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期●博 览●

“低碳世博”:遥望的起点在身边

作者:王志彦


  
  以石油、煤炭所产生的能源,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正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烟雾、酸雨和全球气候变暖已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世界共同课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已经发出“低碳”信号。“低碳”元素如散落的珍珠一般,随处可见。废弃的牛奶利乐盒“变身”为路边游客的休息躺椅、造型别致的分类垃圾桶;展馆里用废弃的软木、绳子和纤维做成的椅子向访客讲述“珍惜”的故事;用来装饮料的包装由高达30%的植物原料制成……这些日用品的“低碳”故事启示我们:低碳,就在你身边。
  低碳的,世界的
  在这场缤纷多彩的各国展馆“秀”中,伦敦的零碳馆就是一例。它是取自世界上第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社区——贝丁顿零碳社区。四层高的建筑中设置了零碳报告厅、零碳餐厅、零碳展示厅和六套零碳样板房,全方位地向参观者展示建筑领域对抗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方法。很多人不知道,建筑领域产生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55%,主要源自建筑设备对电力和燃气等石化能源的消耗。零碳馆可以说将能源利用发挥到了极致。
  空调使用的是太阳能、风能和地源热能的联动能源,通过安置在屋顶上的22个五颜六色的风帽,随风向灵活转动,利用温压和风压将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输入每个房间,并排出室内空气;建筑物里“必不可少”的电和热,在零碳馆里由餐厅里剩下的剩饭、剩菜和废弃餐具转换而成,这些食品废弃物和有机质产生的混合生物垃圾,通过特殊降解,产生电和热以实现生物能的释放,被系统处理后的产品还能够用于田间生物肥,变废为宝;甚至连冲洗马桶、灌溉植物,也尽量使用屋顶收集的雨水,几乎不用自来水。整个零碳馆就像一个“没水”、“没电”、“没热”的“原始洞穴”,却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高碳排放带来的舒适体验。
  还有德国馆外墙使用的网状、透气性良好的革新性建筑布料,能防止展馆内热气的聚积,由此减轻空调设备的负担;世界气象馆以人的“皮肤”来比喻的“墙体外层”,使整体建筑不仅防风、防雨,还能透气;瑞士馆由大豆纤维制成的红色幕帷,既能发电,又能天然降解;西班牙馆使用的是防湿、防火的藤条材料……
  低碳的,中国的
  为了实现“低碳”目标,上海世博会可谓“绞尽脑汁”,这方面最杰出的“国产”代表,非“一轴四馆”莫属。国际上目前最先进的节能、环保、生态技术,都已被“囊括其中”。
  世博中心在节能、环保方面堪称近年来新建筑的典范。它对能源和水的消耗、室内空气质量、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等方面进行控制,已经达到了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绿色建筑分级系统标准(LEED国际绿色建筑权威认证),在国内尚属首次。除了使用太阳能、冰蓄冷、江水源冷却系统等节能技术外,建设者对建筑材料的选择也相当“讲究”,尽量不使用大理石、花岗岩等保温、节能性能不佳的材料,世博中心的大空间会议厅,就采用玻璃顶采光系统引入自然光。
  主题馆南北广场有超过3万平方米的平面绿化,东西两侧外墙则遍植7000平方米垂直绿化,为墙体保温;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在回收灌溉时,能带走建筑物的热量。“东方之冠”中国馆,以层层出挑的造型设计,在夏季可自然形成上层对下层的遮阳;很难想象,白天,中国馆的顶部、外墙,装有很多太阳能电池,晚上,高科技的冰蓄冷技术还能利用夜间用电低峰时的电能制冰,再到白天释放冷源。核算下来,整个中国馆将比国家规范节能近10%。
  当然,最有“低碳”看点的还是绵延一公里的世博轴。“上采阳光、下蓄雨水”的阳光谷,通过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喇叭状开口,可以将阳光从40多米高的空中“采集”到地下,同时将新鲜空气输送到地下。世博轴的底下,总长800米的巨型蓄水池可以储存7000吨的蓄水量,会期预计能为世博园区提供5万立方米的生活用水,相当于将原来规划的用水量打个对折;利用江水源和地源系统,园区空调运行费用可降低20%。阳光谷、蓄水池、江水源热泵“协同合作”,世博轴俨然一条“低碳环保走廊”。世博轴顶部巨大的白色膜布,仿佛撑起一把把“晴雨伞”,造型自由,既遮阳又节能。
  以上海世博为契机,作为永久性建筑的“一轴四馆”,将成为低碳技术、低碳建筑的新实践。
  低碳的,身边的
  低碳到底是什么概念?其实就在举手投足之间。
  每节约一度电,减排1千克二氧化碳;少买一件衣服,减排2.5千克二氧化碳;一天不开车,减排8.17千克二氧化碳……
  科学家预测,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本世纪末全球升温范围将在1.1℃-6.4℃之间。更加令人震惊的是,从最新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速度来看,地球气候已经开始朝着6℃-7℃的严酷升温发展,大大超出2℃的地球生态警戒线。世界已处在气候混乱状态边缘,每一个地球人都必须承担起责任。
  汽车工业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给人类带来了数不尽的便利、快捷,但其“与生俱来”的高能耗污染,也给地球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危害。现在,低碳技术将让这种“与生俱来”逐渐消亡。世博会期间,上海将有超过1000辆的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其中约300辆车为超级电容车、纯电动车,200辆为燃料电池车,在园区内服务,实现零碳排放;其余500辆车为包括混合动力车在内的低碳排放车,将在世博园区周边服务。
  由世博局、市环保局和美国环保协会共同主办的大型环保活动——“世博绿色出行”项目,还把“绿色世博”、“低碳世博”的理念带进千家万户、辐射长三角、辐射全国。18天的时间里,“世博绿色出行大使”周迅带领着宣传车队,走访长三角各个城市、地区,号召参观者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到达世博园,减少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创造畅通的出行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在世博园参观的过程中,参与低碳活动,宣传低碳理念,为打造“低碳世博”共同作出贡献。
  前不久,整个上海还掀起了一股牛奶饮料纸包装回收热潮:856个牛奶饮料纸包装经过再生利用,就可制成一把环保长椅。世博园区内有1000把这样的环保长椅现身,它们都来源于市民的个人回收。
  类似的活动还有很多,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低碳先锋”。对上海而言,“低碳”早已不仅仅局限在世博园区里,也不仅仅局限在那184天,而已成为整个城市共同奋斗的目标。
  世博会结束后,我们能为上海、中国和全世界留下什么遗产?遥望的起点就在身边……
  低碳生活:“珍惜”的智慧
  2010年世博会巴西馆的外观采用黄绿两色的可再利用木材建造而成。这个被称为“绿色鸟巢”的设计创意,来自一把在巴西大名鼎鼎的“法维拉”椅子。
  在巴西馆欢迎区的液晶显示屏上,观众可以观摩到这把椅子——它由很多形状各异的碎木头拼成,“长得不好看,但是很实用,很舒服,细细观察还能品出其中的艺术美感”。
  “法维拉”最初是指巴西的贫民窟聚集区。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等大城市,都曾有非常密集的贫民窟,在那里,房子混乱搭建在山上,房子之间许多小巷穿梭其中,空中电线缠绕。设计师从这里获得了灵感,用废弃的软木、绳子和纤维,做成了这把极具凌乱美感、但坐上去又柔软舒适的椅子,并将其命名为“贫民窟之椅”。
  “贫民窟之椅”中蕴含的“珍惜”,被赋予了新意义——不仅仅是建筑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还要在原本看似普通的事物中开发出新价值。
  这种“珍惜”的智慧在世博园的很多细节中都可以观察到。遍布世博园区入口和场馆周围的长椅,以及造型别致的分类垃圾桶,都是由废弃牛奶盒“变身”的——回收牛奶、咖啡、豆奶等饮料使用的利乐包装,经过高科技处理后,“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日本馆中独具匠心的“呼吸柱”不但送出凉风,还能汇集雨水来“天降甘霖”;新加坡馆的“音乐盒”隔层能吸收太阳热量,让音乐伴随微风起舞;而丹麦馆尽管少有空调,却能通过一个个精准设计的小孔来自然降温。
  低碳产业:“行动”的力量
  在世博园可口可乐“快乐工坊”里,所有参观者都能领到一个限量版“植物环保瓶”装的可口可乐饮料。把“植物环保瓶”的瓶盖轻轻拧开一些,再迅速关上,快速颠倒瓶身,再翻转回来,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可乐里充满了冰霜。
  这个“植物环保瓶”由高达30%的植物原料制成,可100%回收再利用。但是,这个“小身材、大秘密”的瓶子却只能在世博园内存在,无法向市场推广——究其原因,可口可乐公司世博项目组市场经理王敏说:“环保植物材料的市场没有大到可以形成规模效应的时候,‘植物环保瓶’的成本还无法控制到可以向市场大量推广。”
  早在4月底,可口可乐公司向中国部分市场推出了另一款环保瓶——“冰露”环保轻量瓶。该瓶子瓶身仅重9.8克,可减少35%的碳排放和70%的回收空间。
  “但是,与‘植物环保瓶’相比,轻量瓶有其缺憾——瓶身较软,在整体包装运输的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就更多。”王敏说,“人们为了支持环保就须在瓶身的坚硬度上有所让步。这需要有环保、低碳的观念支撑人们的消费行为。”
  专家表示,低碳产业要真正实现规模化,实现“财富效应”,还需要规划的引领、政策的引导,更重要的是,需要每个人的行动支持。只有那时候,才能书写中国真正的“低碳财富故事”。低碳经济意义不仅关乎世博商机的释放,更是全球经济增长、人类生存的新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