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期●纪念邓小平110周年诞辰●

邓小平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贡献

作者:程伟礼


当前,全党全国正在为“两个一百年”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无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还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构想等,邓小平同志都有重要贡献,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贡献是全方位的,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三个重大的理论贡献。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

邓小平讲:“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精髓,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的各个环节,从而使邓小平理论处处闪烁着辩证而历史的唯物主义光辉。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认真总结了历史经验和教训,从千头万绪中抓住决定性环节,从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入手,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反对“两个凡是”,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他看来,解放思想就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是说,我们讲实事求是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而同时,实事求是不是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不是主观主义的武断臆想,解放思想的真正目的,就是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更加主观符合客观,做到实事求是。告别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需要理论勇气和政治勇气。邓小平恢复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具体表现在:

第一,在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1989年5月16日,邓小平在会见戈尔巴乔夫时就指出:多年来存在着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问题。马克思去世一百多年,世界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我们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以后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说,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在这样一种新的历史情况下,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邓小平以开拓创新的理论勇气,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在正确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问题上。邓小平多次强调,老祖宗不能丢呀!问题是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他强调,毛泽东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成功的。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很可能到今天还在黑暗中摸索。由此他提出,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能丢掉毛泽东,否定毛泽东就是否定中国革命大部分的历史。现在毛泽东思想还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从许多方面来说,我们现在还是把毛泽东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邓小平既肯定了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同时又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他晚年的失误,确实做到了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

第三,表现在正确把握时代主题的问题上。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我们国内一切工作实际上是围绕“要准备打仗”,立足于战争早打大打来进行的,由于战略决策上失误,延误了经济发展的良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在思考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同时,开始对时代主题重新审视、重新估量和重新判断。上世纪70年代中期,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延缓世界大战是可能的重要论断。80年代初开始,他又敏锐地抓住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集中表现为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新情况新变化,提出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论断,并且从中概括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两大主题”的精辟论断。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对国际形势重新判断,及时调整了对内方针和对外政策,这才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好局面。

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导致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创新思想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邓小平所要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邓小平的第二个理论贡献可分为以下六个社会主义的创新思想:

第一,倡导社会主义思想解放。1980年上半年,邓小平在陪同金日成南下时多次强调,现在看来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包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滞在很低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针对被“四人帮”搞乱了的思想状况,邓小平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是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

第二,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87年4月,邓小平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国家发展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邓小平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我国国情深刻的分析,是确认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

第三,确立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邓小平多次讲到,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这是主要的。他认为,我们要的是生产力发达、能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应该体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从唯物史观出发,他认为生产力方面的革命是最根本的革命。所以,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这就是改革,因此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了纠正脱离生产力抽象谈论姓社姓资问题,邓小平还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第四,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在十多年时间里发表了十多次关于市场经济的谈话,他多次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他认为把市场和计划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他强调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在他看来,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他主张把市场经济这种经济运行手段从资本主义中剥离出来,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从而为社会主义所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是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当代水平的最显著的标志。

第五,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在视察南方时的谈话中,邓小平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澄清了一部分人存在的似是而非的观念,把解放、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突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面完整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六,形成社会主义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理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几乎是同步提出,这并非偶然。邓小平一贯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仅经济要搞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如果社会风气搞坏了,经济搞上去又有什么意义,就会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一个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就会出现。这点特别应当为今天的我们所重视。

三、民族振兴与社会主义振兴相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怀

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丰富,表现为:

第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他强调: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中国任何一个领导人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都会垮台的,中国人民是不会原谅的。

第二,国家主权和独立自主不容讨论。1982年9月,在表达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时,邓小平明确表示,中国在主权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如果1997年不收回对香港的主权,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从而表明了一个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应有的原则立场,洋溢着极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三,实现祖国统一的信念坚定不移。1984年6月,邓小平正式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设想时,就说:“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他以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1986年9月,美国资深记者迈克·华莱士采访邓小平问:“台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邓小平毫不含糊地回答:“这首先是民族的感情问题。”他从祖国统一大业出发,指出单就台湾国民平均收入比大陆现在高一些这一点来比较,是不全面的,相信大陆在若干年内至少不会低于台湾发展的速度。

第四,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性。当有人说“爱祖国不等于爱社会主义”时,邓小平立即反驳道:“难道爱祖国是抽象的吗?”他强调,中国的形象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变的,不是满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改变的。而坚持社会主义对于13亿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如果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会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是连温饱都没有保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讲,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第五,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与对世界多作贡献相统一。邓小平无愧于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然而,他绝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中,已经包含着一个“世界公民”所具有的宽广的国际主义胸怀和中华民族为世界多作贡献的崇高境界。在他看来,中华民族创造了古代灿烂的文明,然而近百年来中华民族未能做出应有的历史贡献,这主要是因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历代反动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人民既然有能力站起来,就一定有能力永远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指出,中国一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永不称霸。中国的发展对于世界的贡献将是不可估量的。对此,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