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期●历史研究●

纪念苏南新四军主力北渡七十周年

作者:宋亚欣 莫仲钧



1940年初,陈毅与国民党第三战区副总指挥冷欣会晤,要求停止摩擦、共同抗日。前排左起:粟裕、

陈毅、冷欣、朱克靖、邱东平、吴肃。后排左一谢云晖、左三钟期光。



  今年是陈毅、粟裕率领苏南新四军主力以茅山抗日根据地为战略基地和前进阵地,执行党中央“开辟苏北(后划分为苏中、苏北两个战略区)、发展华中”的战略部署,渡江北上取得郭村战斗、黄桥决战重大胜利70周年。回顾和研究70年前苏南新四军的这次重大战略行动,对于我们深刻认识新四军发展华中敌后抗战的斗争环境和历史功绩,特别是陈毅、粟裕坚决而又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战略方针的卓越才能和杰出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四军向北发展是党中央早就确定的战略方针
  早在1938年5月4日,毛泽东即致电项英,指示“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之后,还应准备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淞三角地区去,再分一部渡江进入江北地区”。这就具体指明了苏南新四军的任务不仅是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还要将苏南东路和苏北作为战略突击方向,相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遵照党中央的指示,陈毅、张鼎丞、粟裕等率新四军先遣支队和第一、二支队先后于同年6、7月间从皖南挺进苏南敌后,投入创建茅山根据地的斗争。与此同时,陈毅积极准备北上和东进。新四军刚到茅山,陈毅就与拥有2.5万人(其中基干队伍3000人)的丹阳抗日自卫总团团长管文蔚取得联系,当面指示管部逐渐向江边发展,伺机过江。随后,陈毅派出20余名军政干部帮助整顿部队,将管部整编为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对内称新四军挺进纵队),下辖4个支队。管部坚决执行陈毅交给的任务,8月在新桥、孟河一带挫败国民党省保安第九旅张少华部的进犯,巩固了丹北阵地。9月,挺纵第二支队攻占高桥镇,控制了新老洲、三江营和江都县大桥、嘶马地区。1939年4月,挺纵在新四军第二团支援下攻打扬中,全歼贾长富匪部两个营,占领了扬中。同时,挺纵第三、四支队也过江与第二支队会合。为了打开通向苏北的大门,并开辟向北发展的落脚点,经陈毅派挺纵第三支队支队长韦永义到泰州与苏北地方实力派、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正副总指挥李明扬、李长江(以下简称二李)协商,取得以江都县嘶马、大桥、吴家桥为中心长15公里、宽10公里的地区作为挺纵活动范围。这样,挺纵将扬中、嘶马、大桥、吴家桥地区连成一片,为新四军主力北上架起了江心跳板,建立了江北桥头堡,从而打开了通向苏北的大门。
  为配合挺纵向北发展,1939年1月,陈毅派挺纵第三支队政治处主任惠浴宇负责重建苏北地方党的工作。同年5月,成立了以惠为书记的中共苏北工委,下辖江都、泰兴、泰县3个县工委。10月,中共苏北特委成立,韦一平、惠浴宇分任正副书记。苏北中共组织在当地积极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开展统战工作,培训党政骨干,为新四军向北发展作了必要的准备。
  在挺纵向北发展的同时,陈毅积极部署新四军向苏南东路地区发展。1938年9月,陈毅派第二团参谋长王必成率部到东路侦察,并于10月将活动于江阴地区的梅光迪、朱松寿两支地方抗日武装带回茅山整训。陈毅授予两部“江南义勇军第三路”番号,然后派回澄锡地区活动,为新四军东进建立前哨阵地。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至1939年5月茅山根据地已基本建成,苏南新四军已从3000余人发展到1.4万余人,根据地拥有人口140万人。陈毅、粟裕当即决定抽调更多兵力加快东进、北上步伐。同月,陈毅派叶飞率第六团以江抗二路名义东进。经过数月战斗,江抗从1000余人迅速发展到5000余人,武器装备也大为改善。是年10月,面对反共顽固派的挑衅,为顾全大局,江抗西撤至扬中整训,并与管部合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管、叶分任正副司令,下辖4个团。尔后,除留一部分在丹北和东路坚持斗争外,大部于翌年1月渡江进入大桥、嘶马、吴家桥地区。1939年11月,陈毅借协助二李从江南护送13万发子弹之机,派第四团团部率第二营护送至江北,完成任务后该部即以苏皖支队名义进入扬州、仪征、天长、六合地区活动,策应皖东新四军第四、五支队东进。1940年3月,挺纵第三团两个营西进,编入苏皖支队,陶勇、梅嘉生分任正副团长,卢胜为政委。至此,新四军已有4000余人到达江北,逐步建立起游击基地,控制了长江渡口,形成了足跨长江两岸,随时可以向北发展的有利态势。
  二、陈毅、粟裕坚决执行党中央“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对内反动、对外妥协的本质日益暴露,先后于1939年1月、11月召开五届五中、六中全会,制定了一整套“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政策,进一步确定了“军事限共为主、政治限共为辅”的方针。国民党增派大批部队进入敌后,名为抗日,实为限制八路军、新四军发展。在苏南敌后,反共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磨擦事件,1939年9月,国民党镇江县长庄梅芳制造了杀害新四军第二团独立营营长马峰等8人,独立营被包围并被强行解除武装的“镇江惨案”。
  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1938年11月结束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决策,指出华中是目前最好的发展区域。1939年2月,周恩来代表党中央专程到东南局和新四军军部驻地皖南,传达贯彻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确定新四军的战略任务是“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4月2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发展华中武装力量的指示》,指出“华中是我党发展武装力量的主要地域,并在战略上华中亦为联系华北、华南之枢纽,关系整个抗战前途甚大”,从而进一步指明了新四军的发展方向。
  1940年春,国民党在华北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失败后,将反共重点转向华中。3月,国民党第三战区进一步限制苏南新四军的活动范围,规定新四军只能在茅山周围数十里的狭小范围内活动,否则视为“违令”。顾祝同还调集18个团的兵力,加强了皖南、苏南的部署,企图切断皖南、苏南新四军的联系,造成围歼皖南、威逼苏南之势。
  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中共中央决定加快发展华中的步伐,并采纳刘少奇的建议,抽调八路军一部由黄克诚率领,越陇海铁路南下,会同陈毅、粟裕指挥的苏南新四军主力北上,皖东的新四军第四、五支队东进,共同开辟苏北、发展华中。中央并于1940年5月4日向东南局发出指示,要求在江苏境内,应不顾反共顽固派的限制和压迫,“西起南京,东至海边,南至杭州,北至徐州,尽可能迅速地并有步骤有计划地将一切可能控制的区域控制在我们手中,独立自主地扩大军队,建立政权。”同日,中央就新四军各支队发展方向与任务指示项英、陈毅:“新四军一、二、三支队主力的发展方向是在苏南、苏北广大敌人后方直至海边数十个县,尤其是长江以北地区。”
  1940年6月,蒋介石策划的由顾祝同、韩德勤、李品仙几十万大军以4倍于我的绝对优势同时由南、北、西3面向新四军大举进攻的阵势已基本部署就绪,正步步向我进逼。6月8日,国民党第三战区第二游击区司令冷欣对苏南新四军下达一道命令,诬蔑新四军“擅自越境活动”,威胁要“按照战时军律以抗命论罪”。接着增派第六十三师进驻高淳,与驻溧阳的第四十师组成对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合围的部署,并公开进行反共宣传,不断寻衅挑战,迫害新四军和地方工作人员,捣毁民众团体,解散地方抗日武装,甚至勒令新四军后方医院迁移。在这种情况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果断退出溧阳水西、前马,转移到溧武(溧水至常州)公路以北,公开工作人员全部撤出。溧阳、溧水、高淳3县完全转入秘密活动。此时在江北,受反共顽固派韩德勤的挑唆和重压,二李由中立倒向反共,调动13个团兵力包围新四军挺进纵队驻地郭村,两军对峙,一触即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江南江北各有4个团兵力,不可能在大江南北同时对付冷欣、韩德勤的进攻,形势已到了最后抉择的关头。6月15日,陈毅当机立断,急电中共中央:“目前只有集中苏北攻击韩,或者集中苏南打冷欣两个途径,一切应付已到穷尽之时,再不决定必致苏北、苏南两方受损失。”既然苏北部队无法南调,皖南部队不肯移苏南,“在你们未指示前,我决心布置移往苏北”,“以独立作战为原则”,单独解决苏北问题。这一决定在得到中央批准后,江南指挥部立即下达了渡江北上的命令。战地服务团和民运工作队先行出发,指挥部机关和第二团、新六团等主力随后跟进。
  新四军的北移行动,打乱了国民党顽固派企图将江南指挥部限死在苏南的计划。国民党第三战区急忙调集第四十、六十三师兵力尾随江南指挥部北进,并以第四十师一个主力团和“挺进军”第五团楔入茅山地区,南北夹击新四军北渡部队。6月18日,粟裕直接指挥江南指挥部集中第二团、新六团和第四团一部于茅山脚下西塔山实施自卫反击,一举击溃顽军两个团,扫除了北上障碍,赢得了从容北渡的时间,同时也扫除了茅山一带顽军,保卫了苏南抗日根据地。接着,北渡部队在罗忠毅率领的第四团一部掩护下,冲破日伪军的阻击,越过封锁线,于7月8日经扬中渡江到达江都吴家桥地区,与挺纵和苏皖支队胜利会师,为解决苏北问题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三、黄桥决战是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关键一战
  苏北地处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新四军来到苏北前,日军由于兵力不足,只占领了苏北主要城镇和交通线,广大农村仍由国民党控制。1939年1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鲁苏战区成立,韩德勤任副总司令(后韩又兼任江苏省政府主席),下辖八十九军及独立六旅和省保安10个旅。同时受韩指挥的还有二李所部2万人和税警总团陈泰运部4000人。国民党在苏北武装号称10万,实际不到8万。在这些人当中,韩德勤是反共顽固派,属于新四军打击对象。新四军挺进纵队到达苏北后,陈毅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在分析苏北四种力量基础上,明确提出“击敌、联李、孤韩”和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苏北的方针,重点是争取二李中立,与韩德勤争夺中间势力,扩大抗日统一战线。陈毅在惠浴宇、管文蔚的陪同下先后于1939年8月、1939年12月、1940年春3次进泰州城,争取了二李的中立。陈毅还做好了苏北中上层人士韩国钧等人的工作,打开了苏北统战局面,为开辟苏北进一步创造了条件。
  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取得西塔山反顽战斗胜利,北移到沪宁铁路和长江一带日伪重兵封锁地区时,1940年6月28日上午二李对郭村发动进攻。是日夜,陈毅便衣简从经扬中先行过江,亲临决策。挺纵在地方党和人民群众全力支持下,组织了郭村保卫战,坚决抗住了10倍于我之李部的进犯。随后,新四军苏皖支队赶到增援;李部中的共产党员陈玉生、王澄、姚力等率1个团加1个营举行战场起义,使李部攻势顿失。新四军乘势反守为攻,一直打到泰州城下。陈毅决定不攻泰州,与二李重新修好,放还俘虏,归还枪支,同时退出郭村、塘头等地,争取了二李继续中立,为尔后新四军东进黄桥建立根据地打开了缺口。
  1940年7月下旬,遵照中央指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塘头宣布改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陈毅、粟裕分任指挥兼政委和副指挥,所属部队统一整编为3个纵队9个团,共7000余人。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叶飞;第二纵队司令员王必成,政委刘培善;第三纵队司令员陶勇,政委刘先胜。通过整编,部队的指挥更加统一,素质进一步提高,全体指战员满怀信心地投入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7月25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率部东进。二李所部遵约让路,使新四军顺利抵达黄桥地区。28日,新四军东进部队攻占黄桥,随后转兵向南,连克靖江东北诸日伪据点。8月初,成立黄桥军民联合办事处,主持地方行政和战勤工作。下旬,成立以管文蔚为首的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泰县、泰兴、靖江、如皋4县抗日民主政府也先后成立。9月中旬,根据中共中央中原局的指示,成立以陈毅、陈丕显为正副书记的中共苏北区委员会,领导泰兴、如皋两个中心县委及所辖江都、泰兴、泰县、靖江、如皋、南通、启东、海门、崇明9个县的工作。至9月下旬,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已初具规模,并为黄桥决战准备了一个理想的战场。
  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建立后,韩德勤视之为心腹大患。1940年9月30日,韩顽集中其主力八十九军、独六旅等26个团3万余兵力分3路进攻黄桥。陈、粟反复研究了中央指示,审时度势,决心独立歼顽,以黄桥为轴心,诱顽深入,然后断其归路,在运动中将其各个击破,逐个歼灭。10月4日,新四军于黄桥阻止了韩顽多路进攻后,集中兵力于下午围歼因武器装备好而有“梅兰芳部队”之称的独六旅,中将旅长翁达绝望自杀。5日,新四军再歼顽八十九军三十三师。6日,新四军发起总攻,歼顽八十九军军部及一一七师,又追歼顽八十九军残部于营溪,顽八十九军中将军长李守维在逃窜时坠河溺毙。新四军乘胜追击,连克海安、东台。黄桥决战,新四军以7000余人打败3万之敌,共歼韩军1.1万余人,生俘3800余人,缴长短枪3800余支。韩德勤见大势已去,率残部千余人逃回兴化。经过此战,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主力发展到1.2万人,地方武装发展到6000余人。
  黄桥战役打响后,八路军第五纵队黄克诚部遵照中原局电令,于10月4日奋力东进南下,迅速突破韩军盐河、废黄河防线,南进阜宁、建阳,沿途歼灭韩军保安第二、八、十旅各一部,直下盐城,造成对韩军南北夹击之势。与此同时,新四军第四、五支队从淮安、宝应间向东推进,拊击韩军侧背,也从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策应了黄桥决战。
  黄桥战役胜利后,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二纵队与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南北对进,10月10日,两军于东台白驹镇狮子口胜利会师。至此,苏北广大地区除日军占领的大中城市及铁路、长江、运河等点线外,只有韩德勤盘踞在兴化,其余广大乡村均在新四军、八路军控制之下。我军力量在苏北已由第4位上升到第2位,成为苏北抗日指挥中心。11月15日,在刘少奇、陈毅指导下,苏北临时参议会在海安召开,成立了以管文蔚为主任的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盐城、阜宁等县抗日民主政权随后成立。为了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经中共中央批准,11月17日在海安成立了八路军、新四军华中总指挥部,陈毅为代总指挥,刘少奇为政委,统一指挥华中地区八路军、新四军。11月23日,八路军、新四军华中总指挥部迁往盐城。至此,新四军、八路军协力开辟苏北的战略任务已基本完成。
  四、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对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巨大贡献
  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是陈毅率领新四军在华中敌后创建的第一块根据地。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是以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支援为前提的,黄桥决战的胜利更与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支援密不可分。苏南抗日根据地为“开辟苏北、发展华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它不仅充分发挥了向北发展的前进基地作用,还充分发挥了“向南巩固”,阻止江南日伪顽增援苏北的屏障作用。新四军主力北移后,苏南东路有以谭震林为司令的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西路有以罗忠毅、廖海涛率领的新二支队,共同坚持并发展苏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并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有效地阻止了日伪顽从江南抽兵夹击江北新四军的行动。到1940年11月,江抗东路指挥部已发展到3000多人,控制了东路地区94个市镇,人口约200万;新二支队则从2000多人猛增至4600多人,胜利坚持了茅山原阵地。
  同时,苏南抗日根据地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支援苏北新四军,为郭村战斗和黄桥决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作为苏北新四军的战略后方,苏南根据地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源源不断地支援北上部队。苏南几支主力北渡,都是由江南人民用小木船送过江的。主力部队的武器装备和衣食供应,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苏南根据地的支援。在郭村战斗正酣时,正在澄锡虞地区活动的原江抗二团火速过江增援,有力地促成了郭村战斗的全胜。黄桥决战关键时,江抗东路指挥部第一支队北渡增援,并带了6万元(法币)上交苏北指挥部,新二支队第四团第三营和原挺纵第四团第一营也从江南驰援,及时赶到黄桥参战。与此同时,东路地区还曾两次送30万元经上海转交苏北新四军部队和江苏省委。这些都直接支援了新四军苏北部队,为取得黄桥决战的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
  总之,正如管文蔚说的,如果没有当年共产党、新四军领导的茅山根据地1.4万余人的军队,没有陈毅、粟裕亲自创建的茅山抗日根据地,就没有苏北的发展,就没有苏中抗日根据地。欧阳惠林在1988年6月中共镇江市委举行的纪念茅山抗日根据地开辟50周年大会上作的报告,也表达了这个观点,认为“有的同志说没有苏南就没有苏中,是有道理的”。由陈毅、粟裕、谭震林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敌后军民创建的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对于实现党中央开辟苏北、发展苏中的战略任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者分别系镇江市新四军暨茅山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和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