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期●青少年绿洲●

周总理故乡行

作者:徐州市小海燕记者团 孙秀英

2015年12月19日,我们小海燕记者团再一次来到了敬爱的周总理的故乡——淮安,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学习他崇高的精神品德。

我们来到淮安市驸马巷,远远地就看到周总理故居上方悬挂着由邓小平亲笔题写的红底金字匾额“周恩来故居”,非常醒目。

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瞻仰周总理故居时亲笔题写的四个大字“全党楷模”。向北不几步就是周恩来小时候读书处——家塾馆,里面有他当年用过的单人书桌,在桌子上他经常和同窗共读的同辈兄弟用方块字做联句、拼诗等益智游戏。

再往里走,有一个亭间,听讲解员说,在这里,知书达理的嗣母陈三姑,不但教爱子周恩来识字、背诗,而且还给他讲述本地历代名人的故事,使周恩来萌发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思想。在亭间后面,有一眼古井,石刻的井栏上被打水桶的绳索磨出了一道道深痕,井水清澈见底。在井台东南角不远的厨房前,有一块不大的菜园,在最初的劳动实践中,小小年纪的周恩来悟出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和劳动人民的伟大。

西院大门向南,那三进十九间房屋内,陈列着周恩来童年及其世家的图片和实物,还有中外名人礼赞周总理的诗词、书画。这一切,记录着人民公仆周总理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坚持真理、磊落光明的伟大一生。

尤其令我难忘的是那别具一格、古典朴素的西花厅。

西花厅是完全按照周总理在中南海办公的地方仿建的。里面设备简陋到只有一张办公桌,一套沙发。桌子上有三部电话机,其中两部是黑色的,一部是红色的。中间一部红色的电话机是专门打给毛主席的,那两部黑色的,一部是专门用于国内联系的,另一部是专门用于国际联系的。睹物思情,看到这一切就知道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夜以继日地操劳国家大事是多么辛苦呀!他这种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德是全国各族人民学习的榜样。

西花厅里的不染亭同样令我难忘。不染亭告诫人们要养成良好的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要沾染任何坏习惯。周总理借不染亭来告诫自己。看到这些,我仿佛看到了周总理在灯影摇曳的深夜里工作的情景——日理万机的周总理啊,您在哪里……我们永远怀念您!

总理故乡行结束了。但周总理和他美丽的故乡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以至于我回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