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期●神州风采●

敢下五洋捉鳖

——万米深潜器科考母船“张謇”号探秘

作者:本刊特约记者 许琦敏

中国人离潜下海洋最深处的梦想又近了一步。2016年3月24日,我国第一艘万米级载人深潜器专用科考母船“张謇”号在浙江温岭入水。这艘完全依靠民间资本建造起来的4800吨级1.1万米科考船,将在2019年携带全海深载人深潜器,冲击世界之最的1.1万米马里亚纳海沟,探寻大洋最深处的奥秘。而今年八九月,它将先带着全海深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远赴马里亚纳海沟进行测试。

“张謇”号以我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命名。而他正是崔维成教授所带领的1.1万米载人深潜器“彩虹鱼”研发团队所在的高校——上海海洋大学的创始人。

探索深海的科技竞争,在全球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据了解,目前只有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有能力对万米级海底深渊进行科学探测,而此前我国首个载人深潜器“蛟龙”号达到的深度是7000米。“张謇”号的成功建成并入水,使我国在挑战极限深度的道路上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与发达国家水准相接轨。那么,这艘为深潜器度身定制的科考船,究竟有哪些非同寻常之处呢?在负责设计“张謇”号的上海航盛船舶设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彭彦的导引下,记者得以一窥船上设备的奥妙。

“张謇”号船长97米,船宽17.8米,设计排水量4800吨,设计吃水5.65米,巡航速度12节,续航力15000海里,载员60人,自持能力60天。它将配备“彩虹鱼”1.1万米载人潜水器和无人潜水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全海深的“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可为中外海洋科学家持续、系统地开展深渊科学研究搭建一个公共平台。

“彩虹鱼”上下船、出入海洋,母船都为其配备了专门设施:通往机库的专用轨道、船尾布放回收潜水器的A型架,乃至甲板座架、声学绞车等都一应俱全,可以确保在海试时即使遇上五级海况(一般适宜开展海试的海况小于四级海况),深潜器也能顺利回收。

船上实验室的面积大小是评判一艘科考船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张謇”号上实验室总面积约260平方米,分干性实验室、湿性实验室、重磁实验室、资料处理室、综合物理实验室、备用实验室等。同时,其后甲板作业面积多达550平方米,每平方米甲板承重高达5吨,而一般科考船面积仅300多平方米,每平方米承重也只有2吨——这意味着“张謇”号可以搭载更多仪器,开展更多种类的科学实验。

作为一艘优秀的科考船,为能配合“彩虹鱼”开展全海深作业,“张謇”号上将搭载多种先进设备:GPS和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用于准确定位;多波束回声仪、浅地层剖面仪、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等水声探测系统,用于探测海底地形、海洋流速,以保证深潜器安全工作;重力取样仪、振动采样管、电视抓斗、深海钻机等地质取样系统,用于开展深海采样等科研工作。此外,“张謇”号的主甲板上还可悬停直升机。

彭彦介绍说,为了使这艘科考母船能够无限海区航行,并出色完成科考工作,设计师为它配备了大小两台发动机,使它既能全速在大洋中行进,又能慢步探寻于即将开展作业的海区。而安装在船侧的动力推进器还可使它原地转身,更好地在海试中维持自身稳定,为深潜器提供可靠、稳定的科研支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