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期●·烽火岁月·●

遭遇还乡团

作者:邢德信 邹燕



  1946年冬,在已解放了的山东省庆云县,冒出了两股还乡团。他们抓住农会干部和积极分子就砍头、沉井、火烤,在当地制造白色恐怖,还时不时地袭击我们的区政府。这引起了我渤海军区一分区领导的关注,决定要剿灭这两股还乡团。
  我们八路军吴桥县大队政委杨恩科同志,奉命率领三个连队,五百多人执行这一任务。还乡团昼伏夜出,每天换地方,一个星期下来连他们的影子也没找到。杨政委决定各连选派侦察员,先摸清敌人踪迹。我们二连就派班长王一飞,带着我去执行侦察任务。班长王一飞是个老侦察员,很有经验,我当时参军不久,才十七岁。我俩乔装成父子,像是走亲戚的老乡,每天按计划好的路线摸情况。
  这一天,我们天不亮就出发了,一连走了好几个村子,没有发现什么情况。下午一点半左右,到了一个叫杨家集的小镇,镇上冷冷清清。我们走到最东头一个小饭铺前,班长说,进去吃点东西吧。饭铺坐北朝南,店堂内有两张方桌,已有人在吃饭了。掌柜的把我们领到饭铺后面一个小四合院的东屋。这屋,有里外两间,里屋有个土炕,铺着一张芦席,炕上放了张小炕桌。班长问了问镇上的情况,要来了饭菜,我们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了。
  正当我们吃到一半时,忽然听到院子里嘈杂的脚步声,接着就见从窗口伸进来三四个黑洞洞的枪口,同时,门帘一下子被人扯掉了,门口站着两个持枪的家伙,用枪指着我们问:“你们是干什么的?”我当时很紧张地朝班长看了看。班长却像没事人似的,看也不看敌人,仍然自顾吃饭,旁若无人地反问:“你说呢?”“我看你们像八路!”一个家伙说。班长慢慢地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放,说:“算你们说对了,我就是八路军王一飞。”这帮家伙一听到王一飞的名字,竟然你看我,我看你愣住了。原来,在抗日战争后期,班长在这一带活动过,还小有名气,他打鬼子,锄汉奸,枪打得特别准,百发百中,在当地严惩过不少汉奸特务。人的名,树的影,这帮家伙本想抓两个活八路,壮壮胆子,吓唬老百姓,没想到现在真的遇到了王一飞,一时里竟不知如何是好。那个看似头头的家伙壮了壮胆子说:“你的本事再大,今天也逃不出这间房子,识相一点把枪交出来。”这时,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咋呼着壮胆。班长冷笑一声,用手拍了拍枪:“有种过来拿。”但没人敢上前一步。那头头说:“不缴枪就把你们打成蜂窝。”班长听了哈哈大笑,说:“你们这么多人,开枪把我们打死,那很容易,但别忘了我们的部队就在附近,只要枪声一响,马上就会把这里包围起来,你们也就活到头了。”
  就这样双方僵持着。我心里很紧张,被敌人堵在这个不足二十平方米的一间小房间里,怎能脱险呢?这时我抱定了一个想法,到时候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可是一看班长还是那么从容冷静,他点燃了一支烟,一面不紧不慢地和敌人对话,一面用拿烟的手指像是在磕烟灰,轻轻地敲了几下小炕桌,看似无意地摸了一下桌子角,手又慢慢地滑到桌子腿上,并轻轻地拉了一下,对我使了个眼神。我心里立即明白,班长已有了办法,就高度集中精神,随时准备配合行动。当班长再一次摸到小炕桌腿的时候,我们两人一起用力使小桌子突然飞起来,猛然砸向门口,桌上的东西稀里哗啦一阵响。就在敌人一愣神的瞬间,班长啪啪就是两枪。我一个后滚翻,在靠近窗口一侧向外甩出了一颗手榴弹。趁敌人慌作一团的时候,我与班长一前一后冲出内屋,又向院子里丢了颗手榴弹,乘着浓烟跳出房门。班长两支枪左右开弓,边打边跑,出了大门,我俩就跳进了一条一人深的道沟。这时,我的一颗心才算落到肚子里。我知道敌人是绝对不敢追我们,因为枪声就是发现敌人的信号,就是命令。果然,我们的部队很快就汇拢过来了。
  这股敌人已知大事不妙,就拼命向北逃跑,我们三个连队成扇形展开,向敌人猛追。我和班长跑在最前头,一直追了十几里地,不断有敌人被打死打伤。班长抓了一个被打伤了腿的敌人,缴了两支枪。这次行动,我们把这股敌人彻底消灭了。
  又过了几天,另一股还乡团也被我们剿灭了。从此,庆云县人民才过上了太平日子,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