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期●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国民党将领李明扬的抗日历程

作者:尹 强

李明扬(1891~1978),江苏省萧县(现属安徽)人。抗战期间,领兵参加台儿庄等战役,抗击日本侵略者;也曾与新四军合作抗日,多次暗中支持新四军;在副手李长江投降汪伪后,坚持在泰州地区抗战。1945年5月28日,日军包围了其驻地,李明扬被捕,他拒绝日、伪劝降。日本投降前夕获释。

率部参加徐州会战

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日战争开始。李明扬随李烈钧在各地积极宣传抗日,组织力量,并将以前预备的战略物资及武器集中起来,准备成立抗日组织。

1937年冬,李明扬应李宗仁之邀任第九行政区督查专员。到了徐州,他首先拜会了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很快搭起专署工作班子,成立军粮征集队和防空队、反谍除奸队,以配合部队作战。

在徐州,李明扬曾给远在武汉的周恩来写信,谈了徐海前线的战况。不久,他收到周恩来托人带来的信,请他务必多多支持鲁苏皖边区的中共抗日力量。于是,李明扬在微山湖畔的张官屯主动约见了中共鲁苏皖边区区委副书记郭子化,商量合作抗日事宜。郭子化告辞时,李明扬特地派了四名卫士护送。

1938年3月上旬,日军在津浦铁路北段大举增兵,企图南下徐州。白崇禧被蒋介石派往徐州协助李宗仁指挥作战。李明扬按照李宗仁的总体部署,开始在徐州一带征兵征粮,为李宗仁大军在山东打击日本侵略军作后勤保障。

台儿庄位于津浦路台枣(庄)支线和台潍(坊)公路的交叉点,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西临微山湖和京杭大运河,是华北战略要地徐州东北30公里的一个门户,在军事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3月31日,台儿庄附近日军已被国民党第2集团军所部和第20军包围。此时,李明扬的部队,已经成为西线作战的主力之一。

台儿庄战役,日军死亡的人数超过16000人,是日军自明治维新以来最大的一次败仗。

与新四军合作抗日

台儿庄战役后,李宗仁委李明扬任第四游击区指挥官。李明扬率部南下淮阴,旋又转移到泰州,扩充部队。泰州成为李明扬部的驻地,总指挥部设在西山寺。1939年夏,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将李部改编为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下辖11个纵队,号称有3万人马,李明扬任总指挥,李长江任副总指挥,成为苏北最大的地方实力派。

为发展苏北敌后的抗日斗争,1938年9月,新四军挺进纵队一支队在司令员陈毅的带领下由扬中跨江北上,得到李明扬的支持,驻扎在长江北岸离泰州很近的嘶马、大桥一带。1939年1月,三四支队又进驻苏北,形成新四军足跨长江两岸的有利态势,为发展苏北准备了前进阵地。

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多次命令李明扬“讨伐”新四军,把新四军赶回江南,李明扬总是按兵不动。

新四军进入苏北以后,时任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副书记兼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对苏北的军事力量、抗战形势作了科学分析,提出了“击敌、联李、孤韩”的战略方针。

1939年8月至1940年春,陈毅曾三次去泰州拜访李明扬,与其达成合作抗日的口头协议。

1940年5月,李明扬同意将自己的地盘郭村借给新四军挺进纵队暂时驻扎。挺纵在郭村设卡收税征粮,招收新兵,宣传抗日。这样一来就与二李(李明扬、李长江)在利益上发生了矛盾。其时,陈毅曾致函李明扬,请他以友情和抗日大局为重,体谅挺进纵队的困难,双方协商解决问题,停止摩擦。李明扬虽然不愿做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但他迫于副总指挥李长江及几个纵队司令的压力,加上韩德勤从一旁威胁,便同意由李长江全权指挥部队,进攻郭村。

1940年6月28日,韩德勤为了消灭在扬州以东的新四军,借口新四军到达江北的部队占据了李明扬的防区,而向新四军发动进攻。李明扬则退居幕后,由其副司令李长江指挥13个团,向郭村进攻。

7月1日,激战中,李明扬部3纵队8支队队长、共产党员陈玉生率部在阵前起义,宣布反对内战,反对分裂,并联合由大桥赶来增援的新四军1000余人,向驻在宜陵、白塔河的李部第6纵队袭击。对方猝不及防,很快被击溃。同时李部第4纵队、第2纵队也遭到新四军主力的反攻。李长江进攻郭村失败,韩德勤煽动当时还在兴化城的李明扬继续进攻新四军,并愿意发给李明扬一笔“剿共”特别经费,还可支援一批弹药,89军也可以出动助战。李明扬没有答应,连夜赶回泰州。

关键时刻,陈毅给李明扬打电话,答应归还李部一部分枪械,释放俘虏,表示要与李明扬继续合作抗日。陈毅还派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团长朱克靖去泰州与李明扬谈判。朱克靖与李明扬是当年北伐时的旧交,当时朱克靖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党代表,李明扬任副军长,两人交谊很深。朱克靖到泰州受到李明扬的热情欢迎。经过谈判,与李明扬达成口头协定:二李掩护新四军东进;新四军东进后,将宜陵、吴家桥、郭村地区的15平方公里防地让给二李,但二李不得摧残新四军党政干部和群众;将来如果韩德勤与新四军作战,二李须严守中立;今后抗敌一致行动。第二天,李明扬派人给郭村新四军送去10车慰劳品、5万元慰问金,以示感谢。

7月25日,新四军借李明扬泰州之道,东进抗日。29日凌晨,新四军进占黄桥、蒋垛、古溪、加力等地。8月31日,韩德勤命令所部向黄桥附近地区攻击前进,消灭驻黄桥的新四军。李明扬不愿参与韩德勤的反共,信守与新四军之约,保持中立,按兵不动,并将韩的作战命令事先通告新四军。

新四军最终取得黄桥决战的胜利,为创建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新局面。陈毅指出,我们在苏北打败韩德勤,在苏北突破,就取决于李明扬、陈泰运对我们的态度,也取决于我们对他们的态度。

坚持水乡抗日

1941年2月13日,李长江率部1万余人投敌,李明扬等爱国将领离开泰州,到里下河水乡隐锋待机。

6月6日晚,李明扬在武家泽一带被数路敌军包围,情况十分危急。跟随李明扬的四纵队司令陈中柱闻讯,率部前往救援,终于突入重围。为了使李明扬渡河脱险,陈中柱不顾已被包围的困境,组织对敌人的夜袭,最后以身殉职。

12月,驻扎在泰州、东台、兴化及江都、樊川一带的日寇,发动大规模的“扫荡”,对李明扬第二支队杨善夫部某连陈连长驻地杨金垛发起围攻。此时正值严冬,陈连长率全连战士,在寒风冷雨中与敌进行拼杀,大部分在战斗中壮烈牲牺。

杨金垛保卫战后,李明扬命第二支队由官河西调驻官河东休整,以东浒头为支队部;同时,将丁作彬教导大队命名为第一支队,两个支队均属第一纵队许少顿部。

1942年,李明扬任第十战区副司令。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是李品仙,作战地域为鄂豫皖边界。

泰州沦陷后,二李表面上已成敌方,实际上关系仍然密切。李长江从南京汪伪领到粮饷军械后,常分给李明扬部队,并经常互通情报,应付日本侵略军。日寇探知二李暗通关节的情况,遂对李长江下毒,使李终日如痴,不能任职。

1943年,李明扬任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长江下游挺进军总司令兼江苏特别行政区主任、第十战区副司令兼江苏省淮南行署主任等职。

1943年农历2月29日,日寇又纠集泰州、东台、兴化日伪军,对水乡进行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扫荡”。这时,第二支队驻军在东浒头,前哨在周庄东面的宁乡。支队长杨善夫获悉日寇“扫荡”消息,亲率战士在宁乡与日伪军激战,弹尽援绝壮烈牺牲在宁乡阵地上。

日寇历次“扫荡”,以此次规模为最大,反复达半月之久,整个水乡到处都激起抗日的怒潮。此时,李明扬正在姜堰附近的青墩税警总队处,日寇来得突然,在部队掩护下,卫士用绑腿布拖带李明扬泅水渡河,李才幸免于难。

日伪军对李明扬部几次“扫荡”,将其三个支队击溃。新四军为团结和支援李明扬,通过“联抗”部队给予物资支援,并表示慰问。

在反“扫荡”中,鉴于河网纵横,敌艇横行,战时各部队调动困难,无法相互支援,以致陷于被动,李明扬决定将整个水乡小河港汊填成通途,迂回几十里徒步可行,有些河道打下暗桩,使敌艇活动受阻,因此在战争中起了一定作用,改变了初期被动的局面。

1943、1944年之交,李明扬、陈泰运两部又经重庆正式宣布合并改称为长江下游挺进军总司令部和副总司令部,李、陈为总、副司令。1944年春,韩德勤改任鲁苏皖游击总指挥,仍兼江苏省主席。李明扬再次受到韩德勤的压制。李明扬在躲避敌人搜捕过程中,多次得到了新四军及苏中苏北人民的保护,对此,李明扬心生感激,更加积极地配合新四军,与顽敌周旋。

宁死不当汉奸

1945年春,李明扬率部驻泰州东北郊唐家甸,经泰县自卫总队长原日本士兵学校毕业生万羹尧引荐,日特川岛芳子找到李明扬,意欲劝其投降。李明扬对这臭名昭著的女特务晓以大义,反劝她认清形势悬崖勒马。

6月3日,李明扬在下溪被日本侵略军抓捕,关押在南浦司令部里,后又被押到上海。到达上海后,被关押在日本侵略军的司令部里。

李宁死不降,绝食抗议。南京伪政府当时提出的条件很诱人,让他当伪军事委员会的副主席,他拒不接受。他于1945年7月日本宣布投降前夕获释。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委派汤恩伯、李明扬在上海负责办理对日军的受降仪式。

解放战争后期,李明扬在徐州贾汪率部起义。解放后,他历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省农林厅厅长等职。1978年11月1日,李明扬在北京逝世,粟裕为其主持了追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