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不免有些怀旧,我1918年出生在上海市一个贫困家庭。童年时求学非常困难,7岁才上学,因私塾小学收费低廉,故与我三哥同去私塾小学念书。后听大哥说考入市立小学对个人成长有利。于是我与三哥同去报考上海市立西成小学。我报考三年级下学期插班生,后被录取了,而三哥则未被录取。我进校后就发愤读书,成绩突出,三年级期终考试我名列全班第三名。而从四年级开始一直到小学毕业,我的成绩则均为全班第一名,并获得校长赵侣青颁发的“三育优良”奖状。
我在西成小学三年多,有几件事印象颇深,对我以后成长有一定帮助。第一件事当时学校大门口有个橱窗,常陈列时事测验优胜者的考卷,我常名列其中,从此我对时事非常关心。第二件事当时学校为培养儿童自治能力,选举儿童市政府“市长”人选,我在六年级时,竟被选中担任了两届“市长”。按学校惯例,每周一上午全校师生均要参加纪念国父孙中山总理纪念周会仪式,而这一仪式由儿童市政府“市长”主持。我在周会上报告一周来儿童市政府活动情况及下周工作计划,事后我召开儿童市政府办公会议,有教育局、公安局、卫生局等局长参加商议督促检查计划执行情况,这对我组织能力的培养不无帮助。第三件趣事则为了纪念上海“一·二八”抗战爆发,全校掀起抗日热潮。儿童市政府小演员演抗日活报剧,并发动大家给在上海出版的《儿童生活报》投稿宣传抗日。我在活报剧中演主角,向《儿童生活报》投稿被发表了,大大萌发了我的抗日热情及写作爱好。
我今年93岁,晚年立下格言:“生命不止,学习不辍,笔耕不停”,至今恪守着这一格言。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有些往事如烟云稍纵即逝,有些往事则在脑海中萦绕久久难忘。上海是我的故乡,我要感谢市立西成小学的老师们,在我小学毕业时以优秀生名义保送进入一所私立中学念初中直至毕业,享受了学校免缴学杂费及住校学习期间免缴膳宿费的优待,使我在“一二·九”学生运动中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在进步同学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1938年春,我从江苏千里迢迢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在该校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至今记得在延安宝塔山的一个山洞里宣誓入党的情景。
(作者为原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局长、北京国际交流协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