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8日,我26军奉命由上海北上,于10月25日全部抵达待命地区,转入紧张的临战准备。11月19日,26军在军长张仁初、政治委员李耀文率领下,由吉林临江过境,开赴朝鲜战场,之后参加了第二、第四、第五次战役和平康、金化地区的防御作战。全军指战员前仆后继、英勇战斗,歼敌3.83万余人,出色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光荣任务。1952年6月14日,26军奉命回国。我时任26军战旗报社总编辑。我回忆了60年前在朝鲜战地三个节日的情景 。
前沿阵地过春节
1951年在朝鲜前沿阵地,我与一个连的战士度过了我戎马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个战地春节。除夕晚上,天气特别晴朗,也特别冷。这不是在和平环境过年,这是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这是激战前夜。
全连战士全部警惕地注视着前方敌人的阵地,各守哨所,有一部分战士在地堡里包饺子。我这次作为战地记者,主要是采访英雄二班,和二班的战士一面包饺子,一面采访。“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姓张的泰安籍战士向我说起他们在家时过年穿新衣、吃团圆饺子、磕头拜年、守夜辞旧岁的情景,不知不觉眼睛湿润了。稍一停,他说起了顺口溜:“抗美到国外,中朝唇齿情。亲人念祖国,儿女是群英。保家又卫国,杀敌来立功。”接着一个莱芜籍的战士小刘也说起快板:“新鲜新鲜真新鲜,地堡战壕过年关,飞机天上来助兴,枪炮声声欢乐年。”正在此时,敌机在空中投下一颗颗照明弹,照得阵地一片光亮。一个战士幽默地说:“嗬!敌人给我们送来了节日礼花!”接着我们一起唱起了《志愿军战歌》,歌声此起彼伏,表达着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之情。
中秋之夜思亲人
抗美援朝的第二个年头,我在朝鲜度过了一个最难忘的中秋节。
那天晚上,天气特别晴朗,皓月当空。这次赏月,不是在和平环境,而是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此时,美国飞机轰响着不时掠过阵地上空,投下一颗颗照明弹,皎洁的月亮也模糊不清了。当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像惊散了一样,被美国飞机炸过的村庄、阵地上的掩体和壕沟都笼罩在月色之中。好美的夜啊!可是,这却是在朝鲜战地。
一个班的战士围坐在地堡外,一面警惕地注视着前沿阵地的敌人,一面观赏着头顶上的月亮。地上是战士们白天画的月饼,还用小石子砌成“北京月饼”四个字。在一个名叫王洪洁的山东籍小战士提议下,大伙一起编了个《战地赏月》的顺口溜:
“中秋在战地,月是故乡明。亲人望明月,悠悠祖国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大诗人李白的诗句勾起了战士们对祖国的无限思念之情。但是战士们懂得,眼前的艰难和险恶,正是为了祖国的神圣尊严和家乡的秀丽山川,正是为了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
战地的节日礼花
1951年10月1日国庆节,当时,我作为《战旗报》总编辑,深入到前沿阵地一个连队,与官兵共度国庆佳节。
白天敌机狂轰滥炸,我们只能晚上8点多在掩蔽前的一个半山坡小树林里举行。
联欢会开始了,群情高昂,“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祖国》这首激动人心的歌,唱了一遍又一遍,战士们唱着唱着眼睛湿润了,这是对祖国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从兵团机关来的全军著名战斗英雄神枪手魏来国同志心情异常激动,站起来指挥大家唱起了《志愿军战歌》,并领着高呼“祖国万岁!人民万岁!”震撼人心的口号,回响在战地夜空,使山林激荡,使心潮汹涌。
节日气氛愈来愈浓。朝鲜人民军协奏团演员长途跋涉来祝贺了。战地成了歌的海洋,舞的海洋。舞蹈《春之歌》那种幽幽的情,美美的韵,使人心旷神怡。我们的战士也欢乐地跳起了秧歌。中朝人民的心融会在一起了。远离祖国的儿女们,更加想念祖国,更加激起了“保家卫国”的革命豪情,并从心底深处发出对伟大祖国、伟大人民的祝愿: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