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毛主席遗物背后的故事

作者:刘丽丽

 龙钮大印

郭沫若(左三)于立群(左四)夫妇在重庆九龙坡机场迎接毛泽东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有毛泽东晚年遗物6000多件,这些遗物涵盖工作、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蕴含着一代伟人生动感人的人生故事,也折射了一代伟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人格风范。
                                                                                                                           邓散木治的龙钮大印
      邓散木是我国著名的金石篆刻家,当年印坛上的“北齐南邓”,指的就是居住在北方的齐白石与居住在南方的邓散木。邓散木虽未能像齐白石等艺术名家一样与毛泽东有直接交往,但他却发自内心地崇敬毛泽东。1963年8月的一天,章士钊派秘书王益知到邓散木家拜访。王益知向邓散木转达了章老有意请他为毛泽东治印的想法。当时邓散木已是肝癌晚期,身体十分虚弱,但他听说是为毛泽东治印,就十分高兴地答应了。随后,他硬撑病躯,精选寿山田黄石,刻就“毛泽东”一印,托王益知带给章士钊。印呈立方体,明黄色,顶部镂空琢双龙,因此又称“龙钮大印”。印的一侧刻有“1963年8月,敬献毛主席,散木瑑时六十有六”。
      龙钮大印成为毛泽东藏印精品中的极品。此印在章法上独具匠心。印文中,繁体“毛泽东”三字从右往左依次排列,“泽”字三点从左边挪到了右下端,从而使详略更为得当、结构更为严谨、布局更为优美。笔画较少的“毛”字的最后一笔划反向倒旋以寓“反手掌乾坤”之意,同时在布局上可填补“泽”字右上端的空白。这样一来,“毛”字虽然不大符合阅读习惯,但是,从印文布局上看,整体的美观协调性就更强了。这样大胆的创意,当然只能出自有“章法大师”之称的邓散木之手。
      龙钮大印为国家一级文物,是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在新建成的毛泽东遗物馆序厅里,陈列着龙钮大印原物放大版,由一块与原印材质相同的重达35吨的完整寿山石原石雕琢而成。大印成品重5吨,高1.226米,寓意毛泽东生日,长、宽各1.15米,寓意纪念毛泽东诞辰115周年,较原印放大20倍。该印由福建藏天园寿山石工贸有限公司承制,是湘闽两省领导、专家和藏天园能工巧匠们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的结晶,体现着湘闽两省人民对毛主席和毛主席家乡的深厚感情。
                                                                                                                     齐白石送的片真老空石砚
      齐白石与毛泽东,都是湖南湘潭人。齐白石生于1864年,比毛泽东大了将近30岁。也许是因为同乡缘故,毛、齐二人从初识到深交,终于成为“忘年之交”。
      这方砚台是齐白石送给毛泽东的最为珍贵的礼物。砚台长24.8厘米,宽15.5厘米,厚2厘米,整砚配有一精致楠木匣。砚台表面一半面积微陷,用于研墨。左、前两端及背面左下角小部分刻有云状浮雕纹。齐白石对这方使用了40多年的砚台极为珍爱,亲手在砚体上刻下一行小字:“片真老空石也,是吾子孙不得与人。乙酉八十五岁,齐白石记于京华铁栅屋。”
齐白石既然如此看重这方砚台,叮嘱子孙“不得与人”,为什么自己却将砚台送给了毛泽东?要探究其中原因,得先从齐白石与毛泽东的交往开始。
      1949年4月,毛泽东进北京后,曾亲笔致信齐白石,邀请他以无党派人士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建国大计。齐白石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已经80多岁了,还能享受到这种礼遇,他对毛泽东、对新社会感激不尽。然而,齐白石觉得自己年事已高,无力出席大型会议,最终没有参加政协会议。
      为了表达对毛泽东感激之情,1950年春,齐白石选了两幅旧作国画《苍鹰图》和书法《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立轴赠送毛泽东。同时相送的还有青石雕花砚一方,即前面提到的那款“片真老空石”砚台。
      毛泽东对齐白石所赠很是感谢。同年夏天,他派秘书田家英到西城区跨东胡同看望齐白石,回赠了一坛湖南风味“菌油”,并详细询问了他的生活和健康情况。
不久后,毛泽东专门派车接白石老人到家里做客,还留他吃了晚饭,并同他亲切交谈。事后,白石老人感慨地说:“这一天,是我一生最不能忘记的日子。我一辈子会过有地位、有名望的人不计其数,哪有像毛主席这样诚挚待人、和蔼可亲的,何况他是人民的领袖、国家的元首。”
      此后齐白石每年都赠送几幅精心挑选的画给毛泽东,因为他知道毛泽东喜欢他的画。
      1957年,93岁高龄的齐白石病倒了,毛泽东得到这一消息后,特意派田家英等人前往问候。多年后,齐白石的儿子回忆道:“父亲对田家英说:‘我病好了,还要去中南海,跟毛主席照一张像。’此后毛泽东还多次派人前来探望。遗憾的是,父亲与毛主席合影的愿望最终没能实现。”
      齐白石在弥留之际留下遗言:将自己珍藏的字画、作品和用过的东西,献给毛泽东。齐白石赠送给毛泽东的物品,毛泽东都一一上交了国库,留下的只有这方石砚。他之所以要留下这方石砚,也许是老人所刻“是吾子孙不得与人”几字所凝聚着的深情厚谊让他感动罢!
                                                                                                            郭沫若送的OMEGA手表
      郭沫若是我国杰出的作家、历史学家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毛泽东一直把郭沫若视为挚友,他们的友谊持续了半个世纪。
      这块手表是重庆谈判期间郭沫若送给毛泽东的。手表产自瑞士。毛泽东对这块表极为珍视,一直戴到临终。
      毛泽东与郭沫若的交往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发动秋收起义,后来率部上了井冈山。郭沫若则流亡到日本,直到抗战全面爆发后才别妇抛雏毅然回国。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内战”阴谋,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了揭露蒋介石的真面目,毛泽东置生死于度外,毅然接受邀请,赶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毛泽东的到来令蒋介石措手不及,但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情欢迎。
      1945年8月28日下午3时37分,当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人乘坐的飞机在重庆九龙坡机场缓缓降落后,欢迎的人群从四面八方涌来,其中就有郭沫若、于立群夫妇。当毛泽东和郭沫若两双手紧握时,郭沫若激动得两眼都湿润了。
      毛泽东在重庆谈判的43天中,还同各界朋友进行了广泛的接触。桂园是他接见各界人士最多的地方。在重庆,郭沫若曾与毛泽东多次会面。
      据郭沫若的妻子于立群回忆:1945年9月3日下午,毛主席要到天官府来看望各界人士。朋友们立即奔走相告。后因当天有胜利大游行,车辆无法通行,聚会地点临时改在毛主席的住处。郭老和我立即动身,步行赶到那里。座谈时,郭老注意到毛主席用的是一只旧怀表,会后就把自己的手表取下来送给了毛主席。
      一块手表,承载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记录着一段难忘的岁月,同时更凝聚着一位民主人士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不同一般的情谊。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在此后的30余年时间里,尽管毛泽东有许多更换新表的机会,但他都不肯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