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期●缅怀篇●

清明前夕凭吊朱枫烈士

作者:王祝芳



清明节前夕,我与两位同学怀着敬仰的心情,一起从宁波城区来到镇海区九龙湖镇狮子山北麓革命烈士陵园,拜谒朱枫烈士墓。

陵园内花卉簇拥,青松翠柏挺立。这天下午阳光明媚,我与同学一起登上了271级阶梯的碑座台基。雄伟的纪念碑高15米,由花岗石砌成,国防部原部长张爱萍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潇洒遒劲,传递着前辈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屈的精神。碑的上方那颗熠熠生辉的红五星,如同先烈们的革命精神永照千秋。

“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红枫翠柏堪慰逝后英灵”。朱枫烈士纪念碑,宛如书卷,碑面以金色的隶书,镌刻着朱枫烈士短暂却不平凡的人生。朱枫烈士纪念碑正对着的就是烈士的墓碑,上刻着她的头像浮雕。朱枫烈士脸庞沉静,坚毅地注视着远方。

我们面对朱枫烈士墓地三鞠躬,用无限的哀思向烈士不朽的忠魂致敬……这时,我想起了不久前瞻仰朱枫烈士故居时的情景:故居位于镇海中学校园内,是一幢旧式小楼房,楼房的外表历经沧桑,镇海中学保存了这幢小楼房,成了校园里众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的一个。这时,我也联想起了刚刚读完的《镇海的女儿——朱枫传》一书。这是一部颇具传奇色彩的书。朱枫,原本是一位“憩园闺秀”,生长于镇海一位富商之家,又是宁波“竹洲女师”高材生。她还是书法大家沙孟海的弟子。其间,她曾历经年幼丧母、远嫁、孀居等人世沧桑。1937年七七事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抗日烽火燃遍大江南北,镇海地区也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原本在家抚孤奉亲、寄情于书画的朱枫,毅然抛弃舒适生活,投身时代洪流,并与后来的丈夫朱晓光携眷离开了镇海,投奔武汉。革命征途中,她变卖了家产支持革命事业。1944年,她奉命来到沦陷区上海进行地下工作,后被捕入狱,经受住了日本宪兵的残酷拷问。获释后,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接着又奉命赴香港从事情报工作。1949年5月,上海解放了,在香港正准备回沪与丈夫、女儿团聚的朱枫,突然接到上级指示,要她赴台湾执行任务。1950年1月,朱枫在台北发信给友人,称“凤将于月内返里”。半个月后,正当朱枫完成任务即将离开台湾时,由于叛徒的出卖,不幸被捕,并于这年6月10日英勇就义。

让人感慨的是,由于历史原因,朱枫烈士牺牲的很多真相和细节已经湮没在烟云深处。经冯亦同先生等人不畏艰难多方努力,使这位革命女性的传奇一生从历史深处被打捞出来,还原了她的本来面目……

我凝视着那墓碑上她的头像浮雕,胸中涌起无限感慨,那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仰而献身的人,是值得人们永远崇敬和思念的。丰碑无言,大爱无疆,先烈们的功绩与日月同辉,如山河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