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期●散 文●
她们像《红灯记》中的英雄
作者:王炳炀
1953年的四五月份,我们部队进驻朝鲜元山郡木东里(译音)。这木东里是一个在大山沟中的小山村,原本有二三十户人家,但在侵略者的战火下,它也不能幸免,当时村里只剩下五六栋勉强可以住人的小平屋,和山坡上大大小小的猫儿洞(驻军的山洞)。全村老少死的死,逃的逃,剩下20来人。我们连部就住进一户三口之家的小屋。外间是我们住,里间住着一个20多岁的阿芝嬷妮(大嫂),她带着一个不满周岁的小男孩和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渐渐地我们相互熟悉起来,空闲时我们就向她们学习一些简单的朝语,她们也跟我们学一些中国话。大嫂告诉我们:这里部队来往很频繁,一般都住不了很久,就出发去打仗。有一天,我们无意中问起了她的家庭情况和身世,这一下勾起了她痛苦的回忆:原来这三口不是一家人,大嫂是杨德城里人。杨德市区原有十多万居民。自从战争爆发后,杨德就成了向东线运送粮食弹药的重要通道,铁路公路交叉通过,是极其险要的瓶颈之地。美国鬼子妄想用绞杀战(24小时不间断地狂轰滥炸)来掐断我方的补给线。整个城市仅存一些残垣断壁,再也见不到一间完整的房子。全朝鲜从16岁到60岁的无残疾的男性公民,都应征加入了人民军。大嫂的公公和丈夫也不例外,这一去就音信杳无。婆婆和待字闺中的小姑被炸死了,她只身一人背井离乡,漂泊到这个小山村。这栋小屋的主人早已不知去向,于是她就成了这两间小屋的新主人。小姑娘的家是在三八线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全村约有一百多人。1950年寒冬的一天,敌人向三八线撤退时,把全村老幼妇孺都集中到村边的一块空地上屠杀。她人小,躲在妈妈的身后,是妈妈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机枪子弹,救了她一命。她是在这次大屠杀中全村唯一的幸存者。她向着远离枪炮声的大山里逃啊逃,一路上也遇到了不少的美国大兵,只因她当时还是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没引起敌人的注意。后来到了木东里,被这位阿芝嬷妮收留了。小男孩是刚在半年前,由一位志愿军的指导员在行军路上,从一间被炸毁的房子中抢救出来的婴儿。指导员就把这孤儿托付给这位大嫂抚养。她们一边用手比划着,哭泣着,一边用朝语夹杂着汉语向我们讲述。我们真后悔,不该多嘴。朝鲜人民是伟大的,她们一家三口,真像我国《红灯记》中的英雄人物!我们赶忙抚慰她们:“莫哭!莫哭!”便用铜脸盆(朝鲜人民都用黄铜制作器皿)盛了水,又用舀水的葫芦瓢放在水上,用筷子轻轻地敲打水瓢,发出了咚咚咚的铜鼓声,要她们唱歌。阿芝嬷妮和小姑娘很快擦干了眼泪,唱起了《春之歌》、《布谷鸟》、《拖拉机》等民歌。我们也唱了《志愿军战歌》和刚学会的用朝语唱的《金日成将军之歌》。从此,我们再也不敢向她们提起往事。
1953年6月,美军驻朝司令官迟迟不愿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
7月6日下午,我们突然接到命令,晚上出发。大家都忙着打背包,整理行装。大嫂她们只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一声不吭,也不询问我们要干什么,可能她们早已习惯了部队的调动。晚饭后,大嫂没有像往日那样早早地睡觉,她抱着孩子,姑娘偎依在她的身旁,默默地站在房门口看着。队伍出发了,她们慢慢地挥动着手臂,嘴里喃喃地念叨着什么,好像是在祝福我们。
7月13日,夏季中线反击战(金城战役)打响了。我们和兄弟部队一起胜利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的、吸引和牵制敌人大量火炮和主力的任务,打好反击281·2高地这一仗。整个战斗进行得异常艰苦。战斗后我连剩下的已不足一个排的兵力。在返回木东里的路上,我们只想早一点把战斗的壮烈情景告诉给朝鲜大嫂。可是一到驻地,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疮痍,几栋小屋全没了,到处散落着烧糊了的木头和衣物,地面上布满了重重叠叠的炸弹坑。迎接我们的是两位阿嬷妮(大娘)和三位哈拉嬷妮(奶奶)。她们告诉我们:在我们部队出发的第二天,大批的敌机就对村子进行了地毯式的轰炸。等敌机走了,她们把伤员送到团卫生连留守处抢救,把罹难者遗体从废墟中挖出来安葬。老大娘们没有哭泣,她们已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苦难,她们的眼泪早已流干了。我们的房东一家都葬身在瓦砾中,遗体就安葬在附近的山坡上,坟前没有墓碑,也没有标志物,只有一个个新增的黄土包。我们采摘了一些金达莱(朝鲜山上的野花)在每个坟前献上一束,然后又默默地行上一个军礼。
7月25日,金城战役胜利结束,共计歼敌26000余人,攻占敌阵地140余平方公里。
7月27日早晨,上级从电话里通知我们:停战协议签字了!克拉克终于成了美国自开国以来第一个在没有取得任何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朝鲜战争终于结束了!这天天气真好!湛蓝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宁静极了!这是自朝鲜战争爆发以来,第一次没有敌机的骚扰。我们顾不上庆祝,大家默默地加倍工作,努力地为朝鲜人民清理废墟,以表达我们对朝鲜军民的兄弟情谊,和寄托我们对死难房东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