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位于杭州湾畔,曹娥江入海口,属长三角南翼。上虞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故里,《水经注》云:“舜避丹朱于此……舜与诸侯会事讫,因相虞乐(虞通娱),故曰上虞。”上虞还是梁祝传说故事的发源地,越窑青瓷发源地和唐诗之路发源地。这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名人景观众多,舜井怀古、广陵听贤、东山垂钓、凤鸣访仙、曹娥庙思孝……走进上虞,仿佛每一次的呼吸,都能闻到久远的文化气息。“美哉名区,秀美孕育,达人杰士,史不绝书”,这是清代著名学者徐致靖对上虞的称赞。
上虞,现已跻身全国百强县第46位,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榜中排名第35位,在“福布斯2007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中居县市首位。上虞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县市、中国伞城……一连串的城市名片中,中国建筑之乡的称誉更是硬朗朗、响当当!
建筑业成就了上虞!如今,在大江南北只要提及上虞,人们立刻想到的就是她的建筑业。浙江省的房建特级企业,上虞就有7家,占了全省的近1/5。上虞的建筑业大军有近15万人,全市农民人均收入中,有1/3来自建筑业;2006年,上虞建筑业产值达473亿元。
浙江省建设厅一位领导曾这样指出:“上虞建筑业总产值连续8年保持全省第一、省外市场建筑业产值连续10年列全省第一、建筑企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列全省第一。”三个“第一”,道出了上虞建筑业在浙江省的地位,昭示了上虞建筑业作为领航者的无穷魅力。
品牌——拓展市场,赢得荣誉
上虞的许多建筑企业,有两句话必挂在嘴上:一句是“做一项工程,树一方信誉,拓一片市场”;另一句是“今天的质量,明天的市场”。这两句话,说的其实是同一个意思,即建筑企业要称雄市场,必须靠质量和信誉取胜。
2007年,在上虞市召开的建筑业工作座谈会上,建筑十强企业的老总如数家珍般地汇报一年来取得的省(市)级以上优质工程及工程单项奖,其中获奖最多的:五洋公司有68项、舜杰公司有26项、亚厦公司有20项、华升公司有11项,至于市级优质工程更是多不胜数。2006年,五洋公司就有5项工程获上海市优质工程奖——“白玉兰”奖。在浙江省进沪施工企业的市场份额中,上虞“军团”占近30%。
2006年初,舜杰建筑集团与各分公司签下“军令状”,从每项工程开始到结尾,紧抓优质工程不放,对优质工程的奖励,更是不惜重金,2006年,光是奖励资金就达700多万元。中富建筑集团接下江西高新能源开发公司开发的金域名都11号楼项目,组建了最优秀的项目经理班子,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建设部的安全文明要求管理。该工程最终获得了包括“杜鹃花”杯在内的7个奖项。
亚厦装饰集团,因成功装修人民大会堂浙江厅,而在国内装饰界名声鹊起。2006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业主,在考察了浙江厅后,当场拍板,将国家元首专机楼精装修交给亚厦公司设计施工。2006年,亚厦装饰中标的110个工程中,有85%的项目是业主看中亚厦品牌而主动找上门的议标工程。
创新——拓宽行业,做大企业
上虞市建筑业管理局的一位领导用一个颇有意思的等式,来概括该市建筑企业的创新状况:长×宽×高=又大又强。
长,就是做长产业链,向建筑业的上下游延伸。
房屋建筑,是建筑业的本行。20多年前,当上虞的“泥水匠”们开始外出闯荡时,干的就是这个本行。但在建筑市场上掘得第一桶金后,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向房屋建筑的上下游,向建材业、装饰业等领域进军。经过多年打拼,终于形成了一条完整产业链。
在拉长产业链过程中,建筑公司涉足房地产业,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该市建筑业管理局曾作过一个调查,目前该市至少有20多家建筑公司在从事房地产业。如舜江建设集团,去年投资2.6亿元建设西安舜江广场,其商铺营业房很快销售一空;中鑫建设集团,目前拥有1个房屋总承包特级资质,3个装饰装修、园林古建筑、劳务分包一级资质,4个地基与基础、机电设备安装、钢结构、市政公用工程二级资质;其他特级企业,类似的专业资质有10多个。这些专业资质,成了建筑企业做长产业链的生力军。
宽,就是做宽产业,形成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经营格局。
在建筑市场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上虞“鲁班”们,近年来,开始将手中的资本投向一些朝阳产业,如旅游、酒店管理、经贸、能源、矿产、劳务、高科技产业等,使企业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
华升建设集团与宁波的两家公司共同投资,兴建了北方不锈钢生产企业——内蒙华业特钢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不久就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2007年,预计可以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目前,一个以华业特钢为龙头的不锈钢产业园区,在包头逐步形成,预计到明年,整个园区可以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
高,就是提高建筑行业层次,向高端市场拓展。北京人民大会堂,国际机场国家元首专机楼,北京奥运媒体村……这些听起来都令人怦然心动的项目,上虞的建筑企业都干得得心应手。尤其是首都机场国家元首专机楼,无论是用材还是施工工艺方面,都代表了当今国内大型公建项目装修、装饰的顶尖水平。亚厦装饰集团凭借自身的技术力量和创新水平,施工质量赢得了业主的好评。
上虞的建筑企业还积极走出国门,将建筑领域拓展到国外。2006年8月,中富建筑集团在伊朗正式注册设立中富(伊朗)钢构公司,承接了伊朗中国商贸城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中东地区最大的集市场、仓库、工厂、物流、餐饮、娱乐、公寓于一体的综合性商贸城。海滨集团也在泰国成功组建了公司,承接了泰国仁爱安居工程,工程额突破7.4亿人民币。五洋公司和舜杰公司双双入选中国承包商60强;五洋公司还入选中国最大500强企业集团;亚厦装饰公司连续4年入围中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前三名。
责任——胸怀爱心,回馈社会
上虞的建筑企业,在加速完成资本积累的同时,从没有忘记过自己对公益事业和慈善活动的资助,这已经成为他们的责任。
在一年一度的上虞市慈善捐赠活动中,建筑企业一直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其中2006年,全市的11家建筑企业,向慈善总会捐助的冠名慈善救助基金达8500万元。
建筑企业的老总们,致富后都怀着浓浓的家乡情结,以不同的方式、相同的心境回报父老乡亲。五洋公司出资1000万元,成立了沥海五洋“夕阳红”基金,对沥海镇沥东村65周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华升公司出资500万元,成立崧厦镇老党员基金;中鑫公司出资200万元,设立上虞樟建奖教奖学基金;亚厦公司出资200万元,成立助残扶残基金等。
除了这些以公司名义认捐的基金外,老总们还自掏腰包,热心资助公益事业。如舜杰公司老总个人出资100万元,为上虞全市各乡镇、街道敬老院赠送彩电、影碟机、洗衣机等6大件各一套;华升公司老总个人出资100万元为家乡农村整修河道等。
建筑业是上虞一大支柱产业。它解决了上虞近7万农民的就业问题,据保守估计,在上虞市农民人均收入中,至少有1/3来自建筑业。
不光在农村,许多建筑企业还成了推进上虞城市化进程的主力军。2007年,全市18家建筑企业联手,共同启动建筑业总部大楼的建设。这一大楼设计层高200多米,地上面积达11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上虞市建筑企业总部基地、建筑设计创意中心、行业管理服务平台。
服务——政府功能,企业后盾
长期来,上虞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建筑业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已从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不是干涉企业的发展,而是时时处处为企业着想、为企业服务。每年年初,市政府为评选上一年度全市建筑十强企业召开隆重的表彰会,这成了上虞市多年不变的一个“保留节目”。会上,上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为建筑功臣们颁奖,以褒奖他们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市建筑业管理局、市建筑业协会每年出资,在全国、全省的一些主流媒体上为重点骨干企业进行广泛宣传,帮助企业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不过,让上虞众多建筑企业感受最深的,还不是评奖、表彰和良好的口碑,而是政府有关部门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热情周到的服务。
上虞人事局在评定职称时,原来是一年评一次,无法满足一些建筑企业的要求。为此,上虞市人事局等有关部门特事特办,将初级职称的评定周期,改为一年2次或3次,最多的一年竟多达5次。这样一来,有关部门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但对企业来说,却是实实在在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
全市金融部门,主动为建筑“十强”企业、优胜企业,提供贷款方面的优质服务,切实解决建筑企业短期贷款难的问题;政府财政部门,对建筑企业上缴的税收,采取部分返还方式,扶持企业发展;公安部门则在建筑业管理局设立联络室,对建筑领域的一些经济犯罪,予以重点打击,为该市建筑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在上虞市建管局,有这么一句口号:“企业的满意是我们最大追求,企业的发展是我们最大目标,企业的成功是我们最大欣慰。”他们一直在践行这样的服务理念。
资质,是建筑企业实力的标志,也是他们开拓市场的“敲门砖”。而资质要升级,就需要有大量的技术人员。这个难题怎么解决?上虞市建管局联合该市劳动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加大了对建筑企业人才培训的力度。为方便在外地工作的员工,上虞市有关部门就带着老师,到上海、南京等工地,对一线操作工,进行上门培训、考试,合格后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从2003年开始,每年培训的人数都在3000人以上。建管部门还专门从杭州一些高校请来专家,对报考各类证书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据统计,去年,该市共培训各类技术人员3820名,其中项目经理继续教育培训1830名,一级建造师考前培训221名。
目前,上虞市在重点抓好建筑业的同时,也更加明确了上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这就是:按照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要求,实施工业立市、开放兴市、商贸活市、文化强市、生态靓市战略,打造以机电、化工、轻纺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连接沪、甬、绍的重要节点城市,使上虞真正成为“长三角的金南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