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期●随感录●

奢侈、腐败及其他

作者:赵 畅

奢侈与腐败,往往在贪官身上交织在一起。大家都能忆起当年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被揭腐败的一个细节:1998年,他邀请一批香港记者到沈阳采访。当众记者津津乐道于慕绥新的演讲时,有位香港记者却紧紧盯住了他的一身“行头”:衬衣、领带、西服、皮带、鞋……全身上下竟然皆是名牌。粗略一算,少说也得几万港元。那位香港记者把慕市长的一身“行头”在报纸上一披露,其潜台词不言而喻——这位沈阳市市长是个大贪官。后来的结果验证了这一预测。
  贪官们在私欲和虚荣心理的驱使下追求的奢侈生活,远超过其家庭经济承受能力,也就是说,其奢侈生活是建立在将开支转嫁到公家和私人老板之上的。
  这样的例子很多:湖南省郴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原主任李树彪,其前妻住在李树彪在广州给她买的豪华别墅里,一天的生活,除了接送小孩上学,就是逛街买东西、做美容、打麻将、上网聊天。李树彪除了给她买了两栋别墅、一辆豪华车外,每月还给她2万元的零花钱。四川南充市高坪区原区委书记杨毓培的妻子,只是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买衣服、护肤品的品位却很高,上万元的貂皮大衣、数千元的进口品牌护肤品……她只要看中了,就毫不手软。杨毓培特意给妻子列出了平时来往密切的关系单位的清单,她心领神会,每次在成都消费以后就拿着发票到这些“兄弟单位”报销。仅此两例就让人感到他们的奢侈生活其实是与腐败连在一起的。试想,一个干部每个月就那点工资和奖金,怎有能力承受那么高的消费?不去受贿,怎么成?你收受了别人的钱财,怎能不帮人家的忙呢?否则,人家怎肯做赔本的生意呢?

为官者追求奢侈生活,到头来必然滋生腐败。而一旦成为一种争相仿效的潮流,后果不堪设想。想起东汉初年,社会矛盾重重,为了稳定新政权,光武帝采取了减轻赋税、整顿吏治、提倡节俭等一系列措施,使社会出现了生产发展、官吏清廉、社会安定的局面。然而好景不长,及至外戚、宦官当政后,上流社会的奢侈风和官场上的腐败风相互交织,愈演愈烈,最终在农民起义的风暴中,东汉政权分崩离析。东汉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不能不引人深思。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此,必须坚决惩治腐败,并反对奢侈之风。为领导干部者必须远奢侈、拒腐蚀,严守清廉,自觉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表率。

上一篇:提倡亲民作风下一篇:雨丝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