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指洲(左二)在大寨参观
2008年4月,王指洲、叶永淑夫妇由儿女们陪同,回到山西省昔阳县李家沟老家,共庆老人80大寿。
王指洲14岁参加革命, 1947年入党,离开家乡随军南下后,一直从事警卫、公安、政法工作。王指洲的老家离开名闻遐迩的大寨仅四公里,可他却从未去过,这次他专程去大寨参观,亲眼目睹了大寨的巨大变化。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城东南5公里的虎头山下,地处太行山腹地,平均海拔1000米,总面积1.88平方公里。相传北宋年间,宋军为抵御金兵,曾派兵把守距今天大寨东北方约5公里的虹桥关,大寨就是宋军的一个驻军营寨。据说当时守军建有两个营寨,大的叫大寨,小的叫小寨。这便是大寨村名的由来。
大寨在虎头山的一个坡面上,村中间是一条沟。按照大寨展览馆提供的数字,当时全村约800亩土地,而全村48户贫农、下中农一共才占有不到150亩耕地。太行山区的耕地十分贫瘠,生产条件又极为简陋,粮食产量很低,1亩地1年仅收获70公斤粮食,广大贫苦农民生活极为艰难。大寨人说他们过去有三穷、五多。三穷是:人穷,地穷,村子穷;五多是:当长工打短工的多,负债欠账的多,讨吃要饭的多,卖儿卖女的多,寻死上吊的多。由于穷,大寨村的住宅也十分简陋,人们多在山沟的两边土坡上挖土窑居住,只有少数有钱的人家盖得起砖房或用石头垒起窑洞。昔阳在1940年被日本人占领,成了沦陷区。不过在当时,只要有日本军队的地方,就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太行山区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武装斗争的重点区域,除了正规的八路军,还有许多抗日游击队。当年在昔阳一带活动的就有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营。共产党的军队在抗日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广大生活在太行山区的老百姓纷纷参加了八路军。
1945年8月,日本鬼子投降后,昔阳县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大寨的贫苦农民盼来了翻身解放的一天。在随之而来的土地改革中,大寨贫农和下中农分得了土地400多亩、房屋41间、窑洞32眼,还分得了一些牲畜和生产工具。 第二年,大寨贫苦农民贾承福、贾承财、贾进财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大寨村的第一批中共党员。1947年,便在大寨正式建立了党支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寨和全国农村一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八十年代后期,大寨开始尝试发展乡镇企业,建起了煤矿、化工厂等小型企业。期间,农民放开手脚,个体经济也开始发展起来,养鹿、养猪、养羊,做豆腐、汽车、拖拉机跑运输,经商等专业户相继涌现。多种经济成份打破了单一的农业生产格局。
九十年代,是大寨大胆改革、锐意进取的年代,邓小平南巡讲话鼓了大寨人的劲,壮了大寨人的胆,大寨人深刻认识到了“发展才是硬道理”,使有艰苦奋斗传统的老典型再度焕发生机。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解放思想,学习全国先进农村的经验,规划大寨新发展蓝图,组织了140多人到河北省先进农村参观学习,而后又多次组织干部到外省外地学习,通过数次实地学习考察,给大寨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农业稳步发展,工、副、商贸业拔地而起。1992年成立了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引项目、引人才、引资金,建起了年产10万吨的水泥公司,粮食转换的酒业公司、制衣公司、煤炭发运站、煤矿、毛衣厂、贸易公司、吃住行一体化的森林公园。调整产业结构,改革经营体制是大寨经济发展的一大要素,过去几百口人都从事一项工作——农业。现在土地虽然已分给群众,三十年不变,但是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合理调整劳动力的使用,集体为群众提供了五统一,即:统一实施新品种试验和新技术推广;统一购买种子、化肥;统一实施机耕、机播、秸秆还田;统一实施水利灌溉和水利设施的应用;统一规划农田基本建设。由于强化了集体统一经营职能,农民的负担减轻了,百分之九十的劳动力从事了工、副业,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现已有三分之一的群众修起了新住宅,一个个陈旧的窑洞变为二层楼房;当年吃谷糠窝窝头、玉米糊,现在的大寨人吃的是香喷喷的大馍和饺子、大米、鲜菜、肉类,当年穿的是土布、麻衣,冬无棉,夏无单。现在的大寨人四季衣服齐全,式样、花色与城里人一般;家用电器从电视机、音箱、电冰箱、洗衣机、电话机一应俱全了。
如今大寨人均年收入达到了8000元,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乡亲们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王指洲老人望着层层梯田里的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红薯、苞米,和那连绵起伏的荒山,如今已变成了苹果、梨子、核桃、柿子等经济林,他感慨万千地说:我从一字不识的少年跟着中国共产党干革命,现在是儿孙满堂,党和政府对我们离休老干部非常照顾,生活越来越好,这是改革开放给全国人民带来的幸福啊!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咱大寨乡亲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