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期●文化战士天地●

鲁莽与芦蒲烈士纪念塔

作者:赵廷政 赵 雁

为纪念盐阜区在1940年10月至1943年9月为抗日阵亡的新四军3师将士、地方武装人员和干部,新四军3师师长黄克诚等领导决定新建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确定由盐阜区行政公署负责建造,组成以3师副师长、盐阜地委书记、盐阜军分区党委书记、司令员兼政委张爱萍为主任的建塔委员会。随后,张爱萍在5区的陆庄主持召开建塔第一次会议,建塔委员会全体委员和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负责人及地方知名士绅出席会议,与会人员到马集(现江苏省阜宁县芦蒲镇政府所在地)实地勘察后,确定以坐北朝南的寿安寺(大西庵)旧址为纪念塔塔址,研究制定了建塔计划,并进行人员分工,决定由鲁莽负责整体设计和塔顶塑像建造。

鲁莽(1920~1979年),原名李衍华,又名李洵,字福荣,笔名鲁莽、芦芒,上海人。1938年在上海一所美术学校学习西洋画,1939年由李一氓介绍参加新四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任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团员、组长,华中局机关报《江淮日报》美术编辑,建塔之时任新四军第3师政治部文艺股长兼鲁迅艺术工作团美术教员。

接受任务后,鲁莽反复思考着:纪念塔的整体和塔顶塑像设计既要反映阵亡将士英勇杀敌、同仇敌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又要能激励广大抗日军民凝心聚力、步调一致、反“扫荡”、反蚕食、反伪化,夺取抗战全面胜利的信心和决心。经实地反复勘察与考量,他以一名威武高大的新四军战士为原型,画出塑像初稿,通过多方征求意见,顺利完成设计构思。

纪念塔工程于1943年6月15日开工建设。开工后,塑像铸造成为挡在鲁莽面前的拦路虎。过去他虽接触过,但没有铸造这么大型塑像的经验,经多方打听,他寻访到建阳县(现建湖县)周家庵曾在五台山庙里铸造过香炉的老冶匠周介和,于是就到周介和家拜师学艺,通过促膝谈心,老冶匠被新四军第3师将士的英勇抗战精神以及鲁莽诚心所感动,二话不说带着简陋的工具来到烈士塔建设工地。

鲁莽与当地民工开挖泥塘,挖出黑泥和黄泥并分别搅拌成熟,在黄泥中掺入碎麻。用黑泥堆坯,雕成模,风干后在上面涂上油漆,贴上麻布,再涂上黄泥与碎麻混合物,如此反复后做成模具。

纪念塔背枕雄伟的废黄河东堤,坐西朝东,塔顶塑像面向东方广袤的黄海平原,怒视倭寇,寓意与日寇誓不两立、誓将日本强盗完全彻底赶出中国去的革命意志。最终塔顶塑有一位新四军战士,高八尺,身着军服,右手高举钢枪,左手向左微张,两脚与肩同宽,腰佩子弹袋,胸前插着四颗手榴弹,怒目圆睁,昂首挺胸,栩栩如生,仿佛在高喊:“起来!战斗!”。

在塑像安装到塔顶前,张爱萍副师长为塑像及周介和、鲁莽拍了一张合影,后收录在1978年4月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张爱萍摄影作品集《江淮敌后烽火》中。时任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的魏传统为照片配诗一首:“美术工作者,协同老艺人。为修纪念塔,沥血又呕心。远望高塔顶,铁人栩栩生。铸造工艺好,合作贵如金。”

1943年10月10日,新四军代军长陈毅为纪念塔题写塔名: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1947年9月16日,由淮安窜至芦蒲的国民党部队,在废黄河大堤上炮击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塔的上半部分损毁,塔顶塑像掉落地面,被当地群众保护起来。 直到1959年7月,中共阜宁县委、县人委决定重修纪念塔,9月底主体工程基本竣工,芦蒲纪念塔整体格局仍按照鲁莽原设计风格修建,塑像被重新安放到塔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