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期●特稿●

跨越发展的和谐淮安

作者:李阳

      淮安市位于苏北平原中部,京杭大运河和苏北灌溉总渠纵横其间,向为淮北之政治、军事、交通中心。全市辖清河、清浦、楚州、淮阴四区和涟水、洪泽、盱眙、金湖四县,总面积1万平方公里,人口532.7万。是历史文化名城,敬爱的周总理故乡,著名的革命老区。

实现跨越式发展

  淮安历史上是漕运枢纽和盐运要冲,享有“运河之都”的美誉。后由于黄河改道,成为“洪水走廊”,加上连年战争,淮安经济日衰,人民饥寒交迫,大批外逃要饭。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淮安人民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生产。197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亿元,财政收入18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元,人民生活稍有改善,仍很贫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淮安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人民围绕富民强市的目标,艰苦创业,加快发展。特别是“十五”以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省委、省政府振兴苏北战略,全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提高。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1亿元,财政总收入92.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4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30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1.24倍、2.6倍、71%和46.7%。许多在淮安战斗、工作过的同志听到这些数据分析,再到城乡走一走,都惊喜地感受到淮安这个洒满烈士鲜血的革命老区,正在迅速地改变昔日贫困落后的面貌,变为苏北大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进入工业化起飞期

    淮安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方略,以市县()经济开发区、乡镇工业集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两手抓,国资、集体、民资、外资一起上,大中小企业一起办,加大工业投入,积极培植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十五”以来完成工业投入668亿元,比“九五”增长3倍。列统企业累计1369户,2006年增加值、销售、利税分别达到210亿元、820亿元和89亿元,销售超亿元企业152户。当年新四军的随军淮阴卷烟厂不断发展壮大,2006年生产“一品梅”、“华西”等名牌香烟49.5万箱,销售收入48.7亿元,税利28亿元。招商引资规模以上项目固定资产实际到位资金累计504亿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累计6.5亿美元。2006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0.2亿美元。江苏井神盐业公司在淮投资4亿元兴建年产60万吨制盐扩能项目。实施淮钢与沙钢的战略重组,实现强强联合,将进入国内特钢行业前三强。2006年成功引进了全球500强第206位的台湾鸿海集团——世界最大的计算机连接器和计算机准系统生产商,一期工程3年内将投资10亿多美元建设富士康集团淮安科技城,兴建电子产品生产基地,要吸收员工12万人,形成苏北台资集聚高地和IT产业集群,可实现年销售100亿美元,信息产业将逐步成为淮安新的主导产业。

      淮安在城市工业化的带动下,加快了乡镇工业的发展。2006年全市乡镇工业企业5.74万户,从业人员42.7万人,实现销售收入603亿元,出口产品交货值15.5亿元,实交税金9.4亿元,利润26.7亿元,职工人均年工资8000元以上。

      随着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加快,现代服务业实现新突破。2006年服务业投资190亿元,比上年增长45%,实现增加值22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4%。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和三届中国京杭大运河文化节。打响了一批旅游品牌,周恩来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馆、明代第一陵——明祖陵、运河文化走廊、水上长城——洪泽湖大堤、老子山“水上人家”、“江苏九寨沟”——铁山寺自然保护区等人文景观和山水风光,吸引了八方游客。2006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总量6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5.7亿元。

高效农业规模化

    高效农业规模化是淮安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全市共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32万亩,面积位居江苏第一;亩效益2000元以上高效种植业基地54万亩,高效水产基地15万亩;生猪、奶牛、家禽、规模饲养比重分别达到27%、90%和45%。淮安已成为全国闻名的绿色农产品产加销基地。“淮米”在全国打响,中国稻博会上评出10个金奖,淮安评上“淮上珠”、“凌优”、“金粟”、“星牌”4个金奖,签订淮米产销合同贸易量52万吨,总额7.86亿元。“淮上珠”有机大米成为上海市招待贵宾和南京金陵饭店专用米。淮安蔬菜、水产品、猪肉、肉鸽、草鸡、四季鹅等畅销上海、南京、苏南、浙江等大中城市。

      淮安在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过程中,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主要有三种模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模式。2006年全市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60户,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利税35亿元。成功举办中国(淮安)农业龙头企业首脑峰会,农业招商到位资金30亿元。正大、温氏、新希望、康师傅、中旺、旺旺、南京奶业等1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投资落户淮安。国家级龙头企业江苏海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全市建立芦笋、青豆基地25万亩,鮰鱼、龙虾基地6000亩,加工产品出口日、美。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全市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30个。全国劳模赵文美领办的楚州区流均镇水产合作社,由17个营销大户、养殖大户入股,与256名社员签订养殖、销售合同,合作社对社员实行全程服务。17名股东户年均纯收入9万元以上,社员户人均年纯收入8000多元。

      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模式。全市有108个村发展股份合作制、招标承包租赁制等形式的集体经济,实行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供服务。全市涌现了一批蔬菜专业村,发展大棚蔬菜30万亩。淮阴区丁集镇七一村农民在镇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支持下,聘请寿光市蔬菜技术员作技术指导,投入资金522万元,种植蔬菜1100亩,其中日光温室大棚蔬菜600亩,实行黄瓜、草菇轮作,2006年亩均纯收入1.56万元。

城市变新变美了 

    淮安按照“建设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县城镇、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2006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39.1%,比“九五”末提高10.3个百分点。围绕“建设大城市”目标,加大中心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十五”以来累计投入各类项目资金超过400亿元,建成重点项目1586个,市区面积由“九五”末42平方公里扩大到89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55万增加到90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淮安成为江苏重要交通枢纽。全市境内京沪、京宿徐、宿淮、淮盐、淮连五条高速公路交会,每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里程37公里。加上新长铁路开通,水运航道交错,飞机场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日益完善,增强了中心城市对外辐射力。城市凸现“绿水环抱”的特色,使城区水体活起来、清起来,路边堤旁绿起来、美起来。建成了大运河文化广场和古黄河风光带、钵池山公园、樱花园、楚秀园、桃花坞等园林绿化工程,市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达到379%和3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35平方米。20065月,全国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公认淮安是名副其实的“运河之都”。

      按照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的要求,2006年完成了全市镇村布局规划,启动了20个省级、105个市级村庄示范点建设。涟水县昔日极端贫困落后的王嘴村,在优秀的党总支书记王伟章带领下,经过十年艰苦创业,在全县率先建成中心村,300多户农民住上了别墅式新楼,村里有商贸城、农民公园、休闲广场、外国语学校,成为全国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之一,党总支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组织,受到贾庆林同志和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的赞扬。

构建和谐淮安

  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说:“淮安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工作很扎实。干部作风建设成效明显。淮安市委、市政府求真务实、亲民爱民的风格非常明显,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

  近几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高度关注民生,以实施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安居、助残、育才助困、敬老爱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安淮安创建等“八大工程”为抓手,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取得明显成效,为构建“和谐淮安”打下了良好基础。

    困难群众基本社会保障明显加强。2004年以来,全市财政累计投入1.39亿元,对4.31万城镇居民和15.87万农民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为9.57万名离退休人员全部及时发放养老金13.4亿元;全市企业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4.34万人、37.6万人、41.8万人、19.2万人和18.1万人,参保率分别为98%96%91%89%88%。五年支付职工医药费用8.82亿元。市里每年安排资金3500万元,帮助2.2万名老复员军人、烈士家属、伤残军人解决实际困难,对15295名五保老人实行了应保尽保,生活有了保障。近3年共培训4730名残疾人,帮助3231名残疾人就业,救助失学和濒临失学残疾儿童642名。

    城乡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市区实施安居工程,2004年至今共开发建设解困房、政策性商品房、拆迁安置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1.3万多套,解决了10522户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市区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已达29.6平方米。“十五”期间全市投入5861万元,完成农村草危房改造52719户,投入2.3亿元,改水50.7万户,使206.63万农民饮上卫生水。

    对群众就业、上学、看病等难题更是花大力气解决。三年来,全市共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逾17.9万人。五年来,共筹集支付解困与再就业资金3.28亿元,净增城镇就业岗位8.38万个,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77万人,帮扶“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1.4万人。通过政府拨款、学校减免、社会捐赠和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多种途径,较好解决了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2057万人,参合率达92.72%。将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住院保险的城市居民全部纳入医保体系,解决了城市居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由于社会安定,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8%以上。

  市委、市政府坚持市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基层、市直部门挂钩帮扶乡()村和规模企业、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住村蹲点的制度。市委书记丁解民近几年在楚州区黄河故道四个乡镇的四个贫困村住户蹲点调研,帮助协调投入近千万元资金,解决灌溉水源、道路桥梁、教育、文化、卫生建设、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实际问题。他在著名老区钦工镇横沟村蹲点时,得知村民姚号章家因病灾和车祸陷入生活困境后,当即指示有关方面给予扶持,并自己拿出2000元,资助姚的两个孙子继续学业。全市开展了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对困难家庭结对帮扶、机关服务进社区、市级机关“送温暖献爱心”、“慈善一日捐”、机关干部拜万家年等一系列活动。信访工作建立了领导信访接待日、市长公开电话、机关服务进社区、“行风热线”、软环境投诉受理中心、“信访直通车”、领导干部下访等八条通道,积极为城乡基层办实事,为困难群众解难事,促进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和谐,促进了经济的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