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期●专稿●

做好知识分子工作 办好高水平大学

——在夏征农教育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作者:秦绍德

 

 

“半是战士半书生,一行政治一行诗。”夏老的这句诗是他百年人生的准确概括和真实写照。

“战士”,指的是夏老一生戎马。他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事业,一路走来,历尽艰辛,却从未稍减革命意志和对党的忠诚。

“书生”,我个人理解,指在他充满传奇的一生中,从未离开过他挚爱的教育和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夏老与复旦有着不解之缘。他原名夏正和,1927年在陈望道先生的帮助下,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并于次年担任复旦大学共青团支部书记。当时,他一边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一边与同学们合办《青鸟》杂志和壁报,刊登进步文章。也正是在那时,夏老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夏征农”。

1978年,夏老回到母校工作,担任复旦大学党委第一书记,后兼任上海市社联主席。当时文革刚结束,百废待兴。他一上任便排除干扰,为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教职员工进行平反昭雪。为已离校的学生“右派分子”摘帽,恢复名誉。夏老多次在党委会上提出,凡过去因受错误的思想路线影响而形成的问题和矛盾,都要积极主动地加以解决,该认错的认错,该检讨的检讨。为让师生进一步安心工作学习,他设法解决了多年来教工们买菜难的问题。

夏老一直倡导民主办校。他在学代会上专门作“要民主办校”的报告,提出要发扬学术民主,贯彻双百方针,提倡学生自治,努力把复旦办成教学和科研的中心。在他的支持下,已经停刊十年的《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刊,夏老亲任主编。在他的鼓励下,复旦成立了许多学生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小组,各科系都办起了学生自己主编的墙报。夏老每天清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校园内去看这些墙报。从这里测出学术研究的“行情”和学生的思想动态。正是在夏老的努力下,复旦大学又一次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在复旦工作期间,也是夏老思想最活跃的时期。在那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夏老以极大的勇气提出要“解放思想,发扬民主,打破思想顾虑”。在他的支持下,《文汇报》在头版对复旦大学“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进行了报道,这成为上海报纸展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先声。正是在夏老的带动下,上海市社联、市委党校等单位组织的讨论会和文章也纷纷见报。在随后的两个月时间里,夏老先后发表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重视知识分子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起》等文章,引起巨大反响。

夏老在复旦工作的时间虽然并不长,但期间的点点滴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座高耸的人格丰碑。我个人体会有三点特别值得学习:

第一,学习他信仰坚定、实事求是的品格。夏老是一位历尽考验,信仰不变、本色不变、激情不变的革命老人。他坚持真理、反对教条,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始终保持“耳聪目明”;他铮铮铁骨,勇于担当,坚定地冲破思想的桎梏,为党和人民擦亮理论的明灯。夏老曾赋诗:“七十方知六十非,书生意气不趋时。铸成僻性终难改,月夜花荫忆子规。”夏老是这样写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对祖国的赤子之爱、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学习他挚爱教育、矢志不渝的精神。夏老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上个世纪30年代起,他先后当过补习学校的教员、高级教师,也当过专科学校的教授。到了晚年,夏老更是专注于教育,为建立教育基金会四处奔波。他曾用七言绝句,抒发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情怀:“问余何事笑颜开,习习薰风拂面来;重道尊师兴大业,喜看桃李尽成材。”2001年,夏老98岁生日时,我带了两个刚入党的大学生和用98朵玫瑰镶成的花篮向夏老祝寿。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夏老对复旦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

第三,学习他与时俱进、开阔包容的胸怀。在复旦工作期间,夏老以师生为本,不断革新理念,激发办学活力。他与知识分子广交朋友,推心置腹,既敢于批评,又体谅包容,把大家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共同的奋斗目标上来。面对真理标准讨论中的阻力和忧虑,夏老倡议开办了党员干部读书班,并亲自作动员报告。他说:“只有我们各级干部的思想解放了,认识一致了,才可能在我校建立民主团结的政治气氛,把我们学校办成第一流的重点大学。”他认为,党委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思维能力,因此一定要采取与人为善、平等相待、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办法。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课堂教学中去,做到文化娱乐中去,做到日常生活中去;要善于运用各种宣传载体,使思政工作无所不在,营造团结、民主、进步的良好校风,把学生培养成才。他的这些思想不仅符合当时的实际,到今天也很有现实针对性。

夏老终其一生,革命活动、学术研究、教育事业交相辉映。他既是一位淡泊名利的豁达智者,也是一位正直耿介的慈祥长者。他的品德、思想和理论,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们缅怀夏老,就是要继承夏老的遗志,学习和发扬他的崇高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大繁荣、大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