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期●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

抗战初期上海文化界的救亡斗争

作者:沈宗镐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侵占平、津,向华北各地侵犯;8月13日又悍然进攻上海,妄图迅速征服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经过长达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这场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抵御外侮取得的最全面、最彻底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的伟大转折。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人民同仇敌忾,抗日热情极为高涨。中共中央将1936年9月建立的中共上海办事处,改设为公开的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不久又重建了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各界救国会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文化、妇女、职业、工人、学生等界的救亡团体。这些团体广泛发动群众,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坚持在各条战线深入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八一三淞沪抗战炮声响后,上海出版了《烽火》、《呐喊》、《民族呼声》、《战时青年》等各种抗日救亡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有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的《救亡日报》(郭沫若为社长、夏衍任总编)和邹韬奋主编的《抗战》三日刊。电影、戏剧、歌咏、诗歌、美术等文艺工作者,也深入群众,开展抗日宣传活动。特别是电影戏剧界,在“剧联”于伶的策划下除了公演《保卫卢沟桥》(三幕剧),并及时组织成立了13支救亡演剧队,奔赴各地,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当时的影评小组,一大批知名作家、影评人、剧作者和各大报刊电影版编者,包括洪深、章泯、王尘无、宋之的、凌鹤、舒湮、唐纳、唐瑜、鲁思、吴承达、李一、毛羽等等,也加入了火热的抗战队伍。

淞沪抗战历时3个月。广大官兵同仇敌忾,斗志昂扬,以劣势装备和血肉之躯,冒着敌人的现代化装备和海陆空联合作战的猛烈炮火,前仆后继,拼死杀敌。从八一三至10月下旬,大场、真如相继失守,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北部登陆,我军腹背受敌,遂于11月11日午夜奉命西撤。

中国军队西撤后,上海租界被日军四面包围,形成“孤岛”。时任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原中共驻上海办事处)主任潘汉年,立即根据中共中央原先指示,全面安排爱国民主人士安全撤退。至12月23日,郭沫若、沈钧儒、邹韬奋、宋庆龄、何香凝、沙千里、胡子婴等相继撤离上海,前往香港。潘汉年、夏衍也于25日撤离上海。

此前不久,11月初以刘晓为书记的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正式成立。开始潘汉年任副书记,旋由刘长胜继任,委员有王尧山、沙文汉、张爱萍、刘宁一等。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白区地下党的工作方针”的指示,作出了《关于上海陷落后上海党的任务的决议》,并于12月9日创办了党内秘密刊物《真理》,坚决团结上海人民坚持抗日战争。

孤岛时期,上海人民利用租界的特殊地位,出版了各种进步报刊、书籍,并由各群众团体举办补习学校、训练班,开展群众性文艺宣传活动,使进步的抗日的孤岛文化在整个抗日爱国文化战线发挥巨大作用。

《译报》是孤岛时期第一张进步报刊,1937年12月9日创刊,专事译载外国通讯社稿件,向上海人民传播抗战形势,鼓舞上海人民坚持抗日斗争。在创刊号上刊登了毛泽东1937年10月25日在延安和英国记者贝特兰谈话的译文摘要,产生很大影响。12月20日被迫停刊。1938年1月21日以外商名义更名为《每日译报》再度出版,并于8月23日起,连续登载了毛泽东《论持久战》。还有恽逸群主笔的《立报》,也是一张旗帜鲜明、拥有大量读者、较有影响的报纸。

1938年,《华美周刊》为纪念八一三抗战一周年征文,得到各界热烈响应。主编梅益、编委林淡秋等将来稿整理后定名《上海一日》出版,全书共100万字。该书出版后,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群众坚持抗日的斗志。

同年,中共上海地下组织通过文化界救亡协会,先后在沪江大学商学院和第四中华职业补习学校举办“社会科学讲习所”和“现代知识讲座”。前者办了四期讲习班,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后者办了三期,每期约3个月,学员大都是职业界救亡团体选送的优秀青年。他们把讲习班视为“上海抗大”。上海妇女职业学校和由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举办的女子夜校,也吸收了大批女学员,前者大多是职业妇女,后者则以纱厂女工为主,其中有不少人后来参加了革命工作。

孤岛时期话剧演出也相当活跃,先后有上海剧艺社演出的由于伶编剧的《花溅泪》,青鸟剧社演出的《大雷雨》,新艺剧社演出的《海国英雄》,中华妇女互助会和中国职业妇女俱乐部分别义演的《娜拉》、《女子公寓》,以及光芒社演出的《家破人亡》等等。

上海各行各业中的联谊会、俱乐部等群众团体,采用合法化、公开化、社会化、群众化的方式,团结广大群众,根据需要开展活动,使分散的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坚持进行抗日斗争。

从“八一三”开始,我党通过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的转变,开始对上海抗日救亡运动的政治领导。进入“孤岛”时期以后,在日益复杂险恶的环境下,上海抗日救亡斗争在党的领导下,向着更深入持久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