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是党中央首次在庄严的党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
所谓生态,指的是地球上各种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生态文明,则指人与自然界之间和谐协调的关系。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热情宣传者海克尔(E.Haeckel,1834~1919)创立生态学概念。“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自希腊语OLKOS,即“房屋”或“居住地”之意。生态学所要研究的,是生物的房屋或居住地——地球上的生态关系。通常所说的自然界,主要就是指人类生活的地球。大约在45-50亿年前,地球成为太阳系的一颗行星。鸿蒙初开之时,地球上一片死寂。距今20-30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原始生命,并且逐步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地球上各种生物与生物之间,各种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生态平衡关系。例如,人和多数动物呼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绿色植物则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各种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解后又为动植物所利用。物质就这样在循环中净化,生态也在循环中得以平衡。生态平衡异常精巧,又十分脆弱,超过了一定限度(生态阈限)就会失去平衡。衡量生态平衡主要有三大参数,即化学参数(各种化学化工物品对大气、水质、土壤等的影响),物理参数(热平衡和各种辐射强度等),生物参数(各种生物群落和生物物种的平衡等)。
当前人类,包括我们中国人所面临的,恰恰是生态平衡有可能遭到破坏的危险。全球气候变暖,便是一个催人警醒的明确信号。从我们国家的情况来看,环境生态问题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据报道,我国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2800多亿元,占GDP的10%左右。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16个。世界银行称,中国每年因空气污染而早亡的约75万人,环保问题将是中国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至于水污染,更是众所周知。“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的太湖蓝藻大暴发,牵动着江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心。还有巢湖、滇池以及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等大江大河也受到严重污染。全国超过70%的淡水水域和近海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上海的黄浦江和淀山湖,污染也相当严重。
过去常说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现在我们知道,其实我国人均拥有的资源、能源并不丰富,土地、森林、淡水、石油、铁矿等,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2-1/4。近二十多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已成为世界第4大经济体。不过,由于我们底子薄、基础差,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基本上走的还是高能耗、高物耗的老路。这就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据《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披露的权威数据,2003年,中国自然资源消耗比例,大约是日本、法国和韩国的100多倍,是德国、意大利和瑞典的30多倍,是美国和英国的2倍多。2004年,中国生态现代化指数为42分,排在世界98个主要国家的第84位。即便是上海,万元GDP的能耗也是美国的2倍,日本的4倍。
显然,不能再走这样的老路了,而必须坚定不移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华文明是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没有断裂的文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先贤信奉天人合一,懂得珍惜自然、保护自然。先贤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是自然的一部分,应当与天地相参,效天地之大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甚至什么时候不能上山砍伐、什么树不能砍伐,什么时候不能下水捕鱼、什么鱼不能捕,都有明确细致的规定。相比之下,比如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仑空中花园早已荡然无存,两河流域也风光不再,巴比仑文明成了历史的记忆。究其原因,正是对自然的肆意掠夺和破坏。有鉴于此,恩格斯一百多年前写下了这段至今发人深省的名言: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线和第三线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
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已是人心所向。各地干部群众纷纷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对建设生态文明采取了种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和利益调整,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之所以付出那么沉重的环境代价,根本原因在于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追求一时的局部的利益。不改变这种价值观和利益追求,就不可能真正建设生态文明。据报道,正在运作的立法《规划环评条例》将推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明确指出:“规划环评所注重的长期利益、全局利益往往与有些部门和地方所追求的短期利益、局部利益相冲突,致使他们对这项工作不那么支持,并甚至以种种理由逃避开展规划环评的责任。”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密切相关,又是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必然发展。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还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福祉。因此,我相信不管有多少艰难,生态文明建设的趋势和潮流是不可阻挡的,不可逆转的。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一个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文明,一定会展现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