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交战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诸方面的较量,这种较量又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进行的,即中国古代军事学理论中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地理因素与敌我力量对比,历来制约与影响着交战双方的战略和战术决策。能否利用地理因素,扬长避短,制订与实施正确的军事战略,对决定战争胜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全面展开。由于日本是侵略者,中国是被侵略者,因而这场战争的长期的主要战场是在中国的国土上。这样,中国的地理特点在这场战争中就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抗日战争前后,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对抗日军事战略高度重视,在依据中国地理的重要特点与敌强我弱的战争态势等因素,提出与实施的抗日军事战略,对于中国抗战取得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对中国地理的重要特点及敌我军事态势,作一简略考察与分析。
中国地理的自然特点。中国幅员辽阔,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是日本领土的20多倍。中华大地,地形地貌复杂,不同区域千差万别。全国地势西高东低,主要河流多由西向东。东南沿海地区多平原,交通方便,人口繁庶;西北、西南多高山峻岭与高原,地广人稀,交通艰难。
中国地理的经济特点。由于历史的原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后,中国仍是个农业国。农业与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当时中国国民经济的最主要成份。少数近代工商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沿江几个大中城市。中国经济的落后必然导致中国军队与国防力量的落后。
中国与日本军事态势对比。中国的国家政权与军队在辛亥革命以后,长期陷于分裂与内战,自上世纪30年代初以后,逐步趋向统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1937年的中国仍然是一个“无组织之国家”。中国国民政府的近百万军队分布在从平津一线直到两广、云贵的广大地区内,装备落后,战斗力薄弱,且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部队,独立于国民政府以外,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于上世纪30年代中期集结于西北陕甘宁边界地区,约两万余人。而与中国相反,日本是个天皇制高度统一与严密组织化的军国主义独裁国家,在上世纪30年代,野心勃勃的昭和军阀集团控制了日本政府。
有鉴于此,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抗日军事战略问题高度重视。毛泽东早在1936年7月16日就指出:“战争的前期,我们避免一切大的决战”,尤其要反对“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专靠防御工事的阵地战”。在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先后写下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多篇论著,指出中国抗战必须而且可以采取持久战方针,“这种方针,在领土狭小的国家是做不到的,在政治太落后了的国家也难做到。我们是大国,又处进步时代,这点是可以做到的”。
由于中国国土辽阔,中国军队采取诱敌深入、持久抗战的战略,因而必然提出了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在1938年5月所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发生的,中国既不是小国,又不像苏联,是一个大而弱的国家。这一个大而弱的国家被另一个小而强的国家所攻击,但是这个大而弱的国家却处于进步的时代,全部问题就从这里发生了。”
首先是中国国土辽阔,敌占地区面积广大,为敌后游击战争提供了广大的回旋余地。敌人在我们这个大国中占地甚广,但他们的国家是小国,兵力不足,在占领区留了很多空虚的地方。这就为在敌占区发动与开展大规模的、独立自主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游击战争,以及建立与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其次,在广大的敌后地区,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千差万别,就为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游击战争提供了可能。第一是山地。敌后地区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如长白山、五台山、太行山、泰山、燕山、茅山等。“山地建立根据地之有利是人人明白的……这些根据地将是抗日游击战争最能长期支持的场所,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为此,毛泽东号召:“我们必须到一切处于敌后的山岳地带去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起根据地来。”第二是平原。敌后有广大的平原地区,如冀鲁平原、苏皖平原、江汉平原、苏南平原等等。平原较之山地当然差些,然而决不是不能发展游击战争,也不是不能建立任何的根据地。毛泽东说:“一方面,敌人兵力不够分配,又执行着前无古人的野蛮政策;另一方面,中国有广大的土地,又有众多的抗日人民,这些都提供了平原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临时根据地的客观条件;如再加上指挥适当一条,则小部队的非固定的长期根据地之建立,当然应该说是可能的。”第三是河湖港汊地区。敌后这类地区不少,其建立根据地的可能性,客观上说较之平原地带为大,仅次于山岳地带一等。这已为历史上许多事例所证明。毛泽东号召:“江北的洪泽湖地带,江南的太湖地带和沿江沿海一切敌人占领区域的港汊地带,都应该好好地组织游击战争,并在河湖港汊之中及其近旁建立起持久的根据地,作为发展全国游击战争的一个方面。”
在敌后广大地区开展的抗日游击战争,将大大影响与改变全国的军事布局与战争态势,形成中日双方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具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毛泽东在1938年5月所作《论持久战》中说“敌占地区将占中国本部之大半,而中国本部完整的区域只占一小半。这是一种情形。但是敌占大半中,除东三省等地外,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依重要性说是一等的,依面积和人口来说可能只是敌占区中之小半,而普遍地发展的游击区,反居其大半。这又是一种情形”。在敌后的游击战与外线主力军互相配合,形成夹攻敌人的奇观与包围敌人的天罗地网。1938年11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大半个中国将变为敌人的后方,如果没有最广大的和最坚持的游击战争,而使敌人安稳坐占,毫无后顾之忧,则我正面主力损伤必大,敌之进攻必更猖狂,相持局面难以出现,继续抗战可能动摇,即若不然,则我反攻力量准备不足,反攻之时没有呼应,敌之消耗可能取得补偿等等不利情况,也都要发生……因此,游击战争虽在战争全体上居于辅助地位,但实占据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敌后游击战争主要由中共领导的八路军与新四军承担。中共的部队利用日军迅猛向前推进和兵力掣肘所形成的后方空虚,利用敌占地区的广大与地形的复杂,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先后创建了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冀热辽、胶东、渤海、鲁中、沂蒙、苏北、淮北、苏南等根据地,建立了各级严密的中共党组织,建立了各级只听命于中共中央而完全独立于国民政府之外的政权,大力发展各种武装,开展游击战争,配合国民政府军的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同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中所说:“在战争问题上,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分工,就目前和一般的条件说来,国民党担任正面的正规战,共产党担任敌后的游击战,是必须的,恰当的,是互相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协助的。”
中共在抗战期间花大力在敌后建立与经营的各抗日根据地,总面积日益扩大,控制人口达一亿多,是抗战发生前中共军队控制区面积的几十倍乃至几百倍,成为中共在抗战八年中迅速发展壮大的最重要基地和最重要的兵力、财力的来源,并为中共在抗战胜利后抢占广阔的沦陷区,特别是抢占东北,使得中共早在抗战前就一直努力地打通国际路线、背靠苏联建立根据地的梦想和计划得以实现,从而首先夺取了全东北,再进而夺取全国政权,创造了有利的政治布局和战略态势。
总之,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利用中国地理特点与其他各种条件,制订与实施正确的军事战略,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战最终胜利的重要保证之一。(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