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期●征战纪事●

转战天目山

——解放战争中坚持苏浙皖边区游击战片断

作者:常喜生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党中央为了顾全大局,决定撤出南方8个主要抗日根据地。江南新四军奉命北撤。苏浙军区部队、党政机关和地方武装北撤后,留下一个留守处,名为苏浙皖工作委员会,对外则称新四军江南留守处。留守的军事机构是苏浙皖边区司令部,熊兆仁任司令,陈立平兼政委,倪南山任参谋长,司令部直属一个主力营,包括机关共350余人,各工委、县委各有1个连或排,总计有武装人员1200余人。
  1945年10月中旬,国民党反动派公然背信弃义,撕毁《双十协定》,派出重兵,对我边区留守机关和广大军民进行疯狂进攻。我伤亡很大,武装力量由1200余人减少到300余人,活动地区亦大大缩小。
  1946年12月,中共华中分局为了加强苏浙皖边区斗争的领导,决定撤销苏浙皖边区特委,成立苏浙皖边区工委。任命原苏中六地委书记钱敏为书记,孙章禄为副书记,朱春苑为委员,下辖太滆、郎广两个分工委,属华东局和皖南地委双重领导。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恢复和发展以天目山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在国民党频繁“清剿”镇压的情况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必须从解决群众当前现实问题着手。当时,群众对国民党反动派最痛恨的事一是抓壮丁,二是逼交军粮,三是苛捐杂税。在边区工委的领导下,全边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丁、抗粮、抗捐斗争,同时 “破仓分粮”、“开仓济贫”,夺取敌人武器武装自己,保卫胜利果实。各地群众普遍建立了农会,组织了民兵。边区工委直属武装和区武工队,主动出击,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其中影响最大的战斗,是1947年8月13日在宜南长岗岭全歼国民党江苏省保安团一个加强连的战斗。由于精心组织,采用里应外合战术,我短枪队员按预定方案,冲入庄院,敌连、排长还在睡梦中就被抓获,整个战斗仅用8分钟,即全歼该敌。
  1947年10月,遵照华东局“配合解放区战场的战略反攻,向苏浙皖赣4省发展”的指示,以及皖南地委的具体部署,边区工委决定在巩固原有的太滆和郎广老区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向南发展,创建广、宁、孝地区,形成以白马庙为中心、南北纵横80余里的游击区。在开辟新区的同时,各地区武装亦主动出击,打击敌人,屡屡获胜。
  1947年11月,敌人部署了三个军,加上江苏、浙江、安徽三个省的保安团、各县保安大队、各乡自卫队,对我边区发动了残酷的“大清剿”。同时实行移民并村,强化保甲,在重要集镇、要道修筑碉堡据点,滥捕滥杀我地下党员和群众积极分子,制造白色恐怖。面对敌人的“清剿”,边区工委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方针。军事上,我主力伺机到敌人后方去开辟新区,到外线去寻机歼敌;同时,以县和区为单位,组成武工队在内线坚持原地斗争,寻找敌人薄弱环节打击敌人,对叛徒、特务则采取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加强控制。
  为了打破敌人重兵“清剿”,广北武工队于12月下旬,袭击国民党西湖乡公所,缴获步枪15支,子弹500余发。1948年1月初,太滆分工委直属连和广北武工队又在溧阳与广德边境的金鸡岭,成功地伏击溧阳县3乡联防队,毙伤敌17人,俘敌8人,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10余支,子弹100余发。此后,他们又连续作战3次,歼灭敌首都卫戍团1个排和山北乡中队等100余人,缴获轻机枪3挺,步枪120余支,快慢机2支,驳壳枪4支……一连串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历时3个多月的“清剿”,以敌人的失败告终。
  1948年3月11日,边区工委在直属大队的基础上,组建了“苏浙皖边区支队”,支队长常喜生,副支队长张晖。遵照边区工委的工作部署,为创建以天目山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而积极战斗。
  1948年秋,国民党在解放区战场上频频失败,士气低落,军心动摇,内部矛盾更加尖锐。8月4日,边区支队率五、六中队随边区工委由广宁孝地区南下,到达天目山西南宁国县东南部和於潜、昌化地区,与皖南地委所属“泾旌宁宣”县委王文石部会合。从此,苏浙皖边区与皖南游击根据地连成一片,组成了天西临时军政委员会,发动群众,开展“三抗”斗争,并建立了新的太滆分工委武装连,对外称太滆部队。
  万家桥是敌宁国县万家乡乡公所驻地,驻有敌乡警保队60余人,有步枪60余支、短枪7支,四周筑有3尺厚、1丈多高的土围墙,南、北两个大碉堡,防卫森严。面对防卫严密的敌人,为打好这一攻坚战,支队作了认真准备。1948年12月19日晚,支队在边区工委领导亲自指挥下,在天西武工队的配合下,对万家桥据点发起攻击。11时半左右,战斗打响,部队像猛虎下山扑向敌人各个碉堡,顿时响起了我攻击的机枪、步枪和手榴弹爆炸声和战士们的喊杀声。敌人在睡梦中惊起,除极个别反动骨干负隅顽抗,大部分士兵在我强大军政攻势下愿意放下武器。凌晨1时许,战斗胜利结束,除敌乡长1人逃跑外,敌警保队副队长以下60余人全部被俘,缴步枪70余支、短枪5支,取得了我进入天西地区首次攻坚战斗的胜利。
  1949年初,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取得辉煌的胜利,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准备横渡长江。中共皖南地委于1月8日、2月7日,先后两次发出迎接大军渡江的指示。边区工委亦发出补充指示,对所属各分工委提出3点要求:(1)将所辖地区内敌军部署、番号、装备、工事绘制成简图上报;(2)全区赶做军鞋10000双,筹集军粮3万担;(3)做好内部思想准备。2日24日,边区工委召开支队排以上干部会议,号召振奋精神,以新的战斗胜利,迎接解放大军南下,夺取坚持敌后斗争的最后胜利。
  各级党组织和武装遵照边区工委的部署,积极开展争取瓦解敌军工作。3月初,敌驻宣城安徽省保安团一部,携轻机枪1挺、步枪7支来归;驻广德县誓节渡乡中队两个班长击毙敌乡队长后率部携轻机枪1挺、步枪10余支来归。4月9日,支队遵照边区工委指示,到昌化县桃花溪接应国民党昌化县长裘正率县自卫大队2个中队200余人起义,挫败了少数反动骨干的阻挠破坏,保障了全部人枪顺利到达我根据地中心区接受改编。4月中旬,太滆分工委太湖留守处接受土顽张振兴部1个连投诚。下旬,广南县接受敌保安团(队)600余人投降。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边区工委当即命令支队率六、八中队向残留在宁国东部的敌据点宁国墩发起进攻,当晚即解放该镇,全歼守敌200余人,并乘胜向宁国县城急进。22日晚,我乘胜攻占芜(湖)屯(溪)公路重镇河沥溪,切断芜屯公路,堵击由芜湖南逃的敌人,截获敌人大批军用物资辎重武器弹药。23日上午,我八中队乘胜进占宁国县城,并与南下解放大军三野七兵团二十一军六十一师会师。
  5月,遵照中共华东局决定,边区工委主要领导钱敏、孙章禄到浙江省工作,苏浙皖边区支队两个营奉命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军区第一军分区警备一团。至此,边区工委领导所属武装坚持了3年多的苏浙皖边区游击战争胜利结束,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