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12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城镇化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让居民和大自然接触,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此后,“记得住乡愁”为社会各界人士所热议并唱响了在城镇化中要回望美好家园、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强音。本文联系昆山实际,略谈几点感悟。
“记得住乡愁”,就是要代代延续根脉。乡愁是一种眷恋家乡的感情,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既表露人们对故乡一生都不曾割舍的情愫,又是告诫人们要记住本来延续的根脉,更要求人们传承深藏于民间的传统美德和家风古训。如果一个人忘记了根脉就会背叛历史传统,也就谈不上家园情怀。昆山在这方面已涌现了不少不忘乡愁、爱国爱家乡的志士仁人。世界电脑大王美籍华人王安,回到昆山时一口乡音,念叨最多的是东门玉龙桥及其祖坟在不在?长期居住在日本的昆山游子朱福元、葛江氏,深怀家乡情,常系归属感,争相作贡献。前者把一生收藏弥足珍贵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品无偿捐献故里,创办了一个艺术馆;后者将自己在日本开饭店长期积余的资金捐献故乡办了一所中学,还建立了助学奖励基金,这真是离乡游子不忘建设故土精神家园的生动体现。还有许多远离昆山故乡的人们,都能清晰地讲述昆山是闻名海内外的“昆曲”发源地,以及玉峰山下有昆石、琼花、并蒂莲“三宝”景观和有顾炎武、朱柏庐、归有光三位贤人的“家珍”。
“记得住乡愁”,就是要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乡愁是对历史的一种敬意,是对文化遗产的呵护之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大规模拆迁强势推进,加之对传统村落和民居的保护机制不健全、不到位,历史文化遗产遭破坏问题时有发生,且较为突出。据《昆山市志(1981~2010)》记载,1981年昆山市域内共有自然村落2531个,到2010年因拆迁而先后消失1365个,占53.93%。在这些湮没的自然村落中,不少是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村庄消失了,虽然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的记忆一时不会磨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记忆势必会渐渐淡化,乡愁也就无所寄托。当今,我们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不仅要保护好数量有限的传统村落,还要在新村建设中既改善农民收入、生活环境、精神文明状况,又要使优秀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某些专有特有的技术等得到有效保护。张浦镇金华村在新一轮农村建设中,农户自费翻建乡间别墅,既守望乡愁,保留村内小桥流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江南水乡风貌,又设计新颖地建起了村民共享的各类商店、公园等公共设施,古朴风韵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该村有世代腌制腊肉的传统,现不仅继承下来,还创新包装为“金华腊肉”品牌热销市场。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其经验可推而广之。
“记得住乡愁”,就是要返璞归真、向上向善。乡愁是时代的缩影,承载着厚重历史遗产的深沉记忆,记录着社会每一次变迁和多少人命运的改变,凝聚着文化激励前行的脚步。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将历史遗产返璞归真,回归每个人的心灵,留住向上向善的传统文化。张浦镇姜杭村(又称八卦村)、千灯镇歇马桥村等古村落修复原貌,乡土传统文化气息甚浓,成为人们“记得住乡愁”的热捧之地。但现在有些地方把村落保护与开发权转让给开发商,他们以“保护”为名,行“谋利”之实,往往从消费者角度肆意毁坏历史遗产,花了很大的代价去再生“古村”,看上去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实际是披着空壳的建筑群,搞过分的商业化,使本村本土的村落文化消失殆尽,连多少年遗留下的古村名都不用了,却冠以外国的地名或外企的名称。诸如此类的问题发生确令人失望与心痛。鉴于此,我们在加快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中,要矢志不渝以人们普遍拥有的乡村情怀为基础,以人们看得见的古村落风貌为载体,以“一方水土养一方村落,一方文化育一方百姓”为抓手,走正路子,创出一条因地制宜传承传统文化的新路径。(作者系昆山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