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期●老区采风●

张英群和他的“农家书屋”

作者:赵庭 周道基

 

 

在江苏海安县孙庄镇仁桥村9组,76岁的退休教师张英群和他的“农家书屋”,远近闻名。他“助农致富”和“痴心育人”的优秀事迹,传遍江海平原。

张英群虽有固定的退休金,但家庭并不富裕。他的老伴曾动过5次手术,目前生活还不能自理。他的身体也不好,患有多种慢性病。尽管如此,他始终不忘自己是一个人民教师,是国家和人民培养了他。他要为村民和青少年做点好事、善事。于是,他节衣缩食、勤俭持家,挤出上万元来买书、订报、购置书橱、置办桌椅,创办起“农家书屋”。为了给村民和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张英群真是耗尽了心血、吃尽了苦。每次去县城买书,来回一趟四五十里路,他很少坐公共汽车,总是脚踏一辆早该报废的破旧自行车,艰难地前行。在购书和寻书的途中曾经3次遭遇车祸,1次还受了重伤。但张英群从不言“退”,用他的话说:“为了村民致富、为了下一代成才,再苦再累也心甘。”

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政委周克玉上将,从“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寄给他的一期馆刊上,了解到张英群同志退休后创办“农家书屋”,多年来坚持“助农致富”和“痴心育人”的优秀事迹后,十分感动。于20086月的一天,在北京寓所欣然泼墨挥毫题写“张英群农家书屋”,并签名赠送《天方行草》、《红叶》、《野草浩歌》等3本著作。张英群收到老将军的题词和赠书时,双手微微颤抖,激动之情无以言表。他小心翼翼地将老将军的题词和赠书平放在方桌上,和全家人一起享受这份弥足珍贵的荣光。他语重心长地对家人说:老将军的题词和赠书,寄托着对我们全家人的殷切期望,我们一定要将“农家书屋”一代一代地办下去,越办越好。

步入张英群“农家书屋”,好像置身于一座知识的宝库。30多种报刊以及马列著作、名人传记、世界名著、中共党史、粟裕研究、苏中七战七捷文集、海峡广角、社会万象、关心下一代指南、农村科技等40多种类型、4000多册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籍,整齐有序地排列在10张书橱里。每一册图书的背后,几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2005615日,张英群从媒体上得知原如皋市审计局负责人陈爱玲出版了有关健康、养生等方面的多种书籍。于是,他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去如皋登门求书,途经邓元路口时,被一辆违章卡车撞倒,使他昏迷不醒,经如皋博爱医院紧急抢救后脱险。住院一个星期,花去医疗费四五千元。康复后不久,张英群又骑着自行车去如皋。陈爱玲被他这种执着的追求和无私奉献精神所打动,一下子就赠书10多套,最近,又赠送了数10本图书。海安慧源书城经理贲友兰是位热心人,得知张英群的先进事迹后,也无偿赠书,价值千元以上。

200693日,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到海安县孙庄中学讲学,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事后,张英群写信给毛新宇叙述自己创办“农家书屋”的情况,请他赠送自己的著作。毛新宇随即寄来《我的爷爷毛泽东》、《我的伯父毛岸英》等书。诗人戴盟,是原海安县委第一书记,20096月,当他得知张英群的“农家书屋”情况后,挥毫泼墨题写“农家书屋美,孙庄气象新”并签名赠送《戴盟诗词选》、《水网坚持》等书。张英群还通过海安史志办等单位,获取信息,与原南通市委书记吴镕、朱剑联系上。他们先后给张英群寄来书籍或光盘,支持他尽心尽力办好“农家书屋”。一幅幅题词、一本本赠书,既是对张英群的褒奖和支持,同时也寄托着社会各界的期待。

10多年来,张英群充分利用“农家书屋”这个载体,搭建起“助农致富”与“痴心育人”的平台。

他以《种植业》和《繁殖业》为母本,结合农村和农时实际,适时举办小型多样的农业科学技术讲座,向广大村民传授田间管理,如除草、治虫,银杏树的人工授粉,胡桑的栽培以及养鸡、养猪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引导广大村民广开门路、发家致富。村民张贤智、张贤来是“农家书屋”的常客。他们经常借阅养鸡方面的书籍,遇到不清楚或不懂的地方,当面向张英群请教。他们把学到的知识,与自己养鸡实践结合起来,逐步摸索并积累了丰富的养鸡经验。每年各自养鸡3000多只,收入都在三四万元。在他们的带动下,全组有十几户养鸡大户,家家盈利几万元。张英坤、张英楼从书屋里学到了科学养猪的知识,每年养猪数十头,收入都在五六万元。张忠、张贤玉对养蚕感兴趣,他们将从书屋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养蚕的实践上,每年养蚕收入都在万元左右。不少人看了银杏栽培方面的书籍,就在屋前屋后或者胡桑田里栽植银杏树,少则十几棵,多则上百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村民孙圣华和张忠平时爱来书屋阅读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在潜移默化中思想受到熏陶,灵魂得到净化。村民林桂岚母女,在寒风凛冽的严冬行走时,不慎落水。孙圣华和张忠听到河里的呼救声时,飞快奔跑过来,连衣服也顾不上脱,就跳入冰冻的河中,奋力将母子俩救上岸来。他们见义勇为的壮举,受到县、市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10多年来,张英群还充分利用“农家书屋”这个载体,搭建起关爱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平台。每逢节假日、双休日,村里村外的中小学生纷纷来这里读书、看报,完成课外作业。张英群总是热情接待,端茶送水,解疑排难,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不少学生临走时,还不忘借几本书回去阅读。归还时,交上一份像样的学习心得,作为对书屋的“回报”。

在“立德育人”思想指导下,张英群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优势,有重点地开展了抗日战争史、苏中七战七捷战斗史、“八荣八耻”、讴歌改革开放30年来伟大成就、“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学雷锋、做好事”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加深了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张英群还收藏毛主席像章、毛主席诗词,形象地展现毛主席在各个时期的风貌。这些,连同书屋内悬挂的伟人像,都成为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功伟绩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张英群农家书屋”,是盛开在海安革命老区的一朵鲜花,她是一个老教育工作者用智慧和心血辛勤培育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