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期●缅怀篇●

方巷有棵“将军松”

作者:洪 军



  我喜爱松树,喜欢诵读有关松树的诗文。读中学时,语文课本上的陶铸文章《松树的风格》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曾专门搜集阅读过有关咏颂松树的诗词典故:“铮铮铁骨傲苍穹,霜雪奈何不动容”(唐·白居易),“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宋·王安石),这样的诗句读来令人荡气回肠。陈毅同志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一诗,更是大气磅礴,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不畏艰险的革命情怀,让我们的胸襟更加开阔。
然而,我在这里是要讲述一个我在邗江方巷听到的关于将军和松树的故事。

这是一棵远近闻名的松树。我兴致勃勃前往踏访,这棵松树就在老扬菱路河大桥的桥北,傲然挺立,郁郁葱葱,笑迎冬去春来,静观花开花落。松树旁边住着一户夏姓农民。看上去这是一棵普普通通的松树,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棵松树在这里生长了整整50年,是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张爱萍将军于1965年冬亲自栽下的,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将军松”。

1965年9月2日,张爱萍将军响应毛主席号召,带领10多个摘去帽徽、领章的军人,风尘仆仆地从西北氢弹和导弹试验基地来到地处苏北农村的方巷蹲点,参加“四清”运动。对于张将军来说,苏北对他并不陌生,早在大革命失败后,他曾来到通如泰地区组织过农民暴动,打土豪,分田地,发展农会,建立红色政权;抗战时期,张爱萍曾任新四军第3师9旅旅长,3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盐阜地委书记,新四军第4师师长,在苏北地区纵横驰骋,组织指挥了多次战斗,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粉碎了日伪军的猖狂进攻和“扫荡”。新中国成立后,他虽然长期在军队和国防战线工作,但他对农村和农民怀有深厚的情结,早就想来到当年战斗过的地方看看乡亲们。这次来到方巷,他看到这里的农民生活非常困难,住的是东倒西歪草房,吃的是山芋杂粮,百分之九十五的村民都是文盲,这大大超出了将军的想象,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已经解放十多年了,农民兄弟还过着这样贫穷的生活,他的心情非常沉重。他觉得,共产党当初闹革命就是为了让广大群众翻身解放,过上幸福生活,苏北人民为革命付出的太多太多了,解放后虽然翻身了,但到现在还这样贫困,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责怪他们?是我们进了城把农民忘了,农村存在问题的根子在我们共产党自己的身上!

当时轰轰烈烈的“四清”运动是以“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变”为宗旨的,许多点上的做法已从教育运动完全转向阶级斗争,矛头直指农村广大基层干部,甚至开展夺权斗争。面对当时的政治气候和社教形势,张爱萍经过走访调查和深入思考,形成了独特的方巷社教工作思路,既没有查“四不清”干部,又没有把矛头对准“走资派”,搞“夺权”斗争,他在中央社教运动文件首页题写了四句话:“教育干部苦口婆心,关心干部无微不至,帮助干部仁至义尽,处理干部实事求是。”这是何等的胆识和气魄!“重要的问题是教育农民问题”, “充分调动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张爱萍一直把这两句话挂在嘴上,根据他的要求,首先从抓学习毛主席著作做起,组织工作队员、大小队干部和社员群众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张将军坚持和社员群众一道学习,在田间地头,在打谷场上、在文化室里,教大家认,教大家读,给大家讲解,谈学习心得。他说:“每一个人都要为集体,为国家,只有锅里有了,碗里才有,这就是为人民服务;一个人不可有私心,要有公心,对别人要有爱心,像一个叫白求恩的外国老头,不远万里来帮咱;还有,要肯干、实干、苦干、持之以恒地干,就像古代的愚公,把山都给搬走了,咱还种不好一块田?”浅显的语言,深刻的道理,说得大家心明眼亮。随着毛主席著作学习的深入,方巷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变了,社会风气变了,广大社员群众劳动热情高涨,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大小队干部自觉对照检查,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张爱萍的这种做法和其他社教点上的做法迥然不同,犹如青松昂首挺身,独傲苍穹。1966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方巷大队的经验,一时间竟吸引了全国26个省16万多人前来参观学习,这大大鼓舞了方巷的干部群众。
  松树之所以“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皆因其根深深扎在泥土中。张爱萍将军在方巷蹲点期间,始终注意紧密联系群众,他身穿旧军装,头戴旧军帽,背着黄挎包,走农户,访农民,察民情,和农民一起劳动,从群众这块“沃土”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刚到方巷不久,他就听到有人反映,社会主义教育的大道理管不了吃饱肚子,这让他感受到了广大群众希望尽快摆脱贫困的强烈愿望,于是主持制定了治贫致富发展方巷的规划,并请来了两位农业技术专家来方巷指导。经过层层发动,打响的第一个战斗是清河塘,挖淤泥,车干了全大队44口塘,挖出塘泥50万担,为农田上足了肥料,1966年夏收时,全大队小麦增产26%;第二个战斗是修水利,筑了1000米长防洪大堤,兴建了电灌站,解决了能排能灌、旱涝保丰收的问题;第三个战斗是植树造林,栽种了桑树、杨柳、银杏等经济林木和其他树,将军亲手植了8棵树,其中松树4棵、白果2棵、红梅2棵;第四个战斗是发展副业,张爱萍认为方巷人多地少,光靠农业摆脱不了贫穷,必须大力发展副业和加工业,在他倡导支持下,社员群众开始养蚕、养家禽、养鱼、搞编织,办起了粉坊、石磨坊、蚕房,以增加副业收入。有人担心会被说成是搞资本主义,张说:“那就让社会主义看着他们喝西北风吧!”张爱萍在方巷,关心群众冷暖疾苦,真心实意为大家做实事,办好事。五保户汤奶奶冬天少棉被,他知道后从自己床上抽出一条,叫人送去。社员柏宏兰生病,他派夫人去看望,并送上二斤红糖。社员许兆庆家住的是危房,他同大队干部商量帮助维修,亲自帮工搬土坯。有的社员听说他是诗人、书法家,请他写字、题词留念,他都满足大家要求。这一桩桩、一件件,社员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头,将军和方巷人民结下了深情厚谊。1966年4月27日晚上,将军和工作队要离开了,尽管事前关照不开欢送会,但还有近千人自发前来送行,大家依依不舍,有说不完的话,将军眼含热泪和大家一一惜别。
  张爱萍虽然离开了方巷,但他和方巷人心相通、情未了,将军惦念着方巷人,方巷人热爱着将军。“文化大革命”中,当张爱萍遭受迫害身陷囹圄时,知道消息的方巷人忧心如焚,当将军历经磨难终于出狱又获自由时,方巷即派代表赴京看望。如今长在老扬菱路河大桥北的被当地人称为“将军松”的松树,在“文革”中也险遭南京来的造反派砍伐,硬是被当时住在旁边的夏正举老人拼死保护了下来,才幸免于难,而今夏正举的后人自觉担负起了守护的责任。两年前,方巷镇政府利用张爱萍在方巷蹲点期间的办公和生活住地,建起了“张爱萍在方巷”史料陈列馆,前来参观的人员都要去瞻仰“将军松”,因为这棵松树已成了张爱萍在方巷蹲点的见证,在人们的眼中,已将它定格为张爱萍崇高革命精神和高洁情怀的化身。

苏东坡有句至理名言:“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张爱萍将军生前栽下的青松生长在方巷的土地上,而张将军的光辉形象则永远耸立在方巷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