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温暖港湾。
前不久,我到宝应参加一个座谈会,是纪念苏中区党政军机关暨新四军一师进驻宝应70周年的活动。会上来了几位特邀嘉宾,包括粟裕的长子、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粟戎生中将,叶飞的女儿也是陈丕显的儿媳叶葳葳等,他们的父辈都是当年战斗在宝应的新四军老战士,解放后都在北京安了家。在回忆父辈宝应的战斗生活时,都说他们的父母对在宝应的这段时光特别怀念,当时虽然抗日斗争形势复杂而严峻,宝应又地处水网湖荡地区,生活特别艰苦,但在这里却找到了一种家的感觉。这次他们也想来探望当年父辈住过的“家”,粟戎生中将笑着对我说:“这是我第一次来这里探家。”
第二天,我陪几位嘉宾来到宝应的安丰镇参观。安丰镇的固津村,当年曾是粟裕、叶飞、陈丕显等新四军一师和苏中区党政军机关首长居住过的地方,从1944年3月至1945年底,前后近两年。一走进村,我们看见村头墙壁上画有许多幅反映新四军英勇作战和军民鱼水情的素描画,都非常逼真传神,一下子将我们带入了当年烽火连天的战斗岁月,大家一边欣赏画作,一边回忆往事。
在抗战前期,宝应地区日伪顽势力犬牙交错。为建立、扩大苏中抗日根据地,刘少奇、陈毅、粟裕等新四军领导决定多头多路开辟宝应,多次出动部队开赴宝应,以湖荡为依托,纵横驰骋,神出鬼没,粉碎敌人“扫荡”。1944年3月5日,在粟裕、叶飞的指挥下,车桥战役打响,经过一天两夜的激战,共歼灭日军官兵500余人,伪军800余人,将苏中、苏北、淮北、淮南四块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为苏中领导机关和新四军一师师部从东台三仓河迁入宝应东荡地区提供了先决条件。自然,新四军首长们的家也安到了这里,粟裕师长住在安丰固津村农民乐夕之家,苏中区党委副书记陈丕显住在农民乐恩达家,叶飞副师长住在农民乐永康家,三家比较靠近,其他首长和领导都住在周围的群众家里。过去打仗,出于安全的需要,睡觉时一个晚上要搬迁几次,到了宝应湖荡地区,由于环境的特殊,晚上敌人不容易打进来,就能睡上安稳觉了,也不需要再搬迁了,大家感到有了家一样的温暖,因而在这里出生的孩子也多。
一路走来,在安丰镇有着“活字典” 之称的陈老给我们介绍了许多新四军首长和驻地群众之间的故事,首长们情系群众,群众待他们亲如家人,军民一家,干群一家,亲切温馨。
当年粟司令非常注意和驻地群众打成一片,工作之余,他动手种菜,搭窝养鸽子,还与农民结伴到河里游泳。粟司令在与群众的接触中注意体察民情,为群众排忧解难。车桥战役胜利后,安丰区掀起了参军热潮,被选上的对象,村里要组织欢送,披红戴花,骑骡跨马,敲锣打鼓,非常风光。固津村有两位青年要参军,村里却没骡没马,难住了村干部,粟司令知道后,立即将自己的坐骑枣红马和另一匹白马送去,给两位参军青年骑,这在当地一时传为佳话。1944年闹春荒,老百姓家普遍缺稻种和农具,粟司令心急如焚,派行署的财政经济部长给老百姓办贷款,让他们买种子,组织干部战士帮助群众拉犁,同时他亲自设法筹集木材,先后钉成了几十条木船和水车,派人将这些农具分发到缺农具的农户,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当地群众打心眼里拥护共产党,热爱新四军,后来部队在打沙沟、兴化时,固津村派去支前的船只一下子就集中了四五十条。在村中的一座自来水塔上,我看到题写着粟裕的一句话:“依靠群众不是一句美丽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战略思想。”我心中豁然开朗,这句至理名言对我们至今不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吗?
陈老将我们带到粟裕住过的乐夕之家,三间正房,一厢为厨。粟戎生中将一脚跨上廊沿,紧紧握住乐夕之儿子的手,一个是新四军的二代,一个是当年房东的二代,一个是将军,一个是农民,穿越70年的时空,两双手握在了一起,一股“家”的暖流热遍他们的全身。此时,一只飞燕凌空而降,钻进了挂在乐家屋檐下的巢里,只见粟戎生中将赶紧打开相机镜头将这一幕拍了下来。飞燕归巢,多么富有浪漫情调,多么富有象征意义!
对于叶飞的女儿叶葳葳来说,也是首次来到这里。她的先生陈小津是陈丕显之子,而且就出生在固津,本来两人要双双南下,陈小津因公务缠身,最后她带着女儿来到宝应。在叶飞住过的乐永康家门口,安丰镇的陈老讲述了叶飞和房东亲如一家的故事。1944年冬,叶飞奉命南下,乐永康执意撑着船送别叶飞夫妇。叶葳葳在乐永康家门口留下了影。
在陈丕显住过的乐恩达家小院落里,叶葳葳见到了乐恩达的大儿子,他咧嘴笑道:“我和陈小津同年出生,听我妈妈说,当年他还和我争喝过我妈的头奶呢。”叶葳葳和女儿以及在场的人都笑了。
从固津村回到安丰镇,在陈老引领下,我们还参观了红枫园和苏中革命斗争史陈列馆。临离开安丰镇前,粟戎生中将和叶葳葳拉着陈老的手说,这次回了趟革命老区的“家”,感觉真好!
固津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但它却让当年在这里战斗过的新四军老战士和他们的后代魂牵梦绕。拨开尘封的历史记忆,令人啧啧称道的不仅是迄今尚存的革命历史遗迹,更多的是革命前辈和新四军与当地老百姓结下的深厚情谊,以及至今让我们感到清新的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这才是我们的胜利之本,值得永远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