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期●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

星火燎原 祖国干城(二) 抗击日寇,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新四军

作者:黄士良

      193777,日本侵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民党当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主张,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开始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8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西省洛川召开扩大会议,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会议决定组成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周恩来为副主席(后增补王稼祥、刘少奇、彭德怀为副主席)。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于825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911日按全国统一的战斗序列,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彭改称正、副总司令),叶剑英任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辖第一一五师、第一二○师、第一二九师,林彪、贺龙、刘伯承分别任师长(后陈光任第一一五师代师长),全军共4.6万人。为了保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829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前方分会(后称华北军分会),朱德为书记,彭德怀为副书记;同时,各师成立军政委员会,负责领导各师的军事、政治和党的工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于8月底9月初从陕西富平县出发,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敌后抗日前线。

  八路军主力开赴前线后,在延安成立了后方留守处(后改称留守兵团),统一指挥留守陕甘宁边区的部队。1937925日,第一一五师在平型关首战告捷,毙伤日军1000余人。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以来第一个大胜仗,也是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它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提高了八路军和共产党的声望。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第一二○师东渡黄河,深入日军侧后,袭击日军的后方补给线,取得了雁门关伏击战的胜利。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七六九团夜袭阳明堡日军飞机场,一举击毁敌机24架。当年10月,为加强军队政治工作的领导,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以任弼时为主任的军委总政治部,在部队中恢复受国民党干涉一度取消的政治委员制度,任命聂荣臻、关向应、张浩分别为第一一五师、第一二○师、第一二九师政治委员(不久邓小平继任第一二九师政治委员),并将师、旅、团政训处恢复为政治部(处)。118日,日军占领山西省会太原,国民党军大部退向黄河以西以南。从此,在华北以八路军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

  1937年冬季和1938年春季,八路军各部队分别在晋冀察(察哈尔,旧省名,今分属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边界地区和晋西北、晋东南地区挫败了日军的多路“围攻”,共毙伤日军7500余人。至19384月,初步完成在华北的战略展开,创建了晋察冀、晋西南、晋西北、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并成立晋察冀军区(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山西公开工作委员会等利用同国民党山西当局建立的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关系,于19378月开始组建了实际由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新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山西新军在协同八路军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中起了重要作用。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山东人民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建立抗日武装。1938年底成立八路军山东纵队,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从19384月下旬起,八路军依托山区向平原发展。第一二九师、第一一五师各一部进入豫北、冀西和晋南,加强当地抗日武装;第一二○师、晋察冀军区各一部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东,创建冀东抗日根据地;冀中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合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创建冀中抗日根据地;第一二○师一部挺进绥远(旧省名,今属内蒙古自治区),开辟大青山游击根据地。至193810月武汉失守时,八路军在华北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部队发展到15.6万人。

  193710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南方8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队,全军共1万余人。中共中央还决定成立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项英为书记,陈毅为副书记。新四军改编后,立即挺进华中抗日前线,在长江南北敌后创建了苏南、皖南、皖中和豫东等抗日根据地,部队发展到2.5万人。与此同时,东北抗日联军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积极对日军作战,坚持了抗战阵地。

  19385月,在抗日战争进行了10个月时,毛泽东发表的著名论文《论持久战》,初步总结了全国抗战的经验,批驳了当时流行的种种错误观点,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的方针,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以后抗战的实践,充分证明《论持久战》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193810月日军侵占广州、武汉后,加紧了对八路军、新四军的进攻。国民党当局则从战争初期较为积极抗战转为消极抗战、积极反共。1938911月间,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总结15个月的抗战经验,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19392月,八路军总部发出整军训令,华北各部队开始分3期进行整军。同年夏,新四军进行了整军。此后,八路军、新四军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坚持敌后抗战的主要力量,解放区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要战场。

  在华北,八路军3个师的主力向敌后冀中、冀南、山东挺进,积极对日伪军作战,挫败其多次大规模“扫荡”。至1940年,八路军又新编25个旅和第一、第二、第五纵队。“十二月事变”(193912月,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在晋西制造了一系列反共反人民事件,史称“十二月事变”)后,山西新军陆续加入八路军战斗序列。194011月,成立晋西北军区(第一二○师兼,19429月改为晋绥军区)。1940812月,八路军以105个团约20万人的兵力,对华北日伪军交通线和据点展开大规模的破袭战(即“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

  在华中,新四军采取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方针,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反击日伪军的“扫荡”,创建了皖东、豫皖苏、鄂豫边等抗日根据地,新建了第五、第六支队及豫鄂挺进纵队。1940年夏,新四军江南部队一部北渡长江,八路军一部南下,开辟了苏北抗日根据地。11月中旬,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在苏北盐城成立,叶挺、陈毅分任正、副总指挥,刘少奇任政治委员。

  在华南,除海南岛早有红军游击队转入抗日斗争外,至194010月,共产党在广东省东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组织了数支抗日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

  在19391940年两年中,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不断打击日伪军,挫败其“扫荡”100余次,共毙伤俘日伪军约40万人。八路军还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挫败了其对陕甘宁边区、晋冀鲁豫边区和山西新军的军事进攻。至1940年底,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发展到50余万人,在华北、华中、华南建立了拥有1亿多人口的10余块抗日根据地。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缩编部队,分散坚持抗日游击战。在此期间,抗日军政大学深入敌后办学,在各根据地成立10余所分校,在抗日战争期间共培养各级干部10万余人。

  1941年,日本为变中国为其进行太平洋战争的基地,继续对抗日根据地加紧“扫荡”、“蚕食”和“治安强化运动”,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的“总力战”。国民党则继续坚持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方针。1941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处于极端困难时期,总兵力由50万人缩减到40万人,根据地人口由1亿减少到不足5000万人。在此期间,各部队实行精兵简政,开展整风运动、“拥政爱民”、“尊干爱兵”运动、大生产运动,从组织上、思想上、政治上和物质上为坚持抗战打下基础。各部队在人民群众配合下,加强对日伪军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攻势,广泛开展地雷战、地道战、围困战、麻雀战;贯彻“敌进我进”的方针,组织精干的武装工作队,深入到日军占领区开展斗争。19411月,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皖南事变”,包围和袭击奉命由皖南向长江以北转移的新四军军部及皖南部队,新四军损失7000余人,军长叶挺被扣,副军长项英遇害。事变后,中共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后饶漱石代),将所属部队扩编为7个师另1个独立旅,全军共9万余人。中共中央还决定组成中央军委华中分会,由刘少奇任书记。19426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成立,贺龙任司令员,关向应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留守兵团、八路军第一二○师兼晋绥军区、晋西北新军和陕甘宁边区保安部队等。1943年,敌后抗日武装力量开始恢复和发展。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积极作战,多次挫败日伪军的大“扫荡”,并继续贯彻“敌进我进”方针,积极拔除日伪军据点,破坏交通线,恢复了一些地区,迫使日伪军收缩兵力。同年夏,制止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企图以重兵进攻陕甘宁边区为主要目标的第三次反共高潮。10月,第一二九师机关与八路军总部机关合并。

  1944412月,日军发起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作战。国民党军在华中、华南地区抵抗不力而溃退,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历史重任更大程度地落到了敌后抗日军民的肩上。1944412日,毛泽东在延安的高级干部会上指出:“现在的任务是要准备担负比较过去更为重大的责任。我们要准备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把日寇打出中国去。”在中共中央发展河南、挺进中原的战略部署下,八路军、新四军相继派部队向河南敌后进军。7月,冀鲁豫军区增派部队南下豫东,会同当地武装在新黄河东西地区建立了8个抗日县政权,扩大了豫东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五师从7月底开始先后派出5批部队开辟豫南,挺进豫中,在汝南、竹沟、信阳、舞阳间建立了7个抗日县政权,开辟东西宽70余公里、南北长达近百公里的抗日根据地。8月中旬,新四军第四师主力从淮北西进,经过四个多月的艰苦斗争,打退日伪军及国民党军的进攻,建立了第二专署和8个抗日县政权,基本恢复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在恢复豫皖苏的战斗中英勇牺牲。自9月初起,八路军太行、太岳军区及陕甘宁边区相继派部队进入豫西,在嵩山、箕山地区和新安、渑池地区建立了20个县、300万人口的豫西抗日根据地,完成了发展河南,打通中原的战略任务。为增强华南抗日力量,扩大对日全面反攻的前进基地,中共中央决定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分批南下湘粤边,配合东江纵队创建五岭抗日根据地。119日,第三五九旅4000余人组成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19451月在大悟山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合,随后南渡长江,转战湘鄂赣边,并一直打到广东南雄县百须地区。1944927日,中共中央指示华中局派新四军主力一部南下,发展苏浙皖边与浙江沿海,为收复南京、上海、杭州等各大城市创造条件。根据中共中央和华中局指示,新四军第一师先后派两批部队共6个团从苏中渡长江南下,与在苏南和浙东的新四军会合,开辟了拥有10个县、100多万人口的苏浙皖边抗日根据地。

  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继续开展攻势作战。山东军区发动春夏秋冬4季攻势,共作战3500多次,毙伤日伪军2.27万余人,俘日伪军3.6万余人,争取伪军反正1.1万余人;攻克利津等9座县城;拔除和逼退据点、碉堡1200多个;解放国土4.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930万。晋察冀军区发动春夏秋季攻势,共作战4100余次,毙伤日伪军2.3万余人,俘日伪军及争取伪军投诚、反正共2万余人;攻克肃宁、武强两座县城;共拔除据点、碉堡1700多个;解放人口750余万。晋绥军区发动春夏秋季攻势,共作战1300多次,毙伤日伪军3500余人,俘日伪军1400余人;攻克据点100多个;解放村庄3100多个、人口40余万;扩大解放区2.4万余平方公里。晋冀鲁豫边各军区发动春夏秋季攻势,共作战1万多次,毙伤日伪军3.1万余人,俘日伪军3.7万余人,争取伪军投诚、反正7500余人;攻克朝城等11座县城;解放国土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新四军各军区主动地、有计划地对日伪军发动春夏秋季攻势,并粉碎日伪军千人以上的“扫荡”40余次,共进行大小战斗1700余次,歼灭日伪军4.8万余人,争取伪军1800余人反正;攻入盱眙、定远、长兴、溧水、溧阳等县城;攻克据点1300多个;解放国土7400平方公里、人口160多万。华南抗日游击队在东江两岸和海南岛发动攻势,攻入顺德,一度攻克台山、清远县城,出没于香港九龙地区。到1945年夏,西北、华北、华中和华南的解放区,人口发展到9550余万人,抗日武装发展到91万余人。在一年半的攻势作战中,共攻克县城70余座,收复国土32万平方公里,歼灭日伪军47万余人,把日伪军压缩到城市和交通线沿线地区。

  19454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准备实行从抗日游击战争向正规战争的战略转变和迎接大反攻的任务。“七大”以后,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在各个战场上积极开展攻势作战,英勇打击敌人,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并开展军政大练兵,为举行大反攻创造条件。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组成新的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彭德怀兼军委总参谋长,叶剑英任副总参谋长,刘少奇兼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傅钟任副主任,杨尚昆任军委秘书长。

  19457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86日、9日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投掷两枚原子弹。8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次日出兵中国东北。此时,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向日伪军展开猛烈的大反攻,尔后继续攻歼拒绝投降的日伪军,收复了华北、中原、华东、华南等地区的大片国土。八路军一部和东北抗日联军积极配合苏联红军作战,收复了东北、华北地区的大片国土。8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结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在八年抗战中,同日伪军作战12.5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171.4万余人,在19个省区内形成了拥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和约1亿人口的解放区,部队发展到120余万人,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