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期●纪念新四军东进70周年●

新四军与茅山抗日根据地

作者:蔡秋明


今年,是茅山抗日根据地创建70周年。
  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新四军东进抗日,创建了茅山抗日根据地。
  今年4月28日,我应邀在句容茅山,参加镇江市委、市政府隆重举行的纪念茅山抗日根据地创建70周年暨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新展厅揭幕典礼,受到一次极为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铁军”精神的教育,依然听到高高耸立的茅山抗日烈士纪念塔仍号角声声,新四军茅山纪念馆的革命先辈的辉煌历史功绩和崇高精神载入史册,与日月同辉。新四军茅山纪念馆新展厅(将帅馆)的建成,凝聚着老区人民的缅怀之情,实现了革命先辈的多年夙愿,先烈的英雄业绩让后人永远景仰和铭记,也为英雄的茅山增添了新的光彩。
  茅山抗日根据地是在民族存亡之际,抗日烽火高潮中创建、发展的。1937年“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相继爆发,中国军民奋起抗战,江苏各地开展声势浩大的救援运动。在浙沪失守,南京沦陷,30万军民惨遭日军大屠杀四个月后,4月28日,新四军先遣支队由粟裕率领进入苏南敌后,实施战略侦察。
  茅山抗日根据地是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睿智运筹和英明指示下,无数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英勇奋战中创建的。1938年2月15日,毛泽东曾电复项英、陈毅,着重指出:“目前最有利于发展的地区是江苏境内的茅山山脉,要求新四军……建立根据地,扩大新四军基地。”同年5月4日,毛泽东就发展华中敌后游击战争问题指示项英:“在茅山抗日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以后,还应准备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淞三角地区去,再分一部进入苏北地区。”由粟裕指挥的新四军先遣支队6月17日在韦岗伏击日军取得挺进苏南敌后的首战胜利。而后,新四军一支队在陈毅率领下进入茅山,二支队进入南京外围,各自在防区内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以攻击据点,破坏铁路、公路,伏击扫荡之敌等方式进行了大小200余次战斗,鼓舞了军民的抗日斗志,为开辟茅山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茅山抗日根据地也是由中共江苏省委分区开辟协同新四军创建的。1938年春,在上海重建的中共江苏省委,派出干部到沪宁公路沿线加强领导,充实力量,发展党员,建立组织,组建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建立抗日游击基点,为新四军东进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苏南抗日根据地是华中开辟最早的一块根据地,而茅山地区是苏南根据地的基本区。新四军苏南部队在英勇抗击日军的同时,大力摧毁日占乡村的伪政权,团结争取改造杂色地方游击武装,团结争取地方领袖,普遍成立各界代表人士参加的县乡抗日自卫委员会,以茅山为中心,逐步向四面拓展。到1939年春,新四军在苏南建立起茅山、丹北、丹南、横山、小丹阳、江句、句北等10多块抗日游击基地。加上中共江苏省委开辟的各游击基点,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已初具规模,在战斗中不断巩固发展壮大。1945年日本投降时,苏南抗日根据地面积已达2.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万人。江苏苏南境内有20个县(市、区)394个乡镇先后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占乡镇总数523个的76%。
  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雄踞江南,虎视宁沪,屏障江淮,拱卫浙皖,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40年新四军由此北渡,发展苏北。1942年和1944年新四军由此南进分别开辟浙东、浙西。正因为此,日伪顽对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的争夺和进攻,此起彼伏,时起时落,曲折多变,“扫荡”与反“扫荡”,“清乡”与反“清乡”,“清剿”与反“清剿”,斗争严峻激烈。随着新四军主力进退,苏南抗日根据地时大时小,但党组织和新四军始终高举抗日统一战线的旗帜,坚决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长期坚持抗日斗争,为抗战作出应有的贡献。抗日战争期间,苏南军民共抗击和牵制日伪军10多万人,在5000多次英勇作战中,共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苏南人民的5万多优秀子弟参加新四军和地方武装,有7000多人为国捐躯。
  在纪念新四军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7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来重温党中央领导同志的教导,毛泽东同志关于“发展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教导,邓小平同志关于“用革命的事迹来教育我们子孙后代”的教导,江泽民同志关于“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老区人民”的教导,胡锦涛同志关于“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巨大牺牲,创立不可磨灭的功绩,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忘的”教导,这些警世语言,都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革命老区在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所占的重要地位。周恩来同志曾形象地告诫全党“下了山不应该忘了山,进了城不应忘了乡,如果忘了,就是忘本”。所有这些教诲都在提醒我们“饮水思源,不忘老区”。没有新四军东进就没有茅山抗日根据地。我们在纪念新四军东进70周年、纪念茅山抗日根据地创建70周年日子里,更不要忘记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丰功伟绩,我们要大力弘扬“铁军”精神,把宣传老区精神和“铁军”精神结合起来。我们这些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情系老区,要不遗余力,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如协助建设革命纪念馆,发展红色旅游,组织好重大纪念日活动,组织老干部宣讲团到学校、农村讲革命斗争故事,通过主流媒体宣传老区典型人和事。特别要发行好用好《中国老区建设》、《大江南北》、《铁军》等宣传老区精神和“铁军”精神的刊物,让这些期刊进学校、进“农家书屋”。《大江南北》在江苏发行已达7.7万多份,还有发展空间,要统筹兼顾,稳中有升。大力宣传老区精神,传承和弘扬“铁军”精神,让全社会了解老区、关爱老区、支持老区。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为老区建设想实招、办实事、谋实利。要深入实际,多听民声,多察民意,多访民情,选准老区“三农”热点难点,搞些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为老区建设出些好点子。为老区人民的福祉多办实事、好事。力所能及多做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聚人心的事,为又好又快地推进江苏“两个率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江苏贡献绵薄之力。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牵动了每个中华儿女的心。大灾突降,举国哀痛,全民支援,患难与共,众志成城,重建家园,全民族从悲痛中凝聚坚强的力量,“挺起不屈的脊梁,向前!”抗震救灾必胜。我们江苏老促会的同志人人心系灾区,积极参加原单位的赈灾捐献活动,向中央组织部交纳特殊党费,为抗震救灾献一份爱心。
  (作者为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顾问、江苏省老区开发促进会执行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