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晌午,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迈进了坐落于浙江省上虞县丰惠镇钱字弄23号(今普发南路3号)的北撤会议旧址,聆听70年前那匆忙而又坚定的足音,寻找一段刻骨铭心又可歌可泣的烽火岁月。
有着千年历史的上虞古县城丰惠,是水肥土沃之地,不但养育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更是走出过像王一飞、胡愈之、吴觉农、范寿康等让人敬仰的先烈乡贤。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演绎过无数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跌宕起伏的传奇,其中的北撤会议就是极为浓墨重彩的一个章回。
走进钱字弄23号,映入眼帘的是三间砖瓦平房,坐北朝南,穿斗式构架,七檩五柱,硬山造屋顶,小青瓦覆盖,玻璃木门窗,典型的江南庭院建筑风格。院落里依然青草滋润,绿枝舒展,两棵古老的广玉兰亭亭如盖,月季花竞相绽放,热烈红火,宛如一户殷实人家的小院,静谧、温馨而富有诗意,几乎让我忘记了往昔血雨腥风的峥嵘岁月。惟有那块悬挂在屋檐下、由当年主持会议的中共浙东区委书记谭启龙同志题写的“上虞革命史迹陈列馆”横匾,提醒了我曾经的风声鹤唳和战争硝烟。公允地说,那九个毛笔大字还谈不上遒劲雄浑,刚健有力,但依然能让人感到“铁军”那种不屈的铮铮铁骨。上虞丰惠,作为1945年6月底浙东第一个被解放的县城,这三间平房成了中国共产党浙东区委和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机关的驻地。著名的北撤会议也在此召开,使这座深藏在弄堂角落里的民居,被写进了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成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人们永远铭记着它的功绩,1962年被公布为上虞县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命名为绍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列为绍兴市首批红色旅游点,2013年入选第二批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
跨进北撤会议旧址,扑面而来的便是一股浑然天成的浓厚的革命历史气息。室内的陈设还原了当年北撤会议时的情景,房子中间,三张高低不等的八仙桌排成一排,上面摆着一只竹壳热水瓶、两盏铜质煤油灯和几只式样各异的瓷杯,四周有几张破旧的长板凳。东侧墙壁上挂着当年参加会议的先辈的照片,照片黄迹斑斑,但先辈们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可见。哪曾想,这间毫不起眼却又饱经沧桑的民舍,竟是当年决策和领导浙东新四军北撤的指挥所。
北撤,是中国共产党的忍让为国之举,也是战略性的决策。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通过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为了避免内战,共产党作出了必要的让步,愿意主动撤出包括浙东在内的8块根据地。浙东纵队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接到北撤的命令,感到异常突然,甚至难以理解。诚如谭启龙后来回忆说:“当我读到第三条电文命令时,手不禁抖动起来,简直不敢相信。但这毕竟是事实——电报、军部命令。当我把周围情况和当时局势细细地想过之后,醒悟过来,相信中央的决定是正确的,必须立即执行。”
1945年9月20日,中共浙东区委和纵队司令部接到华中局关于浙东新四军北撤的电报指示。浙东区委书记谭启龙、浙东新四军游击纵队司令员何克希等当机立断,研究北撤行动,并决定召开浙东区党委扩大会议进行部署。9月23日下午,由各地委、县委书记和部队支队长以上领导干部30余人参加的区委扩大会议在钱字弄23号召开。谭启龙主持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和华中局关于北撤的指示,部署了有关北撤的具体工作以及船只调集等准备事宜,随后发表了《忍痛告别浙东父老兄弟姐妹书》,向浙东人民告别。从9月27日起,浙东纵队党政军1.5万人就分批在丰惠集中,然后去临山、观海卫、古窑浦三个海口,乘大小300余艘船只分三路渡海到奉县和海盐北上。北撤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并经历了激烈的澉浦突围战,打退了国民党7个团的堵截围攻,最后经过江苏如皋、涟水和东台,到达山东,编入解放军华中野战军。北撤的成功,不但在政治上揭露了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而且在军事上得以集中兵力,让更多的有生力量汇入到解放全中国的滚滚洪流之中……
70年光阴弹指一挥间,昔日的普通物件成了供后人瞻仰的革命文物。我静静地观瞻着每一件旧物,似乎还能触摸到先辈们留存的体温。寂静的房子里,依稀间仿佛还回响着当年洪亮而铿锵的声音。
我默读着那篇饱蘸离别泪水、情深意切的告别书。字里行间渗透着新四军广大指战员对浙东人民的深厚感情,洋溢着浓浓的军民鱼水情谊。我的眼前浮现出当年的情景:新四军整装远征,根据地人民扶老携幼,泪眼相连,战士们频频回首,依依惜别。其实,这样的场景不只是感人至深,而是更发人深省,它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坚强后盾和基石。无论什么时候,一个政党,一个政权,要永葆生机和活力,必须与人民群众呼吸相通,血肉相连。只有这样,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和前途,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颠扑不破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