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期●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八一三抗战的民族风骨历久弥新

作者:廖大伟


回顾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八一三淞沪抗战是值得深入研究和高度评价的,因为它不仅在全面抗战中占据关键地位,而且标志着全面抗战真正决心和主动行为的开始。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第一次胜利,八一三淞沪抗战首先拉开了大幕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屈辱,英法俄美日德等世界列强一次又一次地以军事入侵为杀手锏,结果他们的索取和贪欲又总能一次又一次地得到满足。这样屈辱的历史在1945年得到了改写,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同仇敌忾、艰苦卓绝和坚持不懈,终于为自己赢得了扬眉吐气和国际荣誉,赢得了一个古老大国重新崛起的契机。抗战胜利对中华民族意味深长,照理本可以继续大振雄风,就此彻底地改变国运,可惜执政的国民党并没有好好珍惜,相反地选择了一条独裁排他而非吐故纳新继续登攀的道路,结果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革命所推翻,最终不得不败退台湾。
  今天我们从长时段大历史的视域来回顾抗战胜利的历史,仍然光辉耀眼,意义不凡,因为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个“第一次”来得太迟,中华民族期待了多年;这个“第一次”经过了多少人的努力与多少辈的接力,多少中国人为此付出了生命和鲜血;这个“第一次”不仅荣极当时,彪炳史册,而且对民族记忆、精神传承和改变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且迄今绵绵不断。
  这个“第一次”的赢得,当然不能忘记七七卢沟桥抗战打响了全面抗战第一枪,但也不能忘记是八一三淞沪抗战正式拉开了决死一拼、重兵出击的历史大幕。在全面抗战八年中,曾经发生过许多场抗击日军的大会战,这些会战投入之多,规模之大,勇猛之程度,战事之惨烈,虽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并非绝无仅有,但考虑到中国当时的条件、军队的装备、以往的历史等因素,也确实可称之难能可贵,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气概,而这些重大会战的第一场,便是八一三淞沪抗战。复旦大学余子道教授认为:“八一三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上一场震撼中外的重大战役。这场会战规模之巨大,前后方动员之广大,参战兵种之众多,战役过程之持久,战斗之激昂惨烈,战场之辽阔,以及它在国内外产生的影响之广大,在中国正面战场20多次重要战役中是极为罕见的,在许多方面甚至是独一无二的。”
  八一三淞沪抗战在整个抗战中具有重要位置
  抗战胜利是合全国之力之胜利,是团结合作的胜利,是坚持到底的胜利,是英勇不屈民族精神的胜利,同时也是世界正义力量齐心协力、互相支援的胜利。这个胜利来之不易,单纯从国内战场来讲,它就经过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战斗,由无数次大大小小军事较量所组成。在这些抗击日军的战役、战斗中,八一三淞沪抗战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战役,是中国决不妥协、全面抗战的开端,是无数次大大小小战役、战斗组成的抗战实践环节中的极其重要的一环,它开创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好几个第一。
  第一,八一三淞沪抗战是全面抗战意志高度统一下的第一次抗战行为之实施。从九一八以来尤其到了七七抗战,中国军民抗战行为发生过无数次,举国要求对日抗战的呼声也一直不绝于耳,但是国民党中央始终下不了决心,始终以国力军力不如日本而抱着“以空间换时间”的方略,始终认为还不到彻底与日本摊牌的时候,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会出现一方面积极付诸对日作战的准备,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对日进行妥协。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七七抗战虽然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并且已然成为全面抗战的起点,不过这时候全面抗战的国家意志高度统一还没有形成,彻底对日摊牌而从此决不妥协还没有下定决心。一个事实就是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7月8日,中国共产党立即发出通电,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15日,中共中央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给国民党中央。
  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宣布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声明中“如果”二字,实际意味此时蒋介石还不认为中日两国已经全面开战,中日之间还有回旋的可能和余地。事实上在此前后,蒋介石也一直在为此作外交努力,派代表与日本谈判,希望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的状况和格局,所以卢沟桥事变发生之后会呈现一面在打仗一面在谈判的现象,这说明七七抗战并不代表全面抗战已然成为国家意志高度统一,事实上一直到7月31日获悉日军占领北平、天津以后,蒋介石才下定决心,不再妥协,并且宣布全面对日开战,而八一三淞沪抗战正是在国家意志高度统一下的第一次抗战,是真正意义全面抗战决心下的第一次行为之实施。
  第二,八一三淞沪抗战是我方在挫败日军的挑衅后第一次主动组织进攻出击。就选择淞沪为战场而言,国民党及其军队是积极主动的。作为大规模会战,要主动开辟战场,并且首先出击,这在中国反侵略战争史上十分罕见。淞沪抗战是中日作战战场兵力超过百万的第一场大会战,是中外交战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海陆空立体化作战。日军出动了海陆空军,中国军队动用了陆军和空军,海军因力量微弱,担心资敌,遂凿沉长江,起阻挡日军的作用。淞沪抗战国民党第一次放手一搏,蒋介石一改以往,将嫡系部队、各地精锐,大多投放到了淞沪战场。
  第三,八一三淞沪抗战是国民政府时代第一次举国空前大团结、齐响应的具体表现。此前国民党从未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全国地盘各自为政,派系林立,党国号召和影响力长期以来实际上很有限,但蒋介石决心抗战,真正抗战,获得了全国真正的响应,实际的拥护,中国共产党如此,两广实力派如此,其他大大小小的地方派系也如此,有人的出人,有力的出力,淞沪战场几乎各省都有派兵参战,而且是实实在在地支持抗战的实施。淞沪抗战是中国反侵略作战史上单场战役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国军人凭借英勇顽强和不怕牺牲,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
  进一步发掘八一三淞沪抗战的历史价值
笔者以为八一三淞沪抗战的时代影响和历史地位实际是被低估了,虽然迄今学术界有过不少探索,积累了一定的学术成果,有些成果的学术价值还很高,但就八一三淞沪抗战的历史地位问题其实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八一三淞沪抗战价值意涵还需要进一步地发掘。
    诚如南开大学魏宏运教授所说:“八一三淞沪抗战,在中国抗击日本战争史上占据着极重要的地位,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从对外战争的角度上讲,上海战争和卢沟桥战事都是里程碑式的事件,是永远研究不完的课题”。
首先,八一三淞沪抗战即使在当时就引起了国际正视和同情,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观感,世界舆论自此对中国的抗战能力刮目相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美关系及日本与其他列强的关系。
  其次,八一三淞沪抗战一度改变了国民党蒋介石的形象,同时也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并且深刻地影响了时局和人气,为中华民族一致抗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激发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英勇抗战发挥了正面作用。
  再者,八一三淞沪抗战影响深远,为鼓舞和激励后人,创造了宝贵的历史资源和精神财富,迄今这段历史依然恍若昨天,值得引以自豪,它的民族风骨和文化价值会历久弥新,永垂青史。
  八一三淞沪抗战这一重大选题及其研究,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和大投入,需要向高精深三个维度去开拓,需要大量地搜集、整理和出版史料,尤其需要大量地翻译和出版日本的相关史料档案。因为这是一段难得珍贵的历史,是提振人心士气的历史,是真正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选题。   (作者为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