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期●卷首语●
30年,我们一路走来
作者:韦 潇
1985年8月15日,一本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崭新杂志创刊了,她有个响亮的名字——《大江南北》。初生之际,她显得那样稚嫩,然而她承担的使命却很重要。
到今年8月,整整30年过去,小苗已长成大树,婴儿跨进了而立之年。回望走来的路、成长的路,令人深思和感慨,既有栉风沐雨的艰辛,也有春华秋实的欣慰。
《大江南北》问世时,期刊市场已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呈现出多元化、娱乐化的倾向,这本政治性很强的主旋律杂志如何生存、立足,要不要迎合市场,从众媚俗?几年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一股诋毁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浊浪在国内外掀起,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告别革命,攻击领袖,抹黑英雄,我们要不要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旗帜鲜明、针锋相对地予以反击?相当一段时间以来,社会风气浮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泛滥,贪污腐化问题日趋严重,我们该不该为树立理想信念、弘扬优良传统,筑起一块让人们仰望和追随的精神高地?
值得自豪的是,30年来,在办刊方向这个最重大的问题上,我们心无旁骛,把路子走正了,尽心竭力,把事情做对了,这是因为——
我们难忘自己身上的新四军血统。《大江南北》是在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前夕,由上海市委老领导、新四军老同志魏文伯、夏征农积极倡议,经中共上海市委批准,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创办的。魏老给创刊号题写刊名,夏老撰写的发刊词点明了办刊宗旨和编辑方针。创办之初,杂志社负责人都是新四军老战士,编辑骨干也大多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我们难忘多位新四军老首长的厚爱和嘱托。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曾任新四军一师师长的开国上将叶飞,不仅给创刊号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还多次亲切接见杂志社领导和编辑记者,叮嘱大家:“现在办这样一个杂志不容易,你们不论怎么困难,一定要把《大江南北》坚持办下去,而且要办好!”另一位上海市委老领导、新四军老战士胡立教,始终关心支持杂志社工作,为杂志社排忧解难……
我们难忘历任中共上海市委领导同志的关怀和勉励。习近平、俞正声、黄菊在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期间,都曾给本刊写来贺信;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也作出批示,充分肯定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和《大江南北》的工作并提出殷切期望。我们一直铭记习近平在贺信中说的:“希望你们秉承传统、再接再厉,为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当然,办刊的30年,杂志社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开门办刊,紧紧依靠了两支队伍:一支是作者队伍,由新四军老战士、离退休干部、党史军史研究人员、新闻工作者等组成,前后有百余人,他们有思想、有文采,经常提供不同题材、不同文体的优质稿件;一支是联络站队伍,由各地热心于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的新四军老战士、离退休老同志及其后代组成,至今拥有百余联络站、千余成员的规模,他们有热情、有干劲,长年开展征订、组稿、学用等工作。《大江南北》能有今天,这两支队伍居功至伟!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正是由于这样的努力,《大江南北》逐步站稳脚跟并且扩大影响,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老同志的知音,中青年的益友”;2002年和2012年,她两次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大江南北》的发行年年有增长,今年达到15.5万份,据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最近发布的资料,这个发行量在上海627种期刊中位居第六。然而,我们心里清楚,这本杂志远非完美,改进和提高的空间还很大,不容沾沾自喜。
而立之年的《大江南北》,将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继续不遗余力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宣传我党我军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30年,我们就这样一路走来;今后,我们将坚定不移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