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期●读者 作者 编者●

秀才周素园缘何情结红军?

作者:启新

编辑同志:

  我是贵刊的一个青年读者,最近看了“大江信箱”中介绍中国工农红军国际少共师的英勇事迹,使我深受启发和教育。红军长征队伍中不仅有许多青少年,还有一些年长者,如大家熟知和尊敬的“五老”。听说有一位年近花甲的晚清秀才周素园,当年跟随红二方面军长征到陕北,毛主席曾在一封亲笔信中称他为“我们的一个十分亲切而又可敬的朋友与革命的同志”。秀才周素园缘何情结红军?鲜为人知,请你们提供有关史料,作一介绍。谢谢!

                                                                    读者晓洪

  晓洪同志:谢谢你对本刊和“大江信箱”的关心和支持。现将你来信中提出的这一问题,根据有关史料,介绍如下:

  周素园原名周培艺,贵州毕节人,1879年出生在晚清一个书香门第。自幼爱好读书,16岁考中秀才。辛亥革命时在贵阳主编《黔报》,并与同仁创办贵州自治学社,从事宣传组织反对封建王朝的民主革命活动。他曾任贵州省军政府行政总理、黔军总司令部秘书等职,在西南军政界有相当高的威望。贵州军政府被滇黔军阀勾结颠覆后,周素园被迫离开贵州,在外地奔波10余年。因不满军阀混战,1925年退出军政界,回归故里毕节赋闲,从此闭门读书,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读到马克思的《资本论》。“九一八”事变后,周老先生深感报国无门,在家书中写道:“眼看祖国危亡迫在目前,真是一百二十个的惭愧。”

  为策应红一方面军北上,193511月红二、六军团主力由湖南省桑植县的刘家坪和水獭铺地区出发,开始了战略转移——长征,19362月初,西渡乌江后,着手创建贵州省西北部的黔西、大定、毕节地区的革命根据地。当红军迫近毕节时,当地国民党政府专员莫雄到周素园老先生家中,要他出走,说:“秘书长,‘匪军’快来了,你快走吧!”周老先生断然拒绝,回答道:“我不走,我了解红军,他们不是土匪。你不要与红军为难,贺龙当年就是闻名的虎将,你莫要拿鸡蛋在石头上碰。”那位专员见劝不动周素园,只好悻悻离开周家,自己携带一帮人离开毕节。

  王震率领红六军团十六师进驻毕节城后,听说当过大官的周素园家里居然没有多少财富,却有很多书籍,其中有被国民党政府禁止的马克思主义书籍,他在《资本论》和《国家与革命》等书本上批注得密密麻麻、圈圈点点。王震对此很钦佩,亲自登门拜访。在交谈中,周老先生说:“孙中山的革命失败了,如今的中国乱成这个样子,我总该寻找中国的真理嘛!我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说足足10年了。马克思讲得对,我相信马克思主义。可惜人老了,只能纸上谈兵喽!”王震对周素园追求救国救民真理和为人肃然起敬。任弼时、贺龙到了毕节,听了王震的汇报,对周老先生也很钦佩。任弼时特地宴请了周素园。贺龙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黔省革命委员会主席名义,礼请周素园担任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周素园通过交谈,知道红军北上抗日的义举,又亲见红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很受感动,欣然答应红军的礼请,并在他家大门口,挂出抗日救国军牌子。一时间,散落在山林的反蒋抗日队伍纷纷来归,很快就组织起1000多人枪。周素园还组织了毕节救国会,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团结广大群众抗日,并利用其社会关系和影响,积极有效地开展团结上层开明人士的工作。不久,红军撤离毕节,周老先生坐在滑杆上,挥手告别家人,和红军一起踏上征途。后来,部队进入云南,昼夜行军作战,任弼时和贺龙鉴于他年迈体弱,拟拨一笔钱送他去香港,一面治病,一面做统战工作,以便更好地发挥他的长处。对此,周素园十分激动,也很感谢。他说:“我在中国的黑暗社会里摸索了几十年,想为中国作些贡献却到处碰壁。现在参加了红军,才找到了光明,请告几位首长,我周某就是死也要死在红军里!”得知周素园坚决随红军长征的态度和决心,贺龙十分动情地说:“好啊!有骨气,我佩服,我就赞成这样的人,就是拿18个人不去打仗,专门照顾他,我们也要抬着他长征,我们就同患难,生死与共喽!”任弼时也赞同地说:“尊重周老先生的意见,就让他跟随红军长征。路上我们多照顾他,让他坐担架走。”

  靠着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这位花甲老人始终跟随红军,历尽千辛万苦,走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后,到达陕北延安。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曾多次和他畅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周素园任八路军高级参议。后来他想回贵州原籍工作,于是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1937106日毛泽东立即回信:

素园老先生:

  示敬悉。我们觉得你是我们的一个十分亲切而又可敬的朋友与革命的同志,并不觉得你是“坐享优待”。先生的行止与工作,完全依照先生的健康、兴趣来决定,因为先生是老年人了,不比年轻人。这一点,不但我们应顾到,先生自己也应顾到的。只有在比较更适当的条件与环境之中,康健更有保证些,工作才会更好些。先生所提回黔并工作的计划,如果已下了决心并认为这样更好些的话,我是全部同意的。路费拟赠300元,不知够不够,请你自己计算一下告我。将来我们经费较充裕的时候,可以每月帮助先生一点生活费,大体上等于在延安生活一样。这完全因为先生是一个奋斗的人,丝毫也不是为了别的。临走时请留下通讯处,并告我。何时走,我来看你。(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08页《致周素园》)

  周素园接到毛泽东的亲笔回信,十分感动,深深感到共产党是他的真正朋友。1938年经中共中央批准返回原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周素园凭借其在国民党政界、军界的威望,多次斡旋于国共两党之间,为八路军募得大量的药品、钱物等急需物资,并对云贵川地方实力派开展统战工作,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贵州省副省长等职。195821日因病在贵阳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