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阵亡人数超过18万人,损失了4位军级领导、7位师级干部和200多位团级指挥员。4位军级领导分别是67军军长李湘、50军代军长蔡正国、39军副军长吴国璋、23军副军长兼参谋长饶惠潭。本文介绍其中两位——李湘和蔡正国。
67军军长李湘
李湘,原名李湘林, 1914年2月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泮中乡泮中村,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路上,李湘数次受伤,突破湘江时,腿部负重伤不能行走,首长发给他10块银元,叮嘱他“留在当地治病或回家当老百姓”。但李湘在老百姓家只休养了3天,敷上药包扎好伤口,用5块银元雇请了一副担架追上了部队。
1935年3月21日,红军第4次渡赤水河时,李湘的两只手又中弹负伤,失血过多,不能行动。组织上劝李湘留在当地治疗,可李湘以惊人的毅力,继续跟随部队行军作战。
1937年9月,李湘奉命奔赴抗日前线,在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任作战科长,随后担任过营长、副团长兼参谋长、团长、分区司令员等职。他参加过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被誉为“坚定顽强,机智灵活的优秀指挥员”。
1945年9月,中央军委任命李湘为冀晋纵队第一旅旅长,后历任晋察冀教导旅旅长兼政治委员、19兵团64军191师师长、华北军政大学高干队队长等职务,率部参加了石家庄、清风店、平津等战役。
1950年8月,中央军委任命李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67军副军长兼参谋长,11月他又被任命为67军军长兼唐(山)、秦(皇岛)警备区司令员,成为高级军事指挥员。
1951年6月,67军受命出征朝鲜前,李湘已带着几名参谋、警卫员及电台,先于部队两个多月进入朝鲜。
8月31日,67军正式接防金城以南地区沿三八线27公里的正面防务。“联合国军”的“夏季攻势”正处强弩之末,志愿军英勇抗击,致敌损失惨重。激战关头,北汉江桥被毁,前线粮食供应不上,李湘等军领导带头将吃粮标准每日降至4两,辅以野菜充饥,用实际行动鼓舞士气。9月21日,“联合国军”向67军阵地发起以步兵、飞机、大炮、坦克同时进攻的所谓“特种混合支队作战试验”的立体攻势,李湘沉着应敌,指挥部队勇猛回击,歼敌1000余人。
10月13日,美军以4个师的兵力向金城南25公里正面阵地大举进攻。面对强敌,李湘仍决心要“争取时间,战胜敌人”。在接下来的十多个日日夜夜,尽管敌人用飞机炸、大炮轰、坦克协同、步兵轮番攻坚,但67军官兵在李湘的正确指挥下,英勇顽强地彻底粉碎了敌军的“秋季攻势”,创造了歼灭敌军17000多人的辉煌胜利。
其实,自打入朝后李湘的身体状况就一直不大好。但作为一军之长,他心里装的是4万多将士,对自己则很少顾及。1952年春,志愿军总部命令67军在剑布里东线构筑新的防御工事,准备迎击“联合国军”发动的“春季攻势”。“联合国军”的“春季攻势”,不仅投入的兵员、武器弹药远远超过“秋季攻势”的规模,且大规模使用了化学武器。
李湘受命后,一面带领作战参谋及军领导机关干部多次深入前沿侦察地形,制定作战方案;一面组织部署防疫。而就在战役开始前夕,李湘病倒了。尤其是敌人使用的化学武器,使得李湘被细菌感染,病情迅速恶化。大家劝他赶快到后方医院治疗,但他却坚持在指挥室里指挥。可他的病很快转化为败血症和脑膜炎,脸部肿得非常厉害,虽经抢救,仍于发病后的第八天,即1952年7月8日13时牺牲,时年38岁。李湘也是朝鲜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高级别指挥员。
50军代军长蔡正国
蔡正国,1909生于江西省永新县,1929年参加革命,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加入中国共产党。他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在土城战斗中颈喉肩窝部被一颗子弹钻进,在没有任何治疗条件的情况下,他让战友把他按在门板上,用刺刀挑出了弹头。蔡正国从昏睡中醒来时,在铺板下面发现了几块大洋,立刻知道是首长让他留下养伤,但他决心追赶队伍,就是死也要死在部队。他曾在自传中写道:“幸好伤位打在颈喉肩窝部,自己勉强咬紧牙关,忍受痛苦,跟队前进,部队每日走60里我可走40里,部队若停下休息一两天,我又跟上部队,每晚宿营时靠到哪个部队就到他们那里去换换药,如果是伤在腿上,就很难想象。”
抗日战争时期,蔡正国参加了平型关战役等著名战役。
1945年9月,蔡正国担任山东军区第6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参与指挥了新开岭、四保临江、兴城、塔山阻击战等。辽沈战役后,蔡正国任四野第41军121师师长,先行入关接管北平,后来该师又作为入城部队接受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的检阅。
1949年7月,蔡正国任第40军副军长,参加了衡宝战役和广西横县以东战斗,紧接着又强渡琼州海峡,于1950年4月解放了海南岛。
1950年10月19日,蔡正国等奉命率40军参加抗美援朝。入朝不到10天,蔡正国便指挥121师在两水洞一线拖住了两万余美军,造成敌人温井、熙川的兵力空虚,西线志愿军司令部迅速以两个军实行战略迂回,两天内攻取了温井。“联合国军”被迫于11月3日全线撤退到清川江以南,使得志愿军的第一次战役以歼敌5.2万人的胜利落下帷幕。
1950年12月26日,蔡正国调任第50军副军长。1951年3月中旬,50军军长曾泽生因回国休养,由蔡正国担任50军代理军长。
“联合国军”于1952年1月25日开始,在汉城以北全线发起大规模进攻。 正面防御的50军于 27日上午10时,召开了紧急作战会议。蔡正国提出“派遣爆破小组夜间潜入英军阵地,炸毁敌人坦克”的战斗方案。午夜时分,由152师组织的12个爆破小组,借着月光接近英军坦克阵地。随着一声声冲天而起的爆炸,英军的绝大多数坦克变成了一堆废铁。第二天清晨,50军向英军发起了进攻,英军第27旅的官兵大部分被歼。
1953年2月下旬,志愿军总部命令第50军用8至10天时间,在南岸构筑工事,准备迎击美军和南朝鲜军的尾追。第50军进入指定地点后,被美军飞机侦察到。
4月12日晚上9时40分左右,第50军在坑道外军部驻地召开军事会议时,夜空里响起敌机的轰鸣声,并投下了一批炸弹。其中的一颗正落在开会的屋顶上,弹片四溅,击中了蔡正国和他身后的作战处处长。蔡正国由于失血过多,于当晚10时牺牲,时年44岁。
大家从蔡正国的上衣荷包里,找到了一封他头天写给妻子的信。信中写道:自己在朝鲜前线一切都好,部队打的都是胜仗,让妻子不要挂念。等这次战役过去,他就请假回来看她和6岁的儿子。没想到这封信成了蔡正国的遗书。
50军军部被炸,是志愿军入朝作战3年以来最严重的事件。彭德怀接到电报后,惊得说不出话来。毛泽东获悉,立刻为之失声,神情木讷好一阵,才喃喃道:“蔡正国,蔡正国,不幸殉国,又折我一员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