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期●游 记●

丝路之旅

作者:程光华



  2006年,金陵老年大学的几位学员约我和老伴伟民沿着丝绸之路作一次旅游。
  8月12日,我们从南京乘火车经西安直达兰州,又从兰州途经银武威、金张掖、古酒泉等丝路重镇,到达了嘉峪关、敦煌、吐鲁番、乌鲁木齐、库车、库尔勒等地,游程共计13天。古老的丝绸之路给我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
  大西北那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雪山、草原、戈壁、冰川深深吸引着我。这是一道灿烂辉煌的文化长廊。我一直生活在江南水乡,对大西北知之甚少,总认为那是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是古代罪犯流放的地方。万万没有想到,原来她是那么神奇、美丽、动人,使我惊叹不已。
  天下雄关——嘉峪关  
  8月14日一早,我们乘旅游车来到嘉峪关。远远望去,它是多么雄伟、壮观。城关建造精巧、庄严。城楼结构是三层暖阁,飞檐凌空,玲珑典雅。我们登上城楼,居高临下向四周观望:北有马鬃山,南有长年积雪的祁连山,中间是一条平坦的峡谷,这就是古丝路必经之地,也是古代军事要冲。城关两侧与长城连接,犹如一条巨龙,同山海关首尾相接。我感到非常自豪。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而我们不但到了长城,而且还登临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岂不是最了不起的“好汉”嘛!
  大家沿着城堡漫步,导游向我们介绍:嘉峪关是明朝洪武5年始建,嘉靖年间重修,它由内城、瓮城、罗城、外城、城壕等组成,在长城城关中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处,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气候干燥,常年少雨,故几百年前的建筑才能完好保持至今。
  戈壁滩上的大漠风光  
  出了嘉峪关,我们的旅游车沿着312国道向敦煌市飞奔。行程有390公里,沿途观赏了大漠风光。广袤无垠的莽原,茫茫戈壁沙漠寸草不生,给人一种无比荒凉的感觉。偶而在沙漠中看到一丛丛矮小的灰绿色植物,我连忙问道:“这是什么植物啊?”导游回答道:“那就是本地镇沙的三宝之一——骆驼刺。其它两宝则是芨芨草和红柳。”它们能在这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顽强地生长,固沙植被,是大漠中的珍贵牧草。我不禁对它产生了深深敬意。傍晚时分,在我们汽车行驶的正前方,天空聚集起浓浓的一片乌云,正向我们压了过来。我想,马上就要下暴雨了。在这缺雨的大西北,空气是那么干燥,能享受一下难得的雨水滋润,该是多么好啊!我赶忙打开车窗,把手伸了出去,想用双手来迎接暴风雨的到来。骤然电闪雷鸣,开始下雨了。硕大的雨点打在我的手上只那么几滴就立即停止了。我的手才刚刚打湿,而高速公路上尚未见水迹呢!
  路边我们看到几个古代烽燧台的遗址。它们大都风化了,还残留着一些高高的黄土堆。遥想当年,匈奴入侵时,一座座烽燧台上燃起的烟火,一一传递,经数千里,直将紧急军情报向京城,当年不失为一种快速传递消息的方法。
  沙漠奇观——鸣沙山和月牙泉  
  汽车把我们从敦煌市南门送出,行驶5公里后到达了鸣沙山。走下汽车,在我们面前展现出由细沙堆积成的一座座山峰,连绵不断。沙是那么细柔,简直像是晶莹剔透的黄沙糖。脚一踩就陷了下去,每走一步都感到非常费劲。看来要步行到景点还真是吃力呢!幸好,这里有许多骆驼,专门供游客骑坐的。起初,我看着骆驼有一点胆颤心惊,哪里还敢骑它。一位30岁左右的蒙族妇女,看我紧张的样子,就用夹生的汉语说道:“不用害怕,骆驼是很听话的。”她大喊一声,骆驼就乖乖地跪在地上,我就骑了上去,坐在两个高大的驼峰之间。她又叮嘱我:“两手要抓紧前面的木架,就不会跌下来。”骆驼站立起来,开始行走。我骑在高大的骆驼上,那感觉真是不错。伴随着驼铃叮当叮当的清脆声,我紧张的心情也放松了下来,悠然自得地看着长长的驼队在沙丘上慢行。正好此时,初升的红日映照着驼队的身影,好一幅美丽的沙漠剪影,真是棒极了。只可惜我没有摄像机,若把此美景摄下,绝对会比绘画要鲜活美丽呢!
  我们到达鸣沙山后山,不少年轻的游客纷纷爬上山峦,然后像坐滑梯一样,从顶上飞滑而下,够刺激的,我也很想去试一试。伟民却说:“老年人外出旅游,安全第一,还是不要去了。”回来后,滑过沙的同志说:“当坐在温热的细沙上向下滑时,听到身下阵阵的轰鸣声,好像自己坐在一面大鼓上。”据古书记载:天气晴朗之时,山中有丝竹管弦之声,犹如一个庞大的乐队,在鸣奏着欢快的乐曲,故有“沙岭晴鸣”之称。
  我们又骑上骆驼,从后山绕到前山,再向北行了一小段路,就看到了在茫茫沙漠中的月牙泉。泉的四周杂草丛生,绿树成荫,它像沙漠中的一块绿宝石。蓝天、白云、沙山以及泉边的庙宇;树木倒影在清澈的泉中清晰可见。地上的美景和泉中的美景组成了一幅绮丽的画面,使我流连忘返。
  据说此景汉代已有,绵延至今,沙填不满,泉水总是碧波荡漾。我跑到泉边,情不自禁地用双手掬起一捧清泉,尝了一口,水是那么清甜,真是世间的“神水”。
  东方艺术宝库——莫高窟  
  从月牙泉出来,我们乘车到三危山和鸣沙山之间的莫高窟。远远就见到了在悬崖峭壁上很多大小各异的洞窟。最大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是一座宝塔形尖顶的九层庙宇。两边的房檐像腾飞的燕子,高高翘起,由下而上,一层比一层缩小,到了第九层就像一个亭子,亭子的上端伸出一个塔尖高耸云霄。这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非常漂亮。这样的造型,我也是第一次见到。
  据窟内唐代碑文介绍:在秦朝时有名中原僧侣西游到鸣沙山上,看见对面三危山那高高的三个山峰笼罩在夕阳里,仿佛有千万尊佛在金光中显现,便认定此处是一块圣地。他到处化缘,请工匠在此悬崖绝壁上开凿了第一个石窟,供自己在此修行。以后来往于“丝绸之路”的商贾、王公贵族、大小官吏直至平民百姓,相继在此开凿佛龛,到唐代武则天时,已有1000多佛龛。以后经各个朝代不断修凿,虽经千百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至今仍有492个洞窟,壁画有4.5万平方米,彩塑2450尊,唐宋木结构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可谓是一座集建筑、绘画、雕塑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之宫”。
  突然在一个洞窟的墙壁上,看见了著名的壁画“反弹琵琶”!画上展现出一位技艺高超的乐伎,她一面弹奏,一面与其他的仙女婆娑起舞。顿时,我的耳中仿佛响起了优美的乐曲,墙上的仙女们也随着乐曲翩翩起舞,飘带在空中飞翔,我也被这种欢乐的气氛所感染,似乎参加了她们的行列,与她们同歌同舞同在天空中飞翔。实在太令我陶醉了。我在画前久久伫立,陷入了奇异的遐想之中。突然听到一声大喊:“游客同志,大家都走了,你为什么不走?我要锁门了。”我这才恍然从梦中惊醒,回到了现实中。

上一篇:毛主席到我家下一篇:“小管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