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今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年初冰冻雪灾过去才三个月,又遭受大地震和暴雨洪涝灾害。汶川特大地震,震撼了中国,震惊了世界。在这悲痛的日子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我想就大地震、大考验谈几点感受。
新的长征 新的觉醒
灾害突发,令人惊心动魄的新闻报道、网络信息、评论文章、特写、报告文学和手机短信等等,实在太多了。白天夜晚,看累了,歇一歇又坚持再读再看。汶川属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在岷山深处和岷江两岸,周围的松潘、北川等地是当年红军经过的地方,人们对红军长征的印象更深切。在视屏中,一位从废墟里被救出来的中年男子,他除了感谢救援之外,只说了一句:“红军两万五千里都过来了,我们不怕!”救援队伍从千里外紧急驰援,道路中断、余震不停,在悬崖绝壁上艰难地攀爬到灾区。绝境飞兵,使人们想起了当年红军昼夜兼程抢夺泸定桥的情景。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白衣天使、消防防疫队员、人民警察、出租车司机、民营企业家、宗教界人士……并肩奋战在第一线。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形成了一支支强大的“新的人民志愿军”。从灾难里逃生的人,半路上又跟着部队攀崖历险回去当向导。强忍失去亲人伤痛的共产党员、干部和村民,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救援大军。用身体和手臂天使般保护学生而献出生命的老师,把亲生幼儿托付给别人而用乳汁哺养受灾婴儿的母亲。灾难中形成了“井喷式”的全民大救援,涌动着大爱的暖流,谱写着舍生忘死、舍己救人的一曲曲壮歌。救援队伍中有官员、有平民,有新闻记者、有文艺战士,有将军、有士兵,有更多的“钢铁战士娃娃脸”。曾经被认为“断不了奶”、“长不大”、“被惯坏”的80后、90后年轻一代,转瞬间长大了,成熟了。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救护人员,在灾区简易帐篷里为年轻产妇剖腹接生,家人主张替小宝宝取名为“叶长征”。大家了解到,原先已经有了一个刚出生的“李长征”,“叶长征”便成为“长征二号”。之后,又有两个婴儿出世,分别被取名为“长征三号杜长征”、“长征四号廖长征”。灾区人民喜欢为孩子取名长征,不仅因为替他们接生的是长征医院的医生,更重要的是在这患难时刻,不约而同地想起了红军长征。济南军区红军师,前身为叶挺独立团,人称“铁军”。该师炮兵团兵分三路冒着滚石和塌方向深山紧急挺进。副团长代勇,四川武胜人,来不及告别妻子,来不及过问老家房屋倒塌、父亲被砸伤。他在抢救现场接到妻子的手机短信,短信里没有温柔的语言,只是说:“不要作秀,不要官僚主义,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不要忘记四川人民的养育之恩,做不到,离婚。”
突如其来的灾难震醒了民族团结精神和爱国心、责任心。阿坝州藏汉民族关系一度因拉萨打砸抢烧事件受到一些影响,人们在共同抗御灾难中自觉互帮互助。灾难总会过去,五千年凝聚和升华起来的美德和精神是永恒的。把这种美德和精神继承好,发扬好,中国大有希望。
人民公仆 最可爱的人
抗震救灾,用实际行动书写出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理念。灾难突发,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全面部署应急行动。总书记亲自赴灾区指导慰问。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发生后2小时即飞抵四川灾区。国务院成立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及时掌握灾情,领导指挥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新老党员争先恐后,报名组织“共产党员突击先锋队”。许许多多党员、干部,有的家中十多位亲人被埋在废墟里,有的自己负了伤,他们强忍悲痛,奋不顾身,带领群众苦战在第一线。许多党委党支部和县、乡、镇、村政府设在露天或临时帐篷里,急人民所急,解人民所难,让人民深深感受到什么叫血肉联系,什么叫贴心人。从中央领导到基层干部,勤政务实的作风大发扬,人民公仆这一称号显得更崇高。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奉命在大地震20分钟后迅即出动。七大军区,三大军种,20多种特种兵,十多万人联合作战,是一次罕见的非战争的联合军事行动。“解放军不带武器只拿锹”,外国记者感到十分惊奇。美国《国际时报》用一张“废墟上肃立的士兵”照片,从一个士兵的形象展示:“中国政府、人民、子弟兵的顽强、善良和同情心,让世界震惊,其程度不下于地震。”“无路可走强行军,攀崖越岭救亲人。穿山石,过余震,铁胆钢肠献爱心。五千米云雾空降兵,带血的双手挖幸存。干渴的喉咙不喝百姓一滴水,人民不忘大救星。”以上几句话是根据英国路透社等有关报道,内容基本未动,个别字句稍加调整,是一首非常自然贴切的白话诗。《洛杉矶时报》说:“哪怕用最挑剔的眼光,中国军队的表现都够得上ok,这是人类空前规模和最为迅捷的救援行动。”人民子弟兵、“新的人民志愿军”,中国涌现出更多更多最最可爱的人。把这样好的党风、政风、三八作风坚持下去,发扬光大,中国大有希望。
紧张有序 彰显力量
抗震救灾考验了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的伟大成果,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在学习中最主要的感受是:灾情就是命令,生命至尊;全国一盘棋,处险不惊;展示综合国力,利器精兵。
灾难突如其来,党中央、国务院反复下达命令:“首先救人”,“救人是重中之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百倍努力救人”。抗震救灾深化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把普通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放到最高位置。为地震遇难同胞举行全国哀悼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千支援者并非遵照什么号令,得知灾害爆发立即奔赴救灾现场,或用各种不同方式向灾区人民伸出援手。举国上下,迸发出惊天动地的爱心大潮。5000米高空“盲降”,急探灾情。4500多名空降部队官兵,个个写下了请战“遗书”,紧急出征。多少人历尽艰险,翻山越岭,肩扛手挖,冒死救人。多少生命从死神手中夺回,多少灾区群众被安全转移,多少伤员得到救治,多少青少年及时安排复课就学,多少逝者得到妥善细心安置。
集中力量办大事,遇事不乱,人心定,信心足。大灾大难面前,全国上下紧张而有序,热烈而镇定。这种镇定和秩序不是偶尔出现的。党和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一直重视提高社会应急管理能力,历年修订应急法规。2007年8月全国人大通过了《突发事件应对法》,今年5月1日政府公布了《信息公开条例》。党的十七大提出:“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国家有应急机制,各部门职责分明,反应敏捷,行动迅速,部署周密。救人、防次生灾害、调运物资、安置灾民、数万服刑人员安全大转移、灾区重建、心理干预等等,井井有条,效率显著。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质资源等硬实力有了基础,文化、制度、精神等软实力增强。军事力量凸显应对各种情况、执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国外军事评论家认为,这次中国非战争军事行动,等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德国进展到乌克兰。要人有人,要物有物,人民群众看到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库里有东西”,心里不慌。三军联合、军民联合、军警联合、国际联合,紧密配合协同。遥感飞机“北斗一号”、生命探测仪、一小时内建起数字化机动医院、首次使用远程医疗系统、铲式担架、军用背囊、便携式通信电机设备以及巨型运输车、吊车、橡皮舟冲锋舟、槽式浮桥、百吨液压顶、扩张钳、专业搜救犬……现代化装备十八般武艺亮相。现代化还要铁肩铁脚板。夹金山下,武警绵阳支队干部党员40多人,站在四米多宽的河水里整整13个小时,搭起人桥,让5000多老弱群众和伤员从肩上踩过安全转移。新时代再现了战争年代许许多多的壮烈情景。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形成了“中国式的救灾”,创造了世界抗灾史的奇迹。国外传媒反映:“改革开放不仅增加了中国的物质财富,也使中国人民紧密团结起来,提高了自信和觉悟。”一位美国网民留言:“难以置信,甚至令人有些虚幻,你能在世界别的地方找到这样的十三亿人吗?!”
开放透明 树立榜样
党和政府以更加博大的胸怀、从容坦诚地面向世界。中国传媒在灾难面前爆发出无比的震撼力量。地震发生后17分钟,新华网即发布信息。主流媒体24小时全天候直播有关灾区新闻,国内外几乎同时了解到真实情况。公开、透明、及时、准确、深入、独到,全方位、多视角、不间断地发布新闻。灾情损失、伤亡数字、救援进程、灾区现状、应急机制、社会动员等情况即时报道。国家第一次启动一级应急响应,第一次让十多个国家军用飞机带人带物直穿中国内地,第一次允许外国记者进入灾区,第一次在中央领导同志慰问灾区时邀请外国记者同行。
20多家外国传媒的记者,奔向灾区,采访真情,目睹灾难之惨烈,受灾者和救灾者的坚毅、团结、友爱,深深感叹中华民族善良而不屈的精神。许多人说,“不感动,不可能”。10多支外国救援队,和中国人民一起昼夜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抗震救灾点亮了民族精神之火,与奥运圣火交相辉映,传向全国和世界。“汶川报道之功,将载入世界传媒史册”。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解放军好、改革开放好、中国人民好,在国际上增加了共识。我们要倍加珍惜抗震救灾中凝聚起来的精神财富,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