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期●·专稿·●

功留后世的罗炳辉将军

作者:胡斌

  罗炳辉将军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

  (一)
     罗炳辉是云南省彝良县人,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读过三年书。18岁投军,参加讨袁护国战争。
  1929年夏,云南籍我党党员赵醒吾同志从上海去吉安找罗炳辉谈话(在滇军供职时赵与罗炳辉是老朋友),做争取教育工作。在赵醒悟的启发教育下,罗炳辉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于1929年7月毅然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15日,他率领“吉安靖卫大队”全体官兵近千人光荣起义,沿途受到人民群众和红军热烈欢迎。经过短期整训,编为赣西红军独立第五团,罗炳辉任团长。1930年2月,毛泽东、朱德同志率红四军从闽西苏区回到赣南吉安地区,2月7日毛泽东同志在吉安陂头召开了红四军前委、赣西特委、红五军、红六军军委的联席会议(“二·七”会议),罗炳辉也出席了这次会议。会后,毛泽东、朱德分别接见了罗炳辉同志。
  (二)
      1938年10月,罗炳辉从武汉回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扩大)会议,年底由中央派到江南新四军工作,随后到第一支队任副司令员,协助陈毅司令员在江南敌后开展抗日斗争。
      1939年5月,罗炳辉随叶挺军长等过江进入皖东。先后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第五支队司令员。同年8月,遵照中央“向东发展”的指示,罗炳辉率五支队挺进淮河以南津浦路东敌后,积极开展敌后抗日斗争。9月3日、21日至次年6月29日,发动“三打来安城”战斗,先后歼灭日伪军共500余人;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淮南抗日军民的信心,同时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妄想以来安为据点缩小我根据地并以此“扫荡”我半塔中心区的图谋。并在以后日伪军历次大“扫荡”中,在张山集、屯仓、金牛山、桂子山等战斗中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前后共毙伤、俘日伪军两千余人,击溃日伪军数万人,打得日伪军闻风丧胆。
      当时桂顽(即国民党驻安徽李品仙部)以重兵进攻我津浦路西以藕塘为中心的根据地,韩顽(即国民党韩德勤部)集中兵力从津浦路东进攻我路东以半塔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实施东西两面对我夹击,妄图消灭我皖东新四军和侵吞、摧毁我皖东抗日根据地(即淮南抗日根据地)。我军张云逸、罗炳辉奉命带主力先到路西与四支队、江北纵队、苏皖支队还击桂顽进攻。韩德勤部队乘我五支队主力西移之际,集中八个团一万余人,向我路东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半塔集进行突然袭击。半塔集当时是我五支队后方机关与江北指挥部所在地。这时罗炳辉司令在击溃路西桂顽后,迅速率五支队主力与四支队一部分主力和苏皖支队日夜兼程,穿越津浦路向路东前进,终于在江南挺进纵队等兄弟部队支援下,于3月27日赶回路东,分三路痛击韩顽部队,直到把韩顽反共军赶到淮河以北。这一仗共歼灭韩顽3000余人。随后我党、我军在路东放手发动群众先后建立了嘉山、盱眙、来安等八县政权,加上路西地区,成为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地区。
  (三)
   罗炳辉奉命开辟淮宝,打通苏中、淮北、苏北通道,巩固皖东根据地,控制淮河等水上交通,使华中新四军各师根据地连成一片,对日伪、顽斗争、作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在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八年抗战中,罗炳辉率部与日伪、顽军作战3400余次,其中粉碎日伪、顽军数千人以上“扫荡”进攻达二十余次;承受了日伪、顽“扫荡”、进攻、夹击的残酷斗争的巨大压力,牵制了日伪军大量兵力;歼灭、俘虏日伪、顽军61000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主力部队由原来一个支队四个团3000余人,发展到四个旅十一个团35000余人;地方部队以一部分主力和游击队为基础发展到两个军分区、十五个县总队(独立团)15000人;民兵20万人。
      罗炳辉一生参加过讨袁护国和北伐战争;在开辟、创建苏区、保卫苏区根据地的许多战斗中,打过很多胜仗,长征途中,掩护红军主力南渡乌江、破天全,北上抗日;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率领新四军五支队、新四军第二师挺进皖东开辟淮南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抗日斗争。不管在什么时期,他对党无限忠诚,多次接受党中央、红军交给他的艰巨任务,都能坚决完成。他在不同的革命时期,百折不挠,不怕牺牲,不畏艰难险阻,英勇奋战,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呕心沥血,身经百战,打了许多赫赫有名的胜仗,立下了不朽的战功。
      罗炳辉因长期抱病坚持指挥作战,积劳成疾,在解放战争初期不幸病逝于鲁南前线,令人悲痛。陈毅同志在悼罗炳辉同志的长诗中说:“戎马三十载,将军滇之雄。反袁到北伐,起义赣江红。抗日君迈进,饮马江南北。苏鲁驰劲旅,日伪告溃灭。”毛泽东等领导同志,对罗炳辉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表彰。周恩来总理在罗炳辉逝世后题词:“人民的功臣,罗炳辉同志不朽。”
  我们要学习他对党和人民的耿耿丹心,永远记住他的功勋。他的革命精神永存人民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