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期●文 摘●

解放区战场是抗战“中流砥柱”

作者:徐 焰


国内舆论场长期有一种声音,竭力赞颂国民党正面战场,贬低甚至抹黑解放区战场,这是对历史事实的一种亵渎。

一是各党派、各支军队和广大民众都对抗战做出了贡献。不过仔细而论,当日军侵占东北而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时,中国共产党在沈阳沦陷第二天就在全国各党派中最早发出武装抗日的号召,随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还正式对日宣战。1935年中共中央又提出了建立包括国民党在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翌年通过西安事变得以停止内战形成一致抗日的共识。若无中共方面这些努力,南京政府还在“先安内再攘外”而内战不息,哪里会有全民族共同抗战?又何谈抗战胜利?在全国抗日战场上,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战场物质条件最困难。在只有“小米加步枪”的简陋条件下,八路军、新四军没有本钱打大规模正规战,除了“百团大战”这样少有的集中作战外,正确的指导方针便是发动群众打分散的游击战。

二是游击战是一种高超的战略战术。国民党当局当年污蔑共产党军队在敌后“游而不击”和“坐大”,此说根本违背了战争基本规则,即只有消灭敌人才能保存自己。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开创根据地后,日军自然感到后方受威胁,长期以在关内的约半数兵力进行“治安战”,并以其特有毒辣实行了“铁壁合围,纵横扫荡”等战术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敌后解放区通过粉碎一次次“扫荡”,才能形成发展——缩小——再壮大的局面。事实证明,八路军、新四军只有“抗”方能“大”,光“坐”岂能变“大”?对毛泽东提出的游击战、持久战的方针,习惯于正规战的许多人曾不理解,却能在抗战中积小胜为大胜,将日军拖得疲惫不堪。

三是两党抗战表现决定人心向背。解放区战场越战越强,最后发展到100万军队和1亿人口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使侵华日军的后方变成又一个前线,名副其实是全国抗战的中流砥柱。若是没有这些奋斗,以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为代表的投降逆流就会更加泛滥,抗战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就很难继续坚持下去。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在八年全面抗战中能坚持下来,正面战场广大官兵也曾对日寇浴血奋战,对此中国人民一直给予肯定。不过国民党政权在抗战中后期表现日益消极,尤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采取保存实力等待胜利,这又是当年国内舆论纷纷谴责的事实。正是抗战期间国共两党的表现决定了人心向背,抗战结束四年后中华大地上便出现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政权更换,当年中国人民的这种政治选择也是对抗战史的最好诠释。(摘自《环球时报》,作者系国防大学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