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皖南事变发生后,毛泽东在延安代表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下达了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新四军在苏北盐城重建军部,黄克诚被任命为苏北区委书记,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主要活动在盐城、阜宁地区,直到1945年10月奉命北上。
1940年冬天的一个傍晚,黄克诚带领部队来到阜宁大东庄。因连日行军作战,指战员们又饿又寒又累,多么希望找个宿营地休息一下啊!可是,大东庄数百户人家被日伪军“扫荡”、国民党抓壮丁吓怕了,没有一家有灯光,连鸡鸣狗吠声也听不到。为了不惊扰当地老百姓,黄克诚在部队进庄前下达了三条命令:一、不准敲群众家的门;二、不准动群众一草一木;三、不准大声喧哗,免得惊扰群众。
黄克诚要部队在群众的屋檐下、草堆根露天宿营。这命令一下,黄克诚的警卫员小陈就犯了难!因为黄师长身体不好,况且他爱人唐棣华还带着未满周岁的小孩,冬夜露营怎么受得了。小陈提出了要找一户人家借宿,黄克诚坚决不同意。
当东方露出了鱼肚白,群众开门出来看到战士们头上、身上积了一层霜,睡得正香。再细看,人人都有“新四军”的臂章符号,人们含着热泪说:“我们祖祖辈辈也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当兵的。”从此,黄克诚领导的部队,就在盐阜地区人民心中扎下了根。
1943年,黄克诚师长住在阜宁县益林南窑村朱敬芝家。初到庄上,一般人不认识他。他个子不高,瘦瘦的,戴一副眼镜,穿一身褪了色的老粗布军装。初来乍到,谁也不相信他是师长。
有一次,角巷妇救会的代表到南窑村来慰问,那些妇女非要看看黄师长到底长什么样。其实黄师长就站在她们面前,她们认不得。当地群众告诉她们,面前就是黄师长。可她们不相信,心想师长哪会这个样子的?这时,有警卫员跑到黄师长后头喊师长时,她们才相信。那个妇女一听说面前真是黄师长,连忙打招呼,请师长原谅。黄师长笑着说:“没关系,我这个大老头子,你们还认不出来。以后,就叫我‘大老头’吧!”
黄克诚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师长的架子,肯接近老百姓,深得当地群众的好评,他所领导的部队得到群众的拥护与支持。
那几年,正是抗日战争由战略相持阶段到战略反攻阶段的艰苦时期,从1941年夏天到1943年秋天,日寇先后对盐阜地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发动三次大“扫荡”,而1943年的第三次“扫荡”,重点正是新四军第三师所在的阜宁、阜东、滨海等县。
1943年夏天,三师在老黄河边和日寇打了一仗。当时,河上只有一座桥,部队涉水过河,把桥让给群众转移。敌人的流弹咝咝飞过,黄克诚师长面无惧色,站在河边招呼群众赶紧过桥。直到群众安全通过后他才离开河边跟上部队。黄师长领导盐阜地区军民,进行大小战斗200多次,歼灭敌伪军1500多人,缴获各种枪支700多支,并历时三个多月,取得了反“扫荡”战斗的胜利。
在那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黄克诚不仅带领三师指战员和盐阜地区人民同仇敌忾,和日伪军坚决斗争,而且组织和帮助盐阜地区军民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还大力提倡发展纺织手工业,号召家家纺纱,户户织布。一到夜晚,纺车吱吱声到处荡漾,姑娘们一边纺纱,一边唱着《纺织歌》:“棉花白,稻子黄,根据地里好风光。纺车转又转,棉纱细又长,织成千匹布,军民喜洋洋。”
黄克诚每到一地,都十分关心群众的生活疾苦,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与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
1945年10月,黄克诚奉命北上,离开了苏北。然而,黄克诚走后,盐阜人民一直没有忘记这位可亲可敬的黄师长。 (指导老师: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