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下面,我想结合本职工作,谈一点学习体会。
2001年秋天,我通过免试直升成为复旦大学一名硕士研究生,同时作为“人才工程”预备队第七批队员担任化学系本科2001级的辅导员、党支部书记。从学生党员到政治辅导员、支部书记,从受教育者到教育者,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角色转换,更意味着为党的事业培育人才的重任。在党组织的关心帮助下,在身边领导、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在辅导员这个岗位上,我伴随着我的学生一起成长,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同时,也被教育和激励着用满腔的热情去完成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
政治辅导员要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成为学生思想上的“知情人”、心灵上的“知心人”和生活中的“贴心人”。
四年大学的经历告诉我,辅导员引导学生、影响学生的前提是懂得学生,赢得信任。而要赢得学生的信任,就必须从奉献爱心开始。我第一次真正面对的132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有来自繁华都市的,也有来自偏远山区的;有开朗外向的,也有闷声不响的;有很快融入新环境的,也有迟迟不适应的。我原来准备好的许多育人理念、班级设计、个性化指导等,在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面前突然不奏效了。我开始意识到辅导员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与学生沟通。于是,我在开学的第一天,就给全班同学写了封公开信。在信中我这样写道:“当你们开始第一天正式的大学学习之后,我希望你们踏出的每一步,都和过去一样坚实沉稳,一样信心百倍。我不敢说自己能在这个过程中起多大的作用,却真的希望可以是那个帮得上你们的人,也让我和大家在这四年里共同成长。”这既是对学生的一种期许,也是我对他们的一个承诺。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把这一承诺化为对学生的爱和关心,虽然并不轰轰烈烈,却一丝丝渗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去。天气转冷,我会敲开所有学生的宿舍门,告诉他们提前做好准备;考试的时候,我会备好手表、小钟、计算器等工具,提供给冒失的学生;学生遇到了思想问题,我就去做一个认真的倾听者、平等的沟通者,让他们在我这里寻求到新的力量。正是这一点一滴爱的积累,学生慢慢与我拉近了心灵的距离,坦陈成长的困惑,真正把我当作是他们生活上的朋友、人生中的良师。
随着工作的深入,面对当今大学生们强烈的成才愿望和时时出现的一些思想困惑,我意识到,感性的爱只能安抚心灵,而理性的爱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辅导员的工作是平凡的,有时甚至是琐碎的,但平凡中蕴涵着使命,细微中体现着价值,随着工作的深入,在我的心中,这个岗位对于党的事业责任和价值也不断深化。
培养人、塑造人、提升人是政治辅导员神圣的职责。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也是社会的期待。青年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健康的人格、塑造高尚的情操、把握人生的航向。为了引导每一个学生走好成长之路,我把因材施教作为重要的途径,坚持对每一个学生都有合适的个性化指导。每学期初,我指导学生进行上学期总结、制定本学期计划;我自己认真阅读每一份材料,帮助学生肯定成绩,分析不足。学生上课的时候我在实验室里做课题研究,学生下课的时候我就深入学生寝室,与他们谈心,倾听、思考和回应大家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临近学生毕业时候,我突然感觉到时间不够用,总觉得还有一些事情没有来得及告诉他们,总有一些话还没有来得及说。于是我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给班级132个学生每人写了一封信,把我对他们每一个人大学四年生活的评价和对他们将来发展的建议写了进去,激励他们开拓新的人生。因为所有的信件都是手写的,所以每天都只能写几封,然而就是这样每天几封,也都要写到凌晨一两点才能完成。在学生毕业典礼的当天,我亲手把一封封信放到了他们的书桌上。从傍晚开始,一条又一条的短信,把我的手机都存满了,而更加充满的是我的心,我被爱和感动填满了。
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我将对学生政治上的引导作为工作的重心,帮助大学生激发追求进步的政治热情,端正入党动机,坚定加入党组织的信念。在对申请入党的学生的教育中,我讲得最多的是,不要把入党作为一个单纯的选项,而是要作为人生路上对一个崇高理想的不断追求;入党也不仅仅是一个身份和角色的转变,而是对一生目标和价值的重新设定。
做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是一门艺术,不仅需要热情和投入,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掌握新本领。大学生教育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大学生群体有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明显增多。怎样才能找到一个最恰当的交流方式让他们更加容易接受?我所带的班有132名学生,仅仅完成每人一次的单独谈心就要花很长的一个周期,怎样才能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听到我对他们的讲述?这成为了我在工作中思考最多的问题。我选择了写周记这样一种方式。从2001年9月16日第一篇周记开始,到学生毕业为止,共撰写了辅导员周记150余篇,累计12万余字。平时,我留心观察、思考和回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每到周末,就会仔细回忆一周的工作,把自己的所思、所得记录在周记里,并把周记张贴出来与学生交流。学生入校的时候,我的周记告诉他们怎样面对这个充满新鲜的校园;学生彷徨的时候,周记告诉他们怎样坚定自己的信念;学生选择的时候,周记告诉他们要怎样准备才能看见更美的风景。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我与学生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四年坚持下来,写好每篇周记也由责任转为一种习惯。当他们毕业时,我意外地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张光盘,原以为是我们四年的活动图片的搜集和整理,可是点开的一瞬间,我被怔住了,学生把我的周记汇集起来,刻录在光盘上,一篇不少,一字不落。用他们的话来说——这些周记引领我们成长,我们以后也要把这份关心和动力一直带在身边。
作为党的十七大代表,我深知这是组织上和广大党员对我的信任和期待,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我将进一步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为党的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为中共十七大代表、复旦大学学生政治辅导员)