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谈“口述历史”
编者按:2010年12月10 日,上海《解放日报》“解放周末”专栏第13版、14版刊登了《“向后看,就是向前进”——与崔永元谈“口述历史”》的访谈录。崔永元从事口述历史事业已8年,最近当选为“中国十大社会责任领袖”之一。他对“口述历史”的意义、作用的论述对人们很有启发,现摘录若干段刊出,以飨读者。
我们都把口述历史这件事看得很严肃。我们都希望能够通过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走进历史深处,抢救捕捉那些即将被呑噬的、曾经闪耀的点点星光,给未来保留一点前行的光亮,让人们在千百年后依然可以与历史温情对话。
历史正在不断带走那些重要的见证人,我们的口述历史记录却才刚刚开始,需要做的太多太多了。从2002年启动这个工程开始,我们就从来没有觉得采访完了,不知道该采访谁了。我们排的计划通常是两年都采访不完。非常着急啊。你想想看,很多老人都90多岁了,他们还能等你两年吗?印象最深的那次,是我们和吕正操将军刚约完采访,15天后他就去世了,真是非常遗憾。
2006年,我们在云南做了103位抗战老兵的采访,2007年回访时,就走了70多位。有的老人是我们刚采访完一周就去世了。最让我们接受不了的是,在去采访老人的路上得知他去世了。从那以后,我的眉头总是紧锁,再也高兴不起来。所以我们采访组的口号就叫“和时间赛跑”。
现在大家似乎都万众一心,盯着GDP,不让它下来,觉得国家经济发展要是不如发达国家,那就是耻辱、丢人,其他很多事都没有装在心里。这是非常可怕的。历史和今天是紧紧相连的,有历史才有今天,有今天才有明天,遗忘历史就等于扼杀明天,也会让我们的今天过得没有质量。
“向后看,就是向前进。”陀思妥耶夫斯基这句话告诉我们,了解历史,我们才知道从哪里来,应该去向哪里。每个人都要有准确的定位,你有向后看的能力,才知道目前你所处的位置,才有向前进的资本。所谓知史而后兴。
不能靜下心来思考的民族,是危险的。我在日本东京旧书一条街淘书的时候,和书店的店员聊天,他让我看一面墙,那面墙上都是书,写的是中国56个民族的历史。他把书拿给我看,有讲各民族家具的书,有介绍各族房屋的书,有的是研究民族服饰的,我问他这些东西都有实物吗?他说,都有。在哪?都在日本。他告诉我说,这些书全是他们日本学者写的。我当时可受刺激了,站在那面墙前,半天都不愿意走。
口述历史这么新鲜的一个事,让人理解确实需要一个过程。但大家慢慢地知道了,越来越重视,这就是一个好事,就有希望了。让我感到特别高兴的是很多年轻人喜欢口述历史,比如我们在口述历史资料基础上剪辑出来的片子《我的抗战》,本来我们不想做,采访都采不过来,没时间做片子,但很多老人打电话问我们什么时候播,我们就想给采访过的这些老人看看,给他们个交待,对他们也是个安慰。我没想到的是,在搜狐网上一播出,现在已经有两千多万的点击率了,而且观看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说通过这些老人的口述了解了那段历史,感到非常震撼,他们的很多留言让我感动。这么多年轻人在“向后看”,就说明我们这个民族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