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期●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韦岗战斗——新四军江南抗战第一仗

作者:莫仲钧

1938年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向新四军发出了一系列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并把茅山抗日根据地列为全国创建的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根据党中央的指示,陈毅在新四军军部受命火速组建以粟裕为司令员兼政委的新四军先遣支队,挺进苏南敌后,实施战场侦察。4月28日,粟裕率400余名先遣支队指战员从皖南岩寺西南的潜口出发,5月19日到达江宁铜山,正式进入苏南敌后战场。

当时苏南已沦陷半年有余,社会一片混乱。日本侵略军占据铁路、公路、水路沿线大小城镇,烧杀淫掠,无恶不作;一些民族败类在日军卵翼下拼凑维持会等汉奸组织,助纣为虐,祸害乡里;痞匪盗贼蜂拥而起,趁火打劫;更有无数名目繁多打着抗日旗号,干着土匪勾当的“游击队”敲榨勒索,鱼肉百姓。锦绣江南变成人间地狱,广大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此情此景,先遣支队指战员无不深感切肤之痛,急切地盼望着早日摆开杀敌战场,以解受难同胞于倒悬。粟裕派出便衣侦探和3个武装侦察小组,分赴丹阳、金坛、下蜀、龙潭、茅山、宝堰、上党一带侦察常州、南京、镇江方向日军的布防和行动,测绘地形图,同时调查了解社情民情,为新四军大部队深入敌后作战确定战场位置。

先遣支队出发不久,陈毅即率新四军第1支队从皖南挺进苏南,6月3日抵达宣城、高淳边境狸头桥,当夜渡过固城湖进至高淳。粟裕此时赶到,向陈毅详尽汇报了侦察情况,商定积极主动地寻找战机,打击敌人。6月8日,先遣支队与第1支队第2团会师于溧水新桥。

6月11日,粟裕率部行军途中,接到新四军叶挺军长转达的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作战电令,限时到200华里外的镇江、龙潭间破坏铁道,“务于3日内完成任务”。国民党第三战区和新四军军部如此急迫命令破坏铁路,是因为日军西进由于黄河花园口决堤受阻后,放弃攻占郑州再南下武汉的作战计划,改为调集沪宁线和北线重兵沿长江两岸西犯武汉。在这种形势下,破坏日军的铁路运输线至关重要。陈毅当即调第2团一个临时组建的连归粟裕指挥,随先遣支队行动。粟裕当日率部冒雨向溧水里佳山进发,经3个雨夜的急行军,于15日晚进占下蜀街,当夜拆除铁轨约40米,致敌一列军车出轨,铁路交通中断数小时。

虽然完成了破坏铁路的任务,但由于缺乏爆破器材,指战员们觉得战果不大,颇不“过瘾”。为了扩大战果,更有力地打击敌人,粟裕果断决定趁热打铁,急速东进,在镇江至句容公路上打一场伏击战。原来在10天前,粟裕即亲临镇句公路韦岗段侦察敌情,踏勘地形,发现镇句公路每天有敌汽车通行达五六十辆之多,其通行时间以午前8时至9时及午后4时前后为最多。

6月16日晚,粟裕率部从下蜀以南的东谢村东进韦岗。此时部队十分疲劳,病员增至10余人之多,加之大雨如注,行军速度大减。部队进至杜村,粟裕当机立断,组建专门的伏击部队,从各连强中选优,优中选智,组成6个步枪班、1个机枪班和1个短枪班,各班均配备了得力的榴弹投掷手。午夜2时,伏击部队和不参战部队分别出发。粟裕率参战部队经徐家边进到距韦岗约4公里的小芦荡后,进一步分配各部作战任务,同时交代打汽车方法和注意事项。随后部队继续向韦岗急进。

17日晨8时,粟裕率先头部队冒雨沿高骊山东坡小路接近伏击地点,看见1辆敌汽车于赣船山、高骊山两山之间的公路上向镇江方向北驶,因距离太远,未予射击,任敌车驶离。这里是镇江、句容的交界处,镇句公路弯曲穿过两山之间,地形复杂而又险要,是进行伏击的理想阵地,只要速战速决,距此甚远的镇江、句容两地敌人是无法及时增援的。
8时左右,先头部队冒雨进入韦岗以西赣船山和高骊山之间隘口,迅即占领了公路两侧及山口南北两头的有利地形。粟裕则率1名轻机枪手前进到隘口北端的公路上。兵力、火器尚未全部布置完毕,日寇镇江兵站部开往句容方向的1辆卡车即由北向南快速驶来,短枪班战士按预定作战方案即行隐伏,让敌车通过。当敌车进入隘口时,隐伏战士一齐向车头射击,将敌车汽缸击穿,但敌车仍向前猛冲约里许,然后歪倒在隘口外的公路旁,车上乘员弃车而逃。设伏区域在两侧无村落的大山凹里,加之雨大雾大,因而枪声无法远传。约过六七分钟,敌军官所乘包车驶来。战斗再起,包车驾驶兵先被击毙,包车翻入路旁水沟中。接着,乘坐此车的日军野战重炮兵第五旅团司令部少佐土井被击毙,同车的大尉梅泽武四郎潜伏车侧,在刺伤1名新四军战士后,也当场被乱枪打死。此时风雨正大,敌后续军车乘员听不到前方枪声,仍前行不止。又过约5分钟,敌人第三、第四、第五辆卡车接踵而至,车上共有敌军30余人。新四军指战员愈战愈勇,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和喊杀声交织一片,震荡山谷。第三、第四辆车很快被击中,敌第五辆车见势不妙,便急刹车停在新四军火力射程之外,车上敌人跳下,潜伏在公路两侧草丛中以密集火力阻挡新四军冲击。在这紧急关头,粟裕指挥另一挺机枪移至右前方制高点射击,终将顽敌击溃。

韦岗战斗速战速决,历时仅半小时,击毙敌少佐以下官兵13人,伤敌10余人,击毁敌车4辆,缴获长短枪10余支、钢盔10余顶、日钞7000余元,以及4车满载的军需物资。新四军亦阵亡1人(红军连长温国德),伤4人,实现了粟裕在战前提出的“以小的代价换取较大胜利”的预定要求。

战斗结束后,粟裕率部迅即撤离。半小时后,从镇江派出的增援日军计17辆卡车,配以坦克数辆、大炮数门,赶至韦岗狂施淫威,并有敌机3架低空盘旋搜索,但都扑空。

伏击部队分路撤至白兔镇附近上元庄与未参战的部队会合。粟裕当日晚即向新四军军部写了战斗详报。刚刚于6月15日率领第一支队司令部到达宝堰的陈毅,闻讯策马赶到东圩桥祝贺新四军首战江南告捷。军民欢腾雀跃,共庆胜利。陈毅喜占七绝《韦岗初战》赠粟裕:“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惊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此诗前两句在1977年收入《陈毅诗词选集》公开出版时改作“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粟裕也乘兴作诗一首:“新编第四军,先遣出江南。韦岗斩土井,处女奏凯还。”接着由陈毅、粟裕共同主持,召开了隆重热烈的庆功大会。韦岗初战告捷,震撼了江南大地。上海等地中外报刊竞相报道。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也很快向新四军叶挺军长发了嘉奖电,称赞“所属粟部,袭击韦岗,斩获颇多,殊堪嘉尚”。

新四军首战江南旗开得胜,意义重大。

首先,韦岗战斗的胜利,“不仅奠定了我军进入江南战区的基础,而且开辟了胜利的先声。”(粟裕:《先遣队的回忆》)韦岗战斗首次展示了新四军抗击日军的雄风神威,沉重地打击了日寇骄横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大灭了敌人的威风,大长了抗日军民的志气,揭开了新四军深入江南敌后,发动并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序幕。

第二,韦岗战斗的胜利,一扫当时甚嚣尘上的“亡国论”和流行如瘟疫的“恐日病”所散布的消沉悲观的思想和失败主义的情绪。它告诉江南父老,新四军就是和赢得平型关大捷的八路军一样的共产党军队,使江南沦陷区同胞于黑暗中见到了光明,在政治上、思想上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和激励,大大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第三,韦岗战斗的胜利,使挺进江南的新四军指战员首次经受了与来自日本本土的所谓武士道精神最足的老鬼子面对面、枪对枪的实战较量和锻炼,以自己的勇毅和机智戳穿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而增强了进行抗日游击战争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新四军在对敌作战的战术和战斗动作运用方面也初步取得了经验和教训,这就为尔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创造了条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韦岗战斗的胜利为新四军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举行了奠基礼。

第四,韦岗战斗的胜利,也向当时国民党中的某些人表明,新四军虽成立伊始,人数不多,装备陋劣,且仓促深入敌后作战,但决非“以卵击石,不堪一击”。相反,由于新四军发挥了善打游击战,特别是善于长途奔袭和伏击、近战、夜战乃至肉搏战的特长和优势,一举战胜了以机械化装备的敌人,从而扩大了新四军的影响,提高了新四军在江南抗战乃至整个抗日阵营中的地位,也打破了国民党内某些居心叵测的人企图借刀杀人的迷梦。

77年过去了。如今韦岗战斗的硝烟早已散尽,昔日杀声震天的战场成了一片宁静的山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