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期●随感录●

环境就是民生

作者:沈永昌



今年全国两会,一个热点话题就是保护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既是党和政府对保护环境的明确要求和紧迫任务,也正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一致期待和共同责任。

环境就是民生,这是一个负责任政府的鲜明政治态度。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宏伟目标提了出来,这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强调生态文明安全的重要讲话论述批示超过60次,而且指出:“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这些生动地证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环境治理方面,有着“不信蓝天唤不回”的坚强决心。

环境就是民生,党和政府从治国理政的高度推进环境保护,关键在于各级领导要增强忧患意识,分析环境恶化的真正原因,从本地区本单位做起,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决不能让环境在自己的身边和手里变得越来越坏。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实在令人忧虑:大气——在全国74个按新的空气质量标准监测的城市中,达标比例仅为4.1%;土壤——全国1.5亿亩耕地受到污染,四成多耕地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资源面积的三分之一;水体——受严重污染的劣质(5类)水体比例占10%……

这空气、水和土地是老百姓赖以生存的根基,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空气、水和土地,现在面对严重污染,只有铁腕治理,才能让群众有个基本的生存生态环境,这实在是最大的民生实事。

环境就是民生,这不能仅仅作为一句口号喊喊而已。生态环境保护贵在行动,成在坚持,只有紧抓不松劲,才能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今年,被称为我国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已实施2月有余,现在主要的是严格执法,决不能姑息迁就。事实证明,哪个地方执法严了,哪里的环境就会明显好转。当然,政府的行动离不开市民的自觉,向环保宣战没有旁观者,只有人人行动,企业节能减排;个人少开一点车,节约资源,绿色行动,同心协力,才能建设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

上一篇:战场小记下一篇:公私分明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