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渤海之滨、大连市金州区向应镇的大关家屯,是我党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杰出的将领关向应同志的故乡。1986年,在那里建立了关向应纪念馆,2001年度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纳入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同年大连市委、市政府决定对纪念馆进行改建和扩建。2007年9月10日是关向应诞生105周年纪念日,关向应纪念馆重新开馆。
新馆开馆后的第四天,我们这些从战争中走过来的老兵,就前去参观。整个景区共由7个部分组成:关向应纪念馆、关向应故居、关向应全身铜像、延安窑洞、红三军指挥所、满族风情院落以及办公区。
纪念馆展馆大门顶部由原国家副主席王震题写“关向应纪念馆”六个大字。展馆前关向应全身铜像威武地矗立在鲜花绿地之中。
展馆共设立4个展厅,通过实物、照片和场景模拟等形式,展示了关向应一生的辉煌业绩和光辉历程:从满族农家走出的他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国民党统治区做地下工作,留学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同贺龙等创建和发展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时任红二方面军副政委,坚决抵制了张国焘的分裂行动。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任八路军一二○师政委,与贺龙一道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为了生动再现他鞠躬尽瘁的一生,展馆中运用了全息影像等高科技手段,收到了更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这一群白发苍苍的老兵,认真地观看每一件展品;尤其是战争年代保留下来的文物和图片,深深地吸引了我们。
1939年11月的黄土岭大捷,是关向应任政委领导的一二O师指战员的辉煌杰作,击毙了日军900余人,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尤其是打死了号称精通山地战的“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击毙日军中将,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上是空前的,影响很大。纪念馆内利用高科技幻影成像再现了这个辉煌的战果,使大家看了非常激动。
展品中有一只铝锅,看上去非常陈旧,却是国家的二级文物。因为在红军长征途中,它被关向应政委一直带到延安。长征中用它煮过野菜、草根、皮带及马肉。这只铝锅帮助他们熬过许多饥饿寒冷的夜晚,战胜了死亡,走出了草地。
1943年,关向应病重时,仍不顾个人安危,时刻关心党的事业和革命前途,展馆中展示的关向应向全党的告别信,充分地体现了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我们看了很受感动。
展馆外也有不少很有纪念意义的建筑。位于展馆西侧的7间窑洞,是模拟1941年党中央专为关向应静心养病,在延安的山沟里修建的窑洞。
红三军指挥所是一个独立的小平房。原型现在贵州省毕节市。1934年关向应与贺龙曾在这个指挥所指挥作战。
六柳亭是关向应与贺龙在兴县晋绥军区旧址院内下棋的场所。如今在纪念馆内也建立了六柳亭,并建造了关向应和贺龙对弈的塑像,栩栩如生,充分显示了他们深厚的友谊。
最后,我们参观了关向应的故居,这是一个十分简陋矮小的农家平房,只有三小间。室外有提井水的轳辘和碾粮食的磨盘。我们想象着关向应青少年时代在这个农家小院劳动的情景。故居前面新建的一座满族风格的四合院,各厢房内展示了辽南地区满族文化的民俗、婚俗物品及图片。使我们在瞻仰关向应光辉一生的同时,对生养他的这片热土有了更深刻地了解。
关向应生于1902年,病故于1946年,年仅44岁。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却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光辉的名字和功勋永垂史册,正如毛泽东主席在挽词中所赞:“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向应同志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