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期●·老区采风·●
“中国十佳小康村”——西霞口
——返乡探亲见闻记
作者:田树尧
驶上通往龙须岛的国道不久,一块高高悬挂在空中的“中国·西霞口”字样的大招牌,赫然入目。呵!西霞口,我的故乡。是啊!只要翻过山梁,就能见到我的父老乡亲。故乡啊,和你阔别了几十个年头的游子,今天我回来了。于是,我赶紧告诉开车的小伙子,慢慢地开,慢慢地开,让我好好地看看故乡。
当汽车翻过山梁时,扑入眼帘的是我熟悉的大海。我仿佛又看见了儿时在海滩上曾留下的足迹。呵!绿树掩映下,成片的一幢幢漂亮的小楼,时隐时现。我不禁一愣:难道这是我记忆中的故乡?
方圆不到一里的西霞口,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是一片贫瘠的土地。那时,这里人多地少,全村200多户人家挤住在破旧的小村里。坎坷不平的街路上,秽物遍地,污水横流。参差不齐低矮的小屋,破旧不堪。这里农田少,而且大多是山坡地,收成很有限。尽管临海而居,但海市清淡,加上工具落后,即便下海捕捞,也收获甚微。所以,村里人就以地瓜掺上少量的玉米糊口。到了荒年,就只能以海谷穗充饥。我早年丧父,我们兄弟四人都很小,既不能下地耕作,也不能下海捕捞,帮不上大忙;母亲夜以续日地磨豆腐赚点小钱,也养不活一家人。生活重担全都落在了年迈祖父的肩上。那时,我虽然还很小,但每当看着祖父佝偻着身子在地里汗流浃背地辛勤耕作,看着母亲在暗淡的小油灯下吃力地磨豆腐的情景,心里很难过。十三岁那年,我就跟着大人下海去捕鱼捞参,帮助维持这个家。在下海的日子里,我饱受了风浪的袭击,度过了多少回风险。后来,村里来了八路军,那是毛主席和朱总司令领导的队伍,我就义无反顾地参了军,走上了为天下穷人打天下的军旅之路……这些年,尽管我远离了故乡,但西霞口乡亲们的冷暖安危,依旧是我梦中的挂牵……
站在村口,我迟疑着不敢往里走:昔日贫困的小渔村,不见了踪影,简屋陋居,已荡然无存,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别墅式的小楼;极目远眺,海边码头樯桅林立,一片繁荣;发生了巨变的故乡,让我简直不敢认你了……
说起这些年来的变化,村干部喜上眉梢。他告诉我说,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西霞口的苦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霞口村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更是发生了质的变化。乡亲们利用西霞口三面环海的地理优势和独特的资源,确立以养殖海洋珍品为基础、建设港口作业为龙头,带动制造业、发展旅游业的富民方针,在二十年不到的时间里,让西霞口旧貌换新颜。
如今,西霞口水产科技开发公司以“高档、精优”的海产品,畅销韩国、日本及港、台地区;开发建设的“龙眼港”内建起了大型修造船厂,可修造万吨级海轮,已成为全国第一家村办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村里还建了大型远洋运输公司,拥有客货轮20余艘,航行于多条航线。富裕起来的西霞口人,不忘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独特的山川沟壑,办起了全国第一家村办大型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区内拥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150多种。现在,这里群峰苍翠,海涛拍岸,百鸟争鸣,各类动物欢快地奔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绿色生态旅游“世外桃源”。
西霞口全村共有500户、1300人,人均住房100平方米以上;水、电免费供应;每人每月公司还发给170元购物卡,年终还有股份分红;小学享受免费教育,中学到大学每人每年补助一千元到一万元;实现了退休养老制度,住院治疗费用可报销或部分报销。目前,西霞口已积累了几十亿元的资产。
西霞口的巨变,引来了世人的瞩目。2005年的夏季,胡锦涛总书记和吴邦国委员长先后到这里来视察。江泽民、朱鎔基、李鹏等也曾莅临这里。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西霞口”的发展思路和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006年2月,西霞口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十佳小康村”之一;同年6月又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故乡呵!作为你的游子,我由衷地祝愿乡亲们在党的“十七大”方针的指引下,日子过得更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